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爲何而戰的漢光演習
年度「漢光二十八號演習」實兵演練日前以「分區、同時」及「實兵、不實彈」的方式,進行連續五天、晝夜24小時的攻防對抗演練。演習期間,從首日的元首「不在家」,到演習結束前總統以其就任4年來第一次以三軍統帥身分視導漢光演習的「快閃」行動與演習的「不實彈」作爲,引發外界諸多的質疑。
總統在國軍重大演訓期間是否要親上前線,回顧故總統蔣經國先生曾任國防部長與部隊的淵源、李登輝總統以第一位民選總統的身分與陳水扁總統首次政黨輪替的環境看來,其親臨視導的目的各有不同;而漢光演習爲國軍驗證防衛作戰計劃所進行的跨區聯合作戰訓練,其重要性不言可喻,三軍統帥實有視導之必要,惟因總統不比國軍將領,其有維安之考量,另因演習之「分區、同時」屬性,前往任一戰區視導都無法呈現演習全貌,故須詳加審酌。但如馬總統般囿於輿論之指責,在演習最後一天所剩無幾的動次中,找一個離臺北最近的演習地點應付輿情的壓力,如此輕率的態度卻實屬少見!
至於爲外界所詬病的「不實彈」爭議,應肇因於國防部的說明不周!漢光演習分爲電腦兵棋推演、實兵驗證與火力展示三個不同階段:透過兵棋推演,由各戰略執行單位透過現行防衛作戰計劃與現實的敵情威脅與解放軍可能行動的對抗中,進行作戰任務分析、計劃評鑑與戰力評估;隨即以實兵驗證方式對比兵棋推演之落差,作爲防衛作戰計劃修訂之依據。而配合漢光演習所進行之火力展示,首見於民國83年的知本海灘,隨後因各年度的想定不同亦在宜蘭五結等處舉行。惟實彈演習所需管制空域、海面及地區甚廣,在西部海空域執行有飛彈參數泄漏的考量,在東部實施亦將失去實兵驗證的意義。凡此種種,國防部若能事先透過媒體與社會大衆溝通,相信不會陷於如今的兩難局面。
然若深入分析今年的漢光演習不難發現:登陸與反登陸操演已連續三年在屏東加祿堂海灘實施,空降與反空降操演連續二年在清泉崗機場實施後今年終於改至新竹空軍基地,跨區增援項目以400公里機動由屏東鐵、陸運至桃園。反觀解放軍近年來各軍種以及二砲部隊戰具性能的提升、「反介入/區域拒止」(anti-access/area-denial,A2/AD)戰略的經營與對於美軍「空海一體作戰」(Airsea Battle)的啓示,國軍因循以往的模式進行演習,不但完全無法體現近年來所強調的「創新、不對創」思維,更遑論解放軍在獲得「一體化聯合作戰能力」提升後,戰時我空軍如何能戰力東遷、海軍如何能遠海機動、陸軍如何在公路、橋樑被摧毀後,尚能進行長程跨區增援?
還記得演習期間,國防部長高華柱視導參演部隊時要求各級部隊長帶着敵情練兵的訓示猶言在耳,然而對照演習想定內容的敵情威脅與解放軍犯臺的可能行動皆早已過時,實兵驗證的內容不是與實際脫節就是沿襲以往,如此這般「綜藝化」而不知爲何而戰的漢光演習,或許真的是該「節能減碳」,不演也罷!
●作者呂禮詩,北市,前海軍官校軍事學科部教官與自由撰稿者。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參與,來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