慰安婦阿嬤過世 欠一個道歉
臺灣最年長的前日軍慰安婦阿嬤11月初以近百歲高齡離世,由於她不曾公開身分,也從未參加歷年的對日抗議活動,家屬及婦援會對相關訊息都低調處理,這是阿嬤2018年在家中臥房前留下的局部身影。(黃子明攝)
臺灣最年長的前日軍慰安婦阿嬤11月初以近百歲高齡離世,由於她不曾公開身分,也從未參加歷年的對日抗議活動,家屬及婦援會對相關訊息都低調處理,這是阿嬤2018年在家中臥房前留下的局部身影。(黃子明攝)
臺灣最年長的前日軍慰安婦阿嬤,11月初以近百歲高齡因病離世,消息直到12月7日才公開。1992年,臺灣開始接受「慰安婦」受害者登記,到1997年陸續確認58位慰安婦倖存者,目前只剩最後一位。
阿嬤自小即展露歌舞天份,長相清秀可人,經常在部落各項活動中演出,甚至也曾到日本殖民時期的臺灣總督府(今總統府)獻藝,家裡保存的幾本相簿,仍可看到她年輕的模樣,兩年前日本支援團體志工來臺前往探視,可操流利日語的阿嬤,還能清楚爲她們敘述自己的青春記憶,對於早年的歌曲依舊能朗朗上口,且談吐與舉止保持一貫優雅,只是因年歲已高而顯得行動遲緩,雖然如此,平日許多家務阿嬤習慣自行料理,房間整理得有條不紊。
與丈夫感情甚篤的阿嬤,兩人都經歷戰爭帶來的人生波折,在丈夫多年前過世後,她一直與兒媳同住,婆媳感情融洽,前總統馬英九曾前往關心她的生活,阿嬤對此一直念念不忘。
由於阿嬤未曾公開身分或參加婦援會歷年相關抗議活動,家屬也低調處理她的後事,因此婦援會直到7日纔在「阿嬤家」官網簡單公告此一訊息。
經認證的臺籍「慰安婦」當中,有10位原住民阿嬤,包括泰雅、太魯閣、布農等族,當年多在部落附近日本營區擔任打掃、洗衣等雜務,後來被迫向日軍提供性服務,而多位阿嬤在當時都是未婚身分,對她們身心及日後婚姻、家庭生活都留下永久傷害。花蓮縣境內迄今仍留有充當慰安所的日軍營舍遺址。
長期關注阿嬤的婦援會1992年2月8日透過發掘史料,證明臺灣有慰安婦受害者存在,同年2月22日就設立全國申訴專線,2月26日,首位臺籍慰安婦黃阿桃就挺身出面申訴,我國政府在3月12日設立申訴專線,組成跨部會「臺籍『慰安婦』專案小組」,委託專案小組成員的婦援會負責臺籍倖存者訪查,並從此開展近30年包括對日訴訟及要求道歉、賠償的社會運動,這項運動也持續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