cue.電影/沒有目的、沒有終點──《浪蕩世代》
由煙、酒、藥物、性愛交織而成的漫長公路之旅,沿着筆直的雙白線展開,車輪在滾滾黃沙中印出一道道胎痕,沒有目標,沒有終點,直到「自我」出現在眼前。
傑克凱魯亞克(Jack Kerouac)所着的《在路上》(On the Road)被譽爲垮世代(The Beat Generation)文學經典,「The Beat Generation」一詞,一般認爲是凱魯亞克率先使用的,以展現迷失、渾沌的一代如何透過音樂、藥物、狂歡來抒解身心,除了探索個人自由的極限、質疑「美國夢」的種種前提,還開啓了後代將這類風格帶進電影的風潮,形成大家口中常說的公路電影(Road Movie)類型。
時隔半世紀,監製柯波拉尋尋覓覓,總算敲定由公路電影名導華特沙勒斯(Walter Salles)執導筒,事實上,柯波拉公司早於1979年就取得《在路上》的電影版權,但因爲小說實在太經典,要搬上大銀幕是個挑戰,直到沙勒斯也表達了意願,才正式拍板定案,並由華勒斯的編劇老班底荷西瑞弗拉(Jose Rivera)着手改編。
故事以1947至1950年橫跨美國大陸,遠至墨西哥的4趟旅程爲底,主角薩爾(山姆萊利飾)是個靈感受阻的作家(也因此被認爲有極深的自傳意味),狄恩(蓋瑞荷德倫飾)則玩世不恭、風流倜儻,同樣對現況不滿的兩人相識後一拍即合,與狄恩年輕的前妻瑪莉露(克莉絲汀史都華飾)3人,踏上橫越美國的公路之旅,追尋想像中的新美國夢。
公路電影必備元素1. 漫無止盡的寬闊公路2. 陽春自助加油站3. 西部風味小餐飲店4. 尋找自我的迷惘男女(或找尋靈感的瓶頸中作家)5. 煙、酒、性愛、音樂(偶爾加上一些大麻和藥物)6. 警察臨檢、黑道追殺(不幸的話)豪華卡司催落去導演:華特沙勒斯Walter Salles巴西編劇兼導演,著名作品有《中央車站》、《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雖然改編日本《鬼水怪談》的首部英語片《鬼水》劣評如潮,卻無損他公路電影箇中好手的美名。擅長刻劃旅途上的種種細部情感,絲絲入扣的風格,讓他成爲執導此山姆萊利Sam Riley進入電影圈前是「10000 Things」樂團主唱,處女作《控制》(Control)中飾演Joy Division靈魂人物Ian Curtis,奠定演技派新星的地位,而後《永恆之門》和《布萊登棒棒糖》更讓戲胞大爆發。《浪蕩世代》中某些角度頗有李奧納多狄卡皮歐的味道。克莉絲汀史都華Kristen Stewart童星出身,以同樣改編自暢銷系列小說《暮光之城》的貝拉一角大紅,常被酸是最沒表情的女演員,這回在《浪蕩世代》選擇豪邁一脫,果然展現了不同以往的魅力。*本文節錄自[CUE電影生活志]12月號,完整精采內容,請見雜誌。*[CUE電影生活志]12月號「推倒小清新 30部鹹‧溼‧辣電影」上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