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歲以上老年移民增 美國興起“移民託老所”

新華網訊 隨着赴美移民人數上漲,65歲以上老年移民的比例也在逐年增加。與年輕人不同,老年移民羣體通常不懂英語,難以融入社區生活,白天只能獨自在家打發寂寞時光。爲了照顧他們的社交需求,一些以異國文化特色老人日託中心美國應運而生。

在這些活動中心裡,來自同一國家或地區的老人能用熟悉的母語交談、閱讀和娛樂,品嚐家鄉菜,與新朋老友相會。

異國“同鄉”

91歲的穆罕默德·霍洛沒想到,時隔多年,竟然會在美國馬里蘭州的一個老年人日託中心巧遇同樣來自伊朗老同學

拉霍洛與子女住在馬里蘭州的蓋瑟斯堡。白天家人忙於工作,他選擇到當地一家名爲“關愛成人醫療日託中心”的老年活動中心打發時間。到那裡的第一天,他就遇見老同學、96歲的伊朗移民阿里·阿梅里。

兩人上世紀30年代就讀於德黑蘭同一所學校。阿梅里說,儘管數十年時光已經讓拉霍洛變成頭髮稀疏、步履蹣跚的老頭兒,自己還是一眼就認出了他。

“他和童年時一樣。不哭,不笑,一言不發,”阿梅里調侃拉霍洛,而後者咧嘴笑道:“噢,哪有!”回憶起學生時代共同經歷的種種趣事,兩位耄耋之齡的老人開心不已。

這家老年活動中心去年6月開業,已接納78名老人,多數來自伊朗。他們在這裡用波斯語交談,閱讀波斯詩人奧馬爾·海亞姆的作品,午餐吃伊朗風味燉菜定期接受身體檢查護理。中心還會派車接送他們去看醫生,組織集體購物、看電影,舉辦講座和課程,提供人均5美元的理髮服務

72歲的退休裁縫帕裡·薩杜吉說,在加入這個日託中心前,她常常感到十分孤獨。“我在美國一個伊朗人都不認識。和我同住一棟公寓的不是美國人就是意大利人,”她說,“而在這裡,我們彼此感覺毫不陌生。”

“關愛成人醫療日託中心”是美國近年來新設立的多家“移民託老所”之一。不同於美國一般老年人活動中心,“移民託老所”更多關注來自異國他鄉的老年人,功能類似“同鄉會”,讓老年移民得以走出家門,找到社會認同和歸屬感

漸成趨勢

美國2011年人口普查數據顯示,65歲之後移民到美國的人數達到520萬,比1990年的270萬人多出將近一倍。其中,來自亞洲國家和太平洋島國的老年移民比例最大。面對這一趨勢,越來越多老年活動中心開始注重體現文化差異的服務需求。

美籍華人老年服務聯合會”已運作8年,僅在蒙哥馬利縣就開設10家分支機構,爲大約2700位華裔移民老人提供服務。他們在這裡講普通話或廣東話,讀中文報紙,打麻將織毛衣,跳廣場舞。

宜蘭音譯)現年64歲,在美國幫兒子照顧孫女,去年發現這家面向華人的老年活動中心。她說,她在這裡結交了許多朋友,幾天不去就會想念大家。

韓國移民聚居的森特維爾地區,“森特維爾中央老年人中心”每週專爲韓國老人開放兩天,接待大約470名來自韓國的老年移民。他們付費參加英語或計算機課程,吃韓餐,練書法,唱卡拉OK。

年逾古稀的金永(音譯)在這裡參加了一個吉他興趣班,因爲表現不錯,如今是老師的教學助理。每次上課,他都會特意戴上一頂牛仔帽,繫上一條金色領帶,高調出場。“純屬炫耀,”他指着自己的帽子笑道。

華盛頓州埃弗裡特的“多文化老年中心”面向更多樣化的移民羣體,每週按日期輪流接待說越南語菲律賓語韓語、漢語或西班牙語的老人團體。經營這家中心的鮑勃·夸克說,2008年前,這一地區還沒有專門服務老年移民的活動中心,大多數外國老人只在去教堂時纔能有機會遇到文化背景相同的人。中心開業後,慕名而來的老年移民羣體從最初的一個迅速擴展到如今的5個。

填補“空巢

“美籍華人老年服務聯合會”副主席薇薇恩·薛指出,無論美國或中國、伊朗或韓國,現代社會的快節奏生活迫使年輕人白天忙於工作,讓很多老人體會到“空巢”之苦。對於隨子女移民到美國的老人而言,受語言障礙和郊區地廣人稀等因素影響,他們更難遇到能與之交流的人。

“他們中許多人非常不快樂,”薇薇恩·薛說,“尤其等到孫輩長大,他們發現自己沒有朋友,語言不通,不會開車,幾乎與世隔絕。”

美國許多社區都設有面向老年人的護理和活動中心,但對那些晚年才移民到美國的老人而言,這些主流的活動中心無助於緩解孤獨。

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社會福利學教授安德魯·沙爾拉赫說,老年移民吃不慣美式口味的食物,聽不懂美國歌曲和笑話,在一羣美國老人和護工中必然會感覺自己格格不入,結果可能比獨自待在家裡還要難受。

而在專爲移民設立的老年中心,沒了語言和文化障礙,他們自然如魚得水,開心放鬆。“有一個能認同他們知識、智慧和技能的地方,這相當重要,”沙爾拉赫說。

這樣的社交場所也有益老人的身心健康。“關愛成人醫療日託中心”的創始人、護師萊拉·阿貝迪說:“積極的社交生活給健康帶來好處。人都需要和其他人打交道。”此外,這些活動中心幾乎都會定期爲老人提供體檢服務,排查健康隱患。

康慈·羅伊爾(音譯)出生在韓國,少年時被一對美國夫婦收養後移居美國。3年前,她無意間走進位於華盛頓州埃弗裡特的“多文化老年中心”。如今,年過六旬、英語流利的她既是這裡的活動參與者,又是志願者,在重溫童年時代熟悉的故鄉文化同時,也爲其他韓國老人充當翻譯。

“我發現這是一個真正適合老人聚會的好地方,滿足我們這個年齡的人所需要的一切。它豐富了我們的生活,”她說。

相關鏈接:美“閃亮計劃”關懷老年移民

隨着美國移民數量增長,政府和民間機構開始關注和改善面向老年移民的社區服務,近年來推出一些特色項目,包括送餐上門,爲有意願工作的老人提供就業培訓和崗位,以及一個名爲“閃亮計劃”的助老項目。

“閃亮計劃”始於費城,如今在美國8個州推廣,讓在校大學生或退休美國居民與老年移民“結對子”,幫助後者學習英語、適應美國生活方式,並提供老年人生活所需服務。

費城“咖啡杯老年人中心”的主管菲利普·萊說,年輕移民把父母接到美國,通常是爲了讓他們幫忙照看孩子或料理家務,而一旦孩子到上學年齡,這些老人就會感到被困家中,與社會脫節。“閃亮計劃”管理方開展的調查顯示,老人們儘管希望儘快融入當地社會,但又不願爲此牽累孩子,成爲兒女負擔。因此,“閃亮計劃”有助於解決他們的需求。

目前,“閃亮計劃”已有9000名大學生志願者,爲大約4萬移民老人提供幫助。(張代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