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充益生菌救孩子過敏性鼻炎? 不如先着手「5點實質做法」

▲遠離「過敏鼻炎」應從環境着手。(圖爲示意圖視覺中國,下同)作者:蔡正亮摘自:遠流出版《營養師教你不用怕:用實證科學破解27個常見飲食迷思》

●精選書摘補充「益生菌」用以減緩或者改善「過敏性鼻炎」的相關症狀,在科學文獻的蒐集上,不論是「幼童」或者「成人」,其實僅有少數的研究顯示出正面的成果。不過在這之前,想先讓大家瞭解,並不是所有的乳酸菌或某些廠商特定標榜的「菌種」,都能定義爲「益生菌」(Probiotics)。

廣義上來說,益生菌泛指「能棲息且繁殖於在宿主(如人體),並對宿主產生健康效益的一羣微生物」。依「世界衛生組織」(WHO)在2002年公佈的「食品益生菌之評估指引」(Guidelines for the Evaluation of Probiotics in Food),針對「益生菌」之認定標準,提出四項基本要件(注1):

1.益生菌必須要有明確的屬、種、株。2.益生菌必須有「細胞培養試驗」、「動物試驗」及「人體試驗」的食用性安全報告。3.益生菌需有「隨機雙盲-實驗對照組之研究設計」(Double blind,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DBPC)的實驗結果,並且有足夠、合理的樣本數,並依實驗結果確認「該菌株」對人體有統計上顯著的健康效益存在。4.益生菌產品必須提供消費者以下標示資訊:(1)有效的含量及屬/種/株的名稱。(2)保存期限業者應有足夠證據(如安定性試驗的報告)顯示產品在保存期限之內,益生菌至少可接受的活菌數量。並且在最低的活菌數量之上,並能發揮業者所宣稱的健康效益。(3)適當的儲存條件。

由此可見,如果業者要宣稱產品是「益生菌」,必然都要經過一系列嚴謹且完整的科學研究佐證。否則,嚴格說來,依WHO之定義就不能認定爲「益生菌」。市面上許多產品紛紛標榜爲益生菌,但以科學文獻來檢視,只有「少數」菌種有完整的科學依據佐證。甚至,同一菌種下,不同菌株都可能存在差異。近年來,媒體及食品業者的商業話術,往往欠缺科學資料的佐證,有時難免會過度誇大「益生菌」對健康帶來的好處,而誤導消費大衆。其實,還是要向大家強調一點,「益生菌」是食品,並非藥品,補充益生菌只是一種輔助的方法,並不具有治療「過敏性鼻炎」的效能,也不能取代正規醫療

▲補充「益生菌」可被視爲一種輔助性保健方法。(圖爲示意圖/記者謝承恩攝)「過敏性鼻炎」是什麼呢?簡單來說,是人體的鼻腔黏膜受到外界過敏原的刺激,而產生過度的發炎反應。這些發炎反應會引發一系列的過敏症狀,包括鼻腔黏膜腫脹、鼻塞、打噴嚏、流鼻水鼻子搔癢等,有些症狀也會伴隨眼睛結膜的搔癢,最常見的就是小朋友會不由自主的揉眼睛、鼻子等部位,久而久之眼部下方產生黑眼圈鼻角產生橫紋的現象。

目前僅有零星的研究證明,補充「益生菌」可以減緩「過敏性鼻炎」的症狀。然而,透過全面性的「文獻統整後設分析」,結果顯示,在整體的「鼻過敏症狀之表現評分」及「免疫分析」(如免疫球蛋白中的IgE數量),補充益生菌並沒有明顯的幫助。

補充「益生菌」可被視爲一種輔助性的保健方法。若是鼻過敏症狀輕微的朋友,的確可以考慮適度補充。有鑑於市面上的產品良莠不齊,建議以衛生福利部通過的「健康食品認證」爲優先考量,因該產品已通過經過嚴謹的「食用安全性評估」及「保健功效性評估」,相對來說,品質多一層保障。

「益生菌」是食品,並非藥品,因此並不具有治療「過敏性鼻炎」作用,也不能取代正規醫療。若「過敏性鼻炎」症狀已嚴重影響生活作息,應尋求正規的醫療途徑。現代醫學發達,治療過敏性鼻炎的藥物多半副作用低,建議與自己信任的醫師充分討論,對症下藥纔能有最好的治療效果。

●你可以這樣做

遠離「過敏性鼻炎」,應從整體的環境着手,而不是把重心放在補充「益生菌產品」。環境上,儘可能減少接觸過敏原,實質做法請參考以下五點:

1.定期清掃環境、清洗牀單、枕套(用熱水清洗),定期清洗容易藏匿塵蟎的傢俱,如毛毯、厚窗簾等。2.透過定期使用空氣清淨機及除溼機,來減少空氣的潮溼度,降低黴菌滋長的機會,並過濾灰塵與雜質,並且要定期更換濾網。3.維持環境整潔,確實做好病媒的防治,事實上,臺灣多處於悶熱潮溼的氣候,除了塵蟎之外,蟑螂會帶來不少過敏原,因此環境清潔是首要步驟。4.減少接觸二手菸。5.若鼻過敏症狀嚴重影響到生活,應尋求專業的醫療途徑,如接受減敏治療、過敏原分析、鼻腔黏膜分泌物的化驗等,可進一步找出致病的過敏原,作爲環境整潔的依據。

★本文經遠流出版授權,摘自《營養師教你不用怕:用實證科學破解27個常見飲食迷思》★生酮飲食安全嗎?微波加熱有毒嗎?多補充鈣質,就能預防骨質疏鬆症?吃得超清淡,爲何膽固醇降不下來?

您有滿腹媽媽經、爸爸經想大聲說出來嗎?《ETtoday新聞雲》親子版歡迎您來分享育兒心得,灌溉孩子們健康、快樂成長,來稿請寄「parenting@ettoday.net.tw」,並請註明「個人簡介」。本報保留篩選、修改權限,文章登出不另行通知,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更多孕兒婆媳、婚姻相關話題(報喜文、集氣文、抱怨文等),歡迎加入「歐膩的育兒媽媽經~姐就是要碎碎念臉書社團一起交流討論,也歡迎大家秀出任何寶寶照、懷孕照、個人美照跟臉友分享。★版權聲明:圖片爲版權照片,由CFP視覺中國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未經CFP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