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國教育市場創新趨勢報告:“建設教育強國,教育市場何爲”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王峰北京報道在推動教育強國建設高起點佈局、高標準開局之際,“建設教育強國,教育市場何爲”值得思考、亟待破題。
近日,21世紀經濟研究院創新教育課題組發佈《分頭並進:2023年中國教育市場創新趨勢報告》(下稱《報告》),在教育強國建設的視野下考察教育市場2023年的發展,解讀代表性賽道、公司面對新形勢如何創變發展。
《報告》指出,教育市場是服務教育強國建設的重要力量,能夠集聚社會資源、引領教育科技創新、創新人才培養方式、促進教育消費。
2023年,受宏觀形勢、需求變化等影響,教育市場部分細分賽道增長放緩,甚至遭遇困難,但整體保持穩健增長。《報告》選取素質教育、教育智能硬件、成人和職業教育、教育數字化四個賽道,分析2023年市場情況、發展痛點和發展趨勢。
《報告》還選取作業幫、中公教育和希沃作爲典型案例,分析三家公司的產品體系、創新模式,以及對所處賽道的啓示意義。
服務教育強國建設的重要力量
不管是作爲公辦教育重要補充的民辦教育,還是作爲教育資源市場化配置的手段,抑或是作爲支撐教育發展的產業、資本體系,教育市場雖然沒有明確定義、精準界限,但卻是一股實實在在的教育力量,在教育強國建設中不能缺位,且通過融入教育強國建設獲得發展機遇和動能。
教育市場能夠集聚社會各方面資源。我國民辦教育各級各類在校生佔在校生總數的五分之一,社會力量辦學涵蓋了從幼兒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各個階段,擴大了全社會教育供給。
教育企業在教育科技創新中處於主體地位。AIGC技術出現後,國內各種教育、教學、自適應學習大模型紛紛涌現,多項指標顯示,我國教育大模型在教育場景的表現優於通用大模型。
教育市場在人才培養創新方面具有優勢。不少校外培訓機構在人才儲備、課程研發和客戶服務方面有豐富經驗,是在教育“雙減”中做好科學教育“加法”的重要力量,靈活的辦學機制、個性化的教學方法,既可以讓學有餘力者“吃好”,也能讓學業困難者“吃飽”,因材施教地實現教育實質公平。
教育市場能夠有力促進教育消費。2023年,全國人均教育文化娛樂消費支出2904元,增長17.6%,在國家統計局調查的八大消費類別中增速最快,占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爲10.8%。規模龐大的教育市場不僅吸納數千萬人直接就業,更有效拉動了各類教育投資及消費活動,帶動了數萬億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促進了經濟社會發展。
素質教育:新一輪爆發式增長的前夜
科學教育作爲教育、科技與人才的集中交匯點,是從教育大國向教育強國邁進的戰略突破口。教育市場在拔尖創新人才、科學核心素養、科學技術普及等層面,在課程教材、實驗教學、師資培養、實踐活動、監測評估、協同育人、條件保障等關鍵環節上有助於破解校內外科學教育工作難點堵點。
傳統素質教育偏重單一素質培養,STEM等新品類則滲透、搶佔智育陣地,從注重發展單一素質向發展綜合素質轉變。隨着新素質教育品類涌現,非學科類校外培訓從傳統的滿足興趣爲主轉向提升素養爲主。
《報告》指出,素質教育市場還存在人口形勢劇變影響市場容量和增長預期,科學教師隊伍結構嚴重失衡,新品類存在“打擦邊球”現象等痛點。
青少年編程教育搭上科學教育東風,是2023年素質教育市場代表性品類。《報告》指出,青少年編程教育市場規模預計未來三年達到616億元,年複合增長率將超過18%。頭部公司所佔市場份額將加大,預計三年內出現多家營收超20億元的公司。
《報告》還指出,合規監管將倒逼企業轉變經營模式,素質教育市場準入門檻擡高,經營規範性要求更高。校外素質教育要爭取做學校教育有益補充,利用自身差異化特色優勢,廣泛開展進校服務。
教育智能硬件:巨頭博弈的下一個賽場
你方唱罷我登場,2023年教育智能硬件市場的產品更迭讓人眼花繚亂,從可穿戴設備到桌面學習工具,再到多功能學習平板,幾乎每一款熱門產品的出現,都引起過消費電子市場的騷動。在功能和市場競爭漸趨白熱化的同時,教育智能硬件走上了一條不歸路——AI競逐。
從“電子設備+教輔”的第一代教育硬件到搭載AI的教育智能硬件用了幾十年時間,但進一步搭載大模型只用了約五年時間。目前,除了學習椅等極個別品類,幾乎所有的教育智能硬件都應用了AI技術。AI技術路線也殘酷地推動着市場格局變化,擁有深厚技術儲備和教育資源的科技公司已搶佔了傳統硬件公司的市場份額。
《報告》指出,教育智能硬件市場還存在社會消費預期分化,知識產權、個人信息和數據保護問題擡頭,新業態、新模式合規底線尚不明晰等痛點。
學習機變身自主學習者的虛擬教師,是2023年教育智能硬件市場代表性品類。《報告》指出,端側部署算力和護眼需求將推動硬件升級,資源和軟件將進一步整合升級爲SaaS商業模式。直播帶貨強烈衝擊線下經銷渠道,但線下教育不會被替代,“AI自習室+”可以與託管、素質教育、研學、圖書、文創等領域結合,自主學習將有新的線下服務場景。
《報告》還指出,AI技術將繼續進化,持續提高學習效率。生成式人工智能對於改善知識圖譜有很大想像空間。以往,知識圖譜更多的是教學專家的經驗總結,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了一種可能,即通過更強大的機器學習能力改善人類經驗“織成”的知識圖譜。AI爲每個學習者配備一個學習助手,智能硬件是其輔助學習的最佳形式。
成人和職業教育:尋路新就業週期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成人和職業教育是大學生、在職人羣提升工作技能和就業競爭力的重要手段,具有長期性和確定性。但在複雜的就業形勢下,2023年成人和職業教育市場出現分化。
高質量充分就業面前,大學生的職業考試培訓需求有增無減。2024年公務員國考共有303.3萬人通過了用人單位的資格審查,通過資格審查人數與錄用計劃數之比約爲77∶1。競爭更趨激烈,參培成爲剛需。985高校2023屆本科生國內考研、出國留學比例整體繼續上升,推動相關培訓市場穩健增長。
但受上游行業收縮影響,教師、建築師、監理工程師等資格證考試培訓市場相應受到較大影響。
《報告》指出,成人和職業教育市場還存在在職人羣“投資”職業教育意願下降,學歷職業教育專業佈局跟不上產業轉型升級腳步,成人興趣培訓“叫座不叫好”等痛點。
大學生考試培訓市場格局悄然生變,是2023年成人和職業教育市場代表性品類。《報告》指出,大學生考試培訓是一個穩定且需求相對剛性的市場,幾乎每一個品類都是不超過200億規模的小市場,但大學生品牌忠誠度高、復購意願強,市場前景廣闊。近年來,大型教育公司在歸整單項業務頭部機構的市場份額,推動大學考試培訓市場格局變化。
《報告》還指出,學歷職業教育將嚮應用型大學滲透,探索雙元制本科教育大力拓展“數字+技能”資源。OMO+AI模式將顯著提升效率和服務水平,AI學習工具加入OMO模式,能有效觸達、服務目標用戶。
教育數字化:顛覆教育體驗的新起點
2024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指出,在教育的數字化、國際化、綠色化方向上開闢發展新空間。教育“三化”相輔相成、不可分割,數字教育本就是綠色發展的教育,教育數字化也先天帶有開放、合作、共享的基因,因此數字化將是推動教育變革的重要載體。
智能技術是教育數字化轉型的主要動力,推動教學模式、評價方式、組織架構、治理體系等全方位變革,特別是大模型的落地,能更好打造數智融通的教育數字基座、加強數字教育資源有效供給、推動教學形態智能升級、加快師生數字素養全面提升。
《報告》指出,教育數字化市場還存在市場走向受宏觀形勢影響波動強烈,課後服務市場化機制仍不健全等痛點。
《報告》還指出,教育數字化是一個廣闊領域,將從數字校園、智慧課堂、智慧作業、課後服務等領域向細分領域擴展。2024年,中學智慧實驗室和中小學智慧體育市場有望快速增長,延續2023年智慧考試市場快速發展的態勢。高校信創也將成爲教育數字化增長的強勁動力。
《報告》指出,2024年將有更多細分賽道脫穎而出,教育市場“分頭並進”趨勢更爲明顯,建議重點關注語言培訓、藝術教育、體能訓練、自適應學習等賽道,主要由需求驅動增長,並讓教育更富活力。
2024年將有更多的下沉市場機會和新產品面世。這將考驗教育公司招募什麼樣的人才,部署什麼樣的產品,如何平衡成本和規模,如何控制現金流向和流速,從而爲未來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