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留健康骨本 客製化膝關節手術成顯學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人工關節中心院長許弘昌。(黃琮淵攝)

衛生福利部統計,全臺約有350萬國人深受膝關節退化之問題所擾。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人工關節中心副院長許弘昌表示,退化性關節炎患者明顯趨於年輕化,因此診間常見許多患者在面臨膝關節置換手術時,更在意術後傷口小、恢復期縮短等關鍵因素,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因此率先引進互動式機器人關節置換系統因應此項趨勢

許弘昌說明,新型的機器人關節置換系統結合現代科技,不僅術前能完整依照患者狀況進行3D立體影像規劃,術中亦可依照膝關節力學即時進行假體位置調整,甚至是難度較高的「單側人工膝關節置換」也能準確執行,加上擁有傷口小、精確性高、術後隔天即可下牀、復健期短等優點,使得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至今已累積超過350個成功案例

根據美國研究指出,絕大部分退化性關節炎的患者並非是整個關節面均產生磨損,而是單側有退化之情況,比對實際臨牀經驗,多數退化性關節炎患者多屬於內側關節磨損,也因此進行「單側人工膝關節置換」,可爲病患保留較多健康的骨骼韌帶,提早恢復膝關節的正常運動力學,讓患者在最短時間內能夠恢復正常生活

許宏昌解釋,傳統的全膝關節置換手術僅能憑藉着2D的X光,結合開刀醫師專業解剖學知識和豐富的臨牀經驗來進行手術,因此根據統計,仍有約2成的患者術後對於關節活動度感到不滿意。

和傳統手術相比,新型的MAKO機器人關節置換系統,術前即會進行病人專屬3D立體模型規劃,有效提供骨科醫師詳細分析,精算出骨骼磨除、切除範圍植入物大小及擺放位置,且術中亦可透過立即的3D患者骨頭影像及其膝關節運動參數,即便是手術進行中也能即時調整或確認預定之假體位置,完全依照患者個人狀況進行手術,減少不必要的侵入性傷害,達到真正的「客製化」。

爲了能持續有效提升手術品質,且讓更多骨科醫師能有機會更深入瞭解電腦輔助骨科手術(CAOS)與新型機器人關節置換系統,許弘昌也結合國內外專家學者們共同創立「臺灣電腦輔助骨科手術學會」,以期將自身經驗與高科技設備之應用完整結合,達到提供患者治療最佳化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