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年華國鋒撥款150萬用於雜交水稻,多年後袁隆平坦言:我感激他
袁隆平是第一個成功利用雜交優勢進行水稻育種的農業科學工作者,他的成就舉世矚目,被國際上譽稱爲“雜交水稻之父”。
1953年,袁隆平從西南農學院畢業後,被分配至湖南安江農校任遺傳育種教師,通過科學實驗和理論探索,對水稻育種有了全新的思路。
不久,袁隆平總結出一篇題爲《水稻的雄性不孕性》的論文,發表在由中國科學院主辦的《科學通報》上。
這篇論文被國家科委九局的熊衍衡發現,立即報送局長趙石英閱示,趙石英認爲水稻雄性不育研究,在國內外還是一片空白,如果能研究成功,將是一項了不起的成果。
因此,趙石英便請示國家科委黨委書記聶榮臻,聶老也表示支持。趙石英以國家科委九局的名義,向湖南省科委與安江農校分別發了便函,責成他們支持袁隆平從事這項研究。
恰逢“文革”發生,這個便函便成了袁隆平與雜交水稻項目研究的保護傘,使他在“十年動亂”中對雜交水稻的研究沒有受到干擾,得以繼續研究。
1973年,袁隆平研究雜交水稻已初見成效,正準備組織豐產示範栽培。
此時,老革命陳洪新被任命爲湖南省農科院副院長,在這裡,他第一次聽說雜交水稻畝產能達到上千斤,感到非常驚訝。
1974年,當陳洪新親眼看到袁隆平研究的雜交水稻畝產達千斤的奇蹟出現後,就着手考慮着如何迅速在全國推廣。
1975年12月20日,陳洪新來到北京,給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華國鋒寫了一封長達四頁的彙報信,懇請他能在百忙中親自聽一聽彙報。
兩天後,華國鋒組織農業部的部長等一行人一起聽陳洪新作了3個多小時的彙報。聽完彙報,華國鋒當場決定,中央拿出150萬元支持雜交水稻推廣。
華國鋒能當場拍板做出決定,是因爲他對雜交水稻的研究早已有所瞭解。1959年7月廬山會議以後,華國鋒擔任中共湖南省委書記,分管農業工作,他對糧食增產問題十分關注。
1970年6月,湖南省召開第二次農業學大寨科技經驗交流會,主持會議的華國鋒點名袁隆平參加這次會議,請他在大會上介紹雜交水稻科研進展情況。
袁隆平坐在主席臺上忐忑不安,因爲當時雜交水稻的研究存在許多問題,進展並不順利,向參會代表介紹雜交水稻目前科研的實際情況後,表示愧對省領導和大家的期望。
華國鋒聽完,認爲袁隆平實事求是,具有頑強的實幹精神,說道:周總理也十分關心雜交水稻科研的事,鼓勵袁隆平一定要堅持繼續研究下去,儘快把它搞成功。
袁隆平認爲自己的工作還沒有做出能拿得出手的成果,就得到各級領導的重視,深受感動,下定決心要把雜交水稻科研工作堅持下去。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十幾年的摸爬滾打,其中的艱辛難以言表,雜交水稻育種研究終於取得成功。
可當時雜交水稻育種擴繁在全國推廣還存在種種困難,自從有華國鋒拍板給予的國家資金的支持和陳洪新不遺餘力地助力,雜交水稻種植迅速在全國推廣。
袁隆平在《袁隆平口述自傳》一書中說:“很多年過去了,我始終懷着對華老的感念之情。我認爲雜交水稻有今日的輝煌,華老起了很重要的領導作用,我很感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