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大後,我就成了你”,叛逆學生周雲麗,沒有聽張桂梅老師的話
這段時間剛追完《山花爛漫時》,被張桂梅校長、華坪女高老師和學生們深深折服和感動。
由於這部劇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劇中的主要人物都有原型,包括女高的四朵金花、三小花、老師們都有原型。
華坪女高的第一個學生穀雨,差點被賣的她成爲另一個“張桂梅”,而穀雨的原型就是華坪女高第一屆學生周雲麗。
在雲南華坪縣的一個偏遠山村,生活着一位名叫周雲麗的女孩。她的人生軌跡如同一部感人至深的勵志電影,充滿了挑戰與希望,更深刻地詮釋了教育的力量與傳承。
周雲麗的家庭並不富裕,甚至可以說是貧困。她的父親患有小兒麻痹症,母親在她幼年時因癌症去世,留下了她和姐姐周雲翠相依爲命。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下,周雲麗從小就體會到生活的艱辛。
儘管如此,她和姐姐都渴望通過讀書改變命運。然而,當她們以優異的成績考上當地高中時,家庭的經濟狀況卻連一個人的學費都無法承擔。
就在周雲麗面臨輟學的絕望之際,華坪女子高級中學創辦者張桂梅老師如同救星般降臨。張校長深知山區女孩的教育困境,立志要爲這些女孩提供一個改變命運的機會。
在她的努力下,華坪女高應運而生,專門招收貧困山區的女學生,併爲她們提供免費的教育機會。周雲麗和姐姐得以順利入學,這成爲了她們人生的轉折點。
周雲麗清晰地記得第一次見到張桂梅老師的情景。那是一個酷熱的夏天,張桂梅老師身着簡單樸實,頭髮略顯凌亂,臉上流露出疲憊但堅定的神態。
她溫暖地握住周雲麗的手,告訴她:“孩子,只要你願意學習,我們學校都歡迎你。不必擔心學費的問題,這裡是免費的。”這句話宛如一縷陽光,照亮了周雲麗陰暗的內心,讓她第一次感受到無條件的支持與幫助。
華坪女高的學習生活非常艱苦,校位於偏遠山區,基礎設施簡陋,教室裡沒有空調,冬天寒冷刺骨,夏天悶熱難耐。宿舍條件也十分簡單,幾張鐵牀,一個小櫃子就是全部家當。飯菜簡單,常常是青菜豆腐,很少有葷菜。
然而,周雲麗和同學們卻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溫暖。這種溫暖來自於老師們的關愛,來自於同學間的互助。
張桂梅校長和其他老師們不僅關心學生的學習,還時刻關注着她們的生活起居。當週雲麗因爲家庭困難沒有禦寒衣物時,張校長自掏腰包爲她買了棉衣。
同學們之間也互幫互助,形成了一個溫暖的大家庭。在這樣的環境中,周雲麗從一個靦腆、缺乏自信的山村女孩,逐漸變得開朗、自信。她開始學會與人溝通,學會表達自己的想法。
更重要的是,華坪女高爲周雲麗提供了心靈治癒的環境,讓她感受到了被接納和被重視。
張桂梅老師不僅傳授知識,更注重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她常常組織學生參與公益活動,讓她們瞭解社會,培養感恩之心。周雲麗在這樣的薰陶下,逐漸形成了回報社會的意識。
在學習過程中,周雲麗逐漸萌生了當教師的想法。她親身感受到了教育對一個人命運的改變,也被老師們無私奉獻的精神深深打動。特別是張桂梅校長的榜樣力量,讓她萌生了將來也要像張校長一樣,爲山區的教育事業貢獻力量的想法。
2011年,周雲麗以優異的成績考入雲南師範大學。分別時,張桂梅叮囑道:“不要掛念這裡,走出去就別再回來了。”這句話始終迴盪在周雲麗的心中。
大學期間,周雲麗孜孜不倦地追求知識,功夫不負有心人,在畢業前夕,她成功通過雲南寧蒗縣城的教師編制考試。這本是一個令人高興的消息,但對周雲麗來說,卻是一個艱難的選擇。
然而,當她得知華坪女高缺老師時,卻陷入了深深的糾結。一方面,她渴望在城市裡謀求更好發展,同時她也深知母校需要她,那些和她一樣來自貧困家庭的女孩需要她。
最終,周雲麗做出了一個讓所有人都感到意外的決定:放棄縣城編制,選擇回到母校任教。這個決定並非一時衝動,而是周雲麗深思熟慮的結果。她清楚地記得自己在華坪女高的求學經歷,記得張桂梅校長和其他老師們的無私奉獻。
回到華坪女高後,周雲麗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教學工作中,擔任數學教師,將自己在大學所學的專業知識和教學技能充分運用到實踐中。
她深知這裡的學生大多來自貧困家庭,因此在教學中特別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信心。她經常利用課餘時間爲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補課,不放棄每一個學生。
這種負責任的態度和出色的教學成果,很快就得到了學校領導和同事們的認可。隨着時間的推移,周雲麗逐漸成長爲學校骨幹教師。
她不僅在教學上取得優異成績,在班級管理和學生心理輔導方面也展現出獨特才能。作爲骨幹教師,周雲麗還承擔了更多的責任。她積極參與學校的教研活動,與其他教師分享自己的教學經驗。
不過,對周雲麗來說,成爲一名優秀的教師只是第一步。她深知,自己肩負着傳承張桂梅校長責任和使命的重任。每年暑假,她都會跟隨學校的招生團隊深入到偏遠山區,向那裡的家長和學生宣傳華坪女高,鼓勵更多的女孩來學校讀書。
在這個過程中,周雲麗看到了許多與當年的自己相似的女孩,這更加堅定了她繼續在華坪女高工作的決心。儘管工作辛苦,生活條件艱苦,但周雲麗從未後悔自己的選擇。她常說:“能夠繼承張校長的事業,爲更多山區女孩提供教育機會,這是我人生最大的價值所在。”
周雲麗的故事不僅是個人奮鬥的縮影,也折射出教育公平這一社會焦點。她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教育的真諦——不僅傳授知識,更塑造人格,培養社會責任感。她相信,教育的力量是巨大的,它不僅能改變個人的命運,更能推動社會的進步。
如今,周雲麗依然在華坪女高默默耕耘,成爲孩子們心中的燈塔。她用愛與堅持照亮了大山深處的黑暗,爲更多女孩提供了走出大山、改變命運的機會。
她的故事激勵了無數人,讓人們看到了教育的力量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