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人民廣場70公里的地方將建第二個上海陸家嘴,金融業爲何“偏愛”這座城市

最近,上海金融業真是喜事不斷:不久前,作爲我國首批以人民幣計價並向境外投資者全面開放的期權品種之一,原油期權在上海期貨交易所子公司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正式掛牌交易。同一天,公開募集基礎設施證券投資基金(REITs)的首批9只公募REITs在滬深交易所掛牌上市,填補了資本市場的空白。

而就在兩週前,一年一度的金融盛會——陸家嘴論壇剛剛閉幕。會上,更是透露出,近期將在上海臨港片區以及粵港澳大灣區和海南自貿港部分地區,開展外匯管理高水平開放試點的重大利好。

放眼100年前,上海的金融中心是一條繁華的街,被人稱爲東方華爾街的外灘,成爲上海開埠通商的象徵;放眼30年前,上海的金融中心是一座嶄新的城,陸家嘴從爛泥渡路改名爲銀城中路,吸引全世界目光。而如今,上海的金融中心則是一個矩陣,外灘、北外灘、陸家嘴,甚至是離人民廣場70公里之遠的臨港,都提出了要在滴水湖畔打造第二個“陸家嘴”的口號。

金融之於上海各地爲何如此重要?你方唱罷我登場的背後,自有它的發展邏輯。

(一)

上海的金融業已經有幾百年的歷史了。清朝乾隆時期,上海的錢莊已經成爲了獨立的行業並且具有相當的規模。據史料記載,從1776年到1796年上海有錢莊一共106家。

現代銀行的發展是在上海被列爲了對外通商口岸之後,爲了適應對外貿易、商業、現代工業的發展而逐漸建立起來的。最早是1847年在上海開設的英國麗如銀行,之後的英國匯豐、德國德華、日本正金、法國東方匯理俄國道勝、美國花旗等等銀行先後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上海設立分行,到1949年上海解放前,英國、法國、德國、俄國、日本、美國、比利時、荷蘭、意大利九國一共在上海設立過68家銀行。

到20世紀30年代,上海已經成爲中國最大的金融中心。1935年,中國164家銀行中,總行設立在上海的就有58家,佔到總數的35%,這些總行設立在上海的銀行都是全國性的大銀行,他們的存款量佔到全國的至少一半。根據相關史料記載,1933年上海的銀行資產總額爲33億元,佔全國銀行資產總值的89%。與此同時,全國29家外商銀行中,有27家銀行在上海設立有分行。

曾經的上海是遠東第一大都市,這與其發達的金融貿易體系不無關係。這樣的繁華在1990年後又被提起。

1991年2月18日,農曆大年初四上午,鄧小平興致勃勃地登上了新錦江大酒店41層的旋轉餐廳,那時是上海最高的旋轉餐廳。窗外晴空萬里,陽光明媚。他透過寬敞明亮的玻璃窗眺望上海中心城區的面貌,對身邊的人說:“我們說上海開發晚了,要努力幹啊!”

旋轉餐廳裡掛着兩張大幅地圖,一張是上海地圖,另一張是浦東新區地圖,地圖旁擺着浦東開發的模型。據在場的同志回憶,當時小平同志就說,“金融很重要,是現代經濟核心。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全盤皆活。上海過去是金融中心,是貨幣自由兌換的地方,今後也要這樣。中國在金融方面取得國際地位,首先要靠上海。那要好多年以後,但現在就要做起。”

這是鄧小平有關浦東開發開放,有關金融業發展的著名論斷,將金融的地位、作用以及上海的重任說得清清楚楚,也爲日後上海金融業發展埋下伏筆。

(二)

今天,人們談起浦東開發開放,一些金句總會在耳邊響起。比如,“寧要浦西一張牀,不要浦東一間房”,“站在地球儀邊思考問題”等等。而在當年,“金融先行,貿易興市,基礎鋪路,工業聯動”這16字開發戰略,同樣讓人耳熟能詳。

浦東開發開放爲何要把“金融先行”放在首要位置?這是因爲,時光進入中國改革開放的年代,一個共識逐步形成:上海必須轉型——單純的工業城市必須轉變爲多功能的中心城市,要重新成爲中國同世界交往的經濟樞紐和中心。雖然在計劃經濟體制下,上海在經濟方面喪失了許多功能,但在金融、保險等市場經濟化所必需的人才和經營管理知識方面,上海仍具有一定的實力,最有條件重新成爲國際金融中心。

1986年10月,國務院批覆《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方案》,就曾指出:上海是我國最重要的工業基地之一,也是我國最大的港口和重要的經濟、科技、貿易、金融、信息、文化中心,應當更好地爲全國的現代化建設服務。

浦東開發強調“金融先行”,也與當時的國際國內環境、與我國所處的改革開放階段大有關係。中國改革開放起步時,深圳、珠海等五個經濟特區,開放的主要都是第二產業,以製造業爲主。從1980到1990這十年當中,國人逐漸認識到,沒有金融的支持,大範圍開放和產業發展,缺乏強有力的支撐。所以從第二產業的開放轉到第三產業、以金融爲核心向外開放,自然而然成爲當時一個比較緊迫的問題。

還有一個很實際的原因在於,當時浦東開發開放,建設規模大,而可用資金少,不可能單純依靠財政撥款,這對上海來說是非常大的挑戰。當時浦東要建樓、建跨江大橋、做園區開發,都要依靠金融力量,包括外資銀行貸款。當年,僅僅一座南浦大橋全部投資就達8.2億元,最後由中國工農工商銀行牽頭,引入了世界銀行和亞洲開發銀行的貸款。可以說,“金融先行”首先是解決了浦東開發開放中的資金難題。

(三)

如今看來,浦東開發開放“金融先行”不但戰略正確,其採取的戰術方法,同樣堪稱經典,值得後來者們好好揣摩。

在實施“金融先行”中,建設者面臨一個巨大的挑戰:陸家嘴地區原先除了零星的銀行儲蓄所,沒有什麼金融機構,而要成爲國際金融中心就必須集聚一大批金融機構,尤其是具有標誌性意義的機構,怎樣把它們引入浦東陸家嘴?

爲此,陸家嘴開發公司將僅有的3000萬元本錢砸了下去,買了3萬平方米的動遷房,置換出來的土地全部留給人民銀行上海分行。當時的公司總經理王安德還耐心地說服下屬:“我們搞金融貿易區,銀行不過來,這個金融貿易區不是空的嗎?銀行看誰呀,看央行。央行上海分行是銀行業領頭羊,領頭羊不過來你再吆喝別人也不相信你。人民銀行上海分行過來了,金融機構纔算啓動了。”

1995年6月28日,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分行總部從浦西遷入浦東,這是第一家國家級銀行分行入駐浦東。在新樓啓用慶典儀式上,新區管委會向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分行贈送了禮物,紅布掀開,竟然是一隻活潑可愛的小白羊!小羊身上佩戴紅色帶子,上面寫着五個字——“金融領頭羊”。此舉引來全場掌聲,連採訪的各路記者也紛紛稱讚浦東人的高明和精明。在場者都明白,此舉寓意央行上海分行作爲金融業的“領頭羊”率先進入了浦東。

同年9月11日,第一家外資銀行——日本富士銀行上海分行在浦東開張營業。它是外資銀行直接參與陸家嘴金融開發的先行者,浦東政府贈送了一匹紅木雕刻的奔馬,祝願這一首家進入浦東的外資銀行一馬當先,並希望之後萬馬奔騰。接過禮物,富士銀行上海分行行長高橋郎夫激動得額頭冒汗,說不出話來。

可以說,正是憑藉“領頭羊”戰術,浦東順利拉開了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大幕。隨後,各家銀行紛紛在浦東設立分行,多家國家級金融要素市場——證券市場、期貨市場、外匯交易市場也紛紛落戶浦東。如今,這些金融機構、要素市場集聚浦東陸家嘴林立的大樓中,入夜摩天大樓燈光閃爍,形成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四)

有趣的是,時至今日,上海的金融集聚區已經不止陸家嘴一處了。

作爲老牌金融街,外灘提出,要深度挖掘具有金融歷史底蘊和金融文化氛圍的特色空間載體,有效對接中外金融機構入駐與發展的多樣化選擇,深度服務“功能驅動的新金融”,聚焦人民幣資產定價、交易、結算和清算的核心功能建設,全力推動“財富驅動的新金融”,努力打造具有外灘獨特氣質國際化資本集聚高地、資產管理高地。

虹口區則自“十二五”初就在國內率先提出“打造財富管理高地”的發展戰略目標。十年發展,虹口金融經歷了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蛻變,實現了從優到強、從強到新的跨越,區域金融服務業能級逐步提升,北外灘區域已經形成了多元化金融產業集聚的整體效益

而在臨港新片區,人們翹首企盼的滴水湖西島摩天樓日前終於落地。在集中開工的一批建設工程中,高200米的雙子塔樓“中銀金融中心”赫然在列。這不僅是城市景觀層面的“代表”,更重要的是,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這將是臨港金融集聚區的地標建築。

不管是外灘、北外灘的老城換新,還是臨港“從灘塗上崛起”,都不約而同地打出了“金融牌”。爲什麼?或許是因爲上海“金融先行”的發展模式,曾經取得了巨大成功,這深深紮根在人們的心中,一種渴望複製輝煌、複製歷史的想法,不約而同地讓區域開發者們首先將目光瞄準了金融業。

而另一方面,現代金融業瞬息萬變,創新的產品和技術日新月異,擁有足夠的空間和市場讓各地在發展金融業時,揚長避短,實現差異化競爭。比如,陸家嘴積聚了上海最多的金融持牌機構,大型金融交易市場雲集於此;外灘、北外灘則依託黃浦江“世界會客廳”的區域優勢,大力發展總部經濟和財富管理中心;臨港則以成爲集聚海內外人才開展國際創新協同的重要基地、統籌發展在岸業務和離岸業務的重要樞紐、企業走出去發展壯大的重要跳板、更好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重要通道、參與國際經濟治理的重要試驗田爲目標,實施深層次差異化的金融政策探索,推進金融對外開放和人民幣國際化,強化全球金融資源配置功能。

如果跳出金融看金融,我們還能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金融業的某些特性與上海這座城市的精神氣質非常相似。比如,上海的金融企業,無論是傳統的錢莊,還是後來的新式銀行,都有着非常強烈的進取心。它們必須實時關注市場狀況,關注市場的客觀需求,抓住轉瞬即逝的機會,否則就可能面臨被淘汰的風險。這麼多年來,上海敞開胸懷、海納百川,歡迎各地、各路的資金和投資者,許多金融機構拔地而起。上海金融業的發展變遷,充分體現出上海是一座開放的城市。

包容同樣不可或缺。上海的社會環境和風氣允許失敗,各行各業的人都可以進入金融行業。無論是金融業內部,還是金融業與其他行業之間,上海所具有的包容性是很多地方不能比擬的。

在上海的投資者和金融活動家,既有來自全國各地的,也有來自海外的。市場競爭的殘酷性需要彼此的團結合作,金融業的資金關係是一個鏈條,一環一環緊密相扣,尤爲需要所有參與者恪守信用,所以合作的精神、合作的意識、合作的行動都是最重要的。

進取、開放、包容、合作,這正是上海這座城市最爲人津津樂道的地方,也是上海屹立於世界城市之林的核心競爭力,是至關重要的城市軟實力。歷經滄桑,幾經風雨,今天金融業依然還在上海多個地方開花結果,成爲引領未來的支柱產業,這不會是沒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