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訊獨家/吳念真:我們欠下一代一個道歉
面對當代瀕臨爆發的年金改革與世代剝削等課題,《財訊》邀請不同世代的代表,分享各自的深刻觀察,包括61歲的導演吳念真、53歲的臺大教授陳東昇、41歲的都可茶飲總經理林家振,以及曾因務農政策而寫信給總統馬英九的27歲「潮農」楊宇帆。
吳念真:在我這個世代,只要肯努力是有希望的,但我實在無法對下一代說,你們只要繼續努力,就會有前途,因爲我無法給他們一個自己都不相信的未來。
我們這一代常講:「如果不是爲了下一代的幸福,我們這一代的努力是沒有意義的。」這句話滿諷刺的,平心而論,我們這一代應該向下一個世代謝罪、道歉,因爲我們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把下一代的資源在這一代全部掠奪光,例如發展核電可能造成環境崩壞,沒顧慮到對下一代的影響。或許因爲過去窮怕了,也或許是移民性格,臺灣從領導者到一般人,我們全都在爲自己想,沒有顧慮到長遠,曾經我們認爲好的,都是下一代的災難。
就像我當年想說,生一個小孩就好,可以好好教育他,很自以爲是,或有人覺得根本不要生小孩,當大部分人都這樣想,結果就是人口老化,一個年輕人要扛很多老人家;也有父母想說要賺很多錢,以後可以替小孩買房子,卻沒有想到反而促成房價一直上漲,導致其他小孩根本買不起房子。
對於下一代,我非常悲觀,他們所處的環境,比我們當年同年紀時還要辛苦。我們常常鼓勵下一代要成爲世界公民,能力要比我們這一代優秀,因爲要與全世界競爭,當你這樣期許他們時,滿心酸的,我們到底爲下一代做了什麼?
從我小孩出生,我常向太太講,我們將來不要成爲小孩的負擔,小孩自己能夠生活得還可以就好了,我知道他沒有能力負擔奉養我們的責任。我們這一代可能是奉養父母的最後一代,被子女棄養的第一代,或許應該說,我們是不期待小孩養我們的第一代。
看到新聞上軍公教人員對退休制度改革的反彈時,我心裡想說,也許你們可以活得很好,但是你們的小孩領不到錢時怎麼辦,或者你領了很多錢,小孩把你花掉後,最後把你丟到路上,你會怎麼辦?
以前我曾經寫過檢討軍公教一八%優惠存款的文章,之後被罵得要命,有一次走在街上,還有人罵我:「吳念真,你懂個屁十八趴!」然後轉頭就走。
我覺得我的意思不是針對軍公教的任何個人,我是在檢討臺灣整個社會「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分配正義問題。
另外,我也不禁要問,公務員不是該爲全民服務的嗎?怎麼當初會設計出一個對自己最好的退休金條款?甚至,領月退俸的人還可以跟着現職公務員加薪、領年終獎金,哪有這種事情?以前我們這種小老百姓都憨憨地過,後來才知道,原來法律是他們自己說了算!(本文節錄自416期財訊雙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