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結束後,張桂梅:“我送走150名學生,沒有一個跟我告別!”
這個標題貌似很俗套,但張桂梅的教育理念真就這麼簡單又溫暖——當了十幾年的"張媽媽",卻在畢業季選擇了最特別的告別方式。
2021年夏天華坪女子中學150名學子考完最後一科,悄無聲息地離開了校園。
沒有擁抱沒有淚水,甚至連一聲再見都沒有。
張桂梅默默站在教學樓前,看着她們遠去的背影,嘴角微微上揚。
這個"冷漠"的告別背後,究竟藏着怎樣的愛與期待?
其實每個人的人生都會有意想不到的轉折點,張桂梅也不例外。
要說命運和她開的第一個玩笑,就是把這個東北姑娘帶到了雲南這個遙遠的地方。
上世紀70年代末,年輕的張桂梅跟着姐姐來到了這片被稱爲"彩雲之南"的土地。
白天她在工地上搬磚,累得腰痠背痛;晚上,她就捧着書本在煤油燈下讀到深夜。
就是靠着這股子拼命的勁兒,她成功考入了麗江師範學院。
在學校裡她遇到了一位同樣滿懷教育理想的白族青年,兩人很快就墜入愛河。
那時候的張桂梅,眼裡有光心中有夢,以爲自己終於抓住了幸福。
誰能想到這段來之不易的婚姻只維持了短短六年零幾個月。
丈夫的突然離世,讓她的世界瞬間跌入谷底。
但生活就是這樣,在你最絕望的時候,往往會給你一個重新選擇的機會。
張桂梅做了一個令所有人都意外的決定——主動申請調往條件更艱苦的華坪縣中心學校。
說是學校其實就是幾間破舊的平房,連個像樣的操場都沒有。
最讓她揪心的是,這裡的孩子們尤其是女孩子,大多因爲家裡窮而輟學。
看着這些和自己年輕時一樣渴望知識的眼神,張桂梅彷彿又回到了那個在煤油燈下苦讀的夜晚。
她開始了走家串戶的日子,就是專門去找那些輟學的孩子。
每到一家她都會掏出自己的工資,說:"孩子的學費我包了,每人30塊伙食補貼3塊,只要你們讓孩子繼續上學!"
這樣的日子一天天過去,她的工資幾乎全部用在了這些孩子身上。
但山區的貧困學生實在太多了,僅靠一個人的力量顯然是不夠的。
看着這些早早輟學的女孩,張桂梅的心裡憋着一股勁兒:"一定要想辦法改變這種狀況!"
看着那些想讀書卻沒機會的女孩,張桂梅的心裡憋着一口氣。
2002年的春天這個剛過45歲的女校長突然放了個大招。
"我要建一所全免費的女子高中!"這句話一出口周圍的人都驚呆了。
要知道在那個年代,別說免費的學校了,就連普通的學校都在爲經費發愁。
但張桂梅就是這麼個"倔脾氣",說幹就幹。
她開始了一場堪稱"瘋狂"的籌款之旅。
爲了籌錢她把自己獲得的各種榮譽證書都貼在了街頭巷尾。
路人看到這一幕,有的直搖頭說她是"在做白日夢"。
也有人說她就像個乞丐,整天四處化緣。
但張桂梅壓根不在乎這些閒言碎語,她只在乎一件事:"再窮不能窮教育!"
就這麼一分一釐地攢,整整五年時間她才湊到了一萬塊錢。
一萬塊錢能幹啥?連學校的一間教室都建不起來。
但就在這時一位記者發現了她的故事,寫了一篇《我有一個夢想》。
這篇報道像一顆石子扔進了平靜的湖面,激起了層層漣漪。
2007年張桂梅當選爲十七屆全國人大代表,她的夢想終於有了着落。
當第一批100名貧困女生走進華坪女子高中的大門時,她激動得眼淚都掉下來了。
這些女孩子就像含苞待放的花朵,只要給她們一點陽光,就能綻放出驚人的美麗。
"我一定要讓她們像城裡的孩子一樣,有書讀有夢想有未來!"張桂梅在心裡暗暗發誓。
爲了辦好這所學校,她開始沒日沒夜地鑽研先進的教學理念。
每一個學生在她眼中都是一顆獨特的種子,需要用不同的方式去澆灌。
張桂梅的付出沒有白費,華坪女子高中的成績簡直逆天了!
2021年的高考成績出來後,整個教育界都驚呆了。
一本上線率44%本科上線率94.33%,綜合上線率更是滿分戰績!
這在偏遠山區簡直就是個奇蹟,妥妥的"神話"啊!
但在這些耀眼的數字背後,張桂梅付出的代價讓人心疼。
她的手上總是纏着厚厚的繃帶,疼得連粉筆都握不住。
每天吃的藥片比米粒還多,一把一把地往嘴裡塞。
但即便這樣她還是堅持拿着個大喇叭,一瘸一拐地在校園裡轉悠。
食堂裡看看學生吃得好不好,宿舍裡查查被子疊得整不整齊。
課間操的時候她就站在操場邊上,看着學生們活蹦亂跳的樣子,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雲南師範大學的老師都說,每年都有二三十個華坪女高的學生考進他們學校的重點專業。
這些山裡來的姑娘,一個個都特別懂事,學習刻苦品行端正。
從華坪走出去的學子們,就像一朵朵綻放的山花,在更廣闊的天地裡散發着獨特的芬芳。
看着這些孩子們不斷傳來的好消息,張桂梅覺得再苦再累也值得。
就連吃藥的時候,她都會想着:"再堅持一下,再堅持一下還有那麼多女孩子等着我幫她們圓夢呢!"
每天清晨當第一縷陽光透過教室的窗戶灑進來時,這些女孩子認真學習的樣子,就是張桂梅最大的欣慰。
"你看這些原本可能早早就輟學的女孩子,現在都在爲自己的未來拼搏呢!"她總是這樣自豪地說。
站在教學樓前望着那些匆匆離去的背影,張桂梅的眼裡閃爍着欣慰的淚光。
這一次的畢業季,沒有依依惜別的場面,沒有感人肺腑的告別詞。
150個女孩子就這樣悄無聲息地離開了,連一聲再見都沒說。
有人說這太"絕情"了,可張桂梅卻笑了:"這纔是我最想要的畢業禮物啊!"
在她看來過多的不捨和離別的眼淚,反而會成爲孩子們前進路上的包袱。
"畢業後不要留戀母校,勇敢地向前走"——這是她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這個倔強的東北女人,用最獨特的方式詮釋了什麼叫教育者的大愛。
她給了山裡女孩知識的翅膀,卻不願意讓感激的重擔束縛她們的飛翔。
就像春蠶吐絲蠟炬燃燒,她心甘情願地付出一切,只爲照亮學生們的未來。
看着那一張張青澀的面龐逐漸消失在視線中,張桂梅的臉上露出了釋然的微笑。
她知道這些曾經的"山裡娃",馬上就要在更廣闊的天地展翅高飛了。
這些年來她不知流過多少淚,吃過多少苦可此刻,一切都值得了。
因爲她深信當這些孩子們真正走出大山、融入世界的那一天,一定會讓所有人刮目相看。
這不就是她一直以來最大的心願嗎?
讓每一個女孩子都能堂堂正正地追逐自己的夢想,無問出處無懼未來。
所以這個特別的告別,不是無情而是一份深沉的愛與祝福。
這纔是一個教育者最走心的畢業贈言。
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