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發佈:全國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
人民網北京5月26日電 (記者餘璐)26日,生態環境部發布的《2020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2020年和“十三五”期間生態環境重點目標任務均圓滿超額完成,全國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
生態環境部生態環境監測司司長柏仇勇對記者表示,2020年,全國337個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爲87.0%,同比上升5.0個百分點;細顆粒物(PM2.5)濃度爲3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8.3%。全國地表水國控斷面水質優良(Ⅰ-Ⅲ類)斷面比例爲83.4%,同比上升8.5個百分點;劣Ⅴ類斷面比例爲0.6%,同比下降2.8個百分點。地級及以上城市在用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達標率爲94.5%。全國農用地土壤環境狀況總體穩定。全國生態環境質量優良縣域面積佔國土面積的46.6%。全國輻射環境質量和重點設施周圍輻射環境水平總體良好。經初步覈算,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9年下降1.0%,比2015年下降18.8%,超額完成“十三五”下降18%的目標。
“回顧黨的十八大以來,特別是‘十三五”’時期的工作歷程,深刻感受到,在服務支撐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的工作過程中,生態環境監測事業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重大進展、重大成果。”柏仇勇如是說。
柏仇勇介紹道,一是監測網絡建設取得顯著成效,監測數據質量穩步提高,政府環境質量監測數據更加真實準確。堅持全面設點、全國聯網、自動預警、依法追責,建成陸海統籌、天地一體、上下協同、信息共享的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國家層面統一佈設環境空氣、地表水、地下水、海洋、土壤環境等監測點位,重點排污單位自動監測數據加快聯網共享,生態質量監測網絡初具規模。深化推進監測垂改和生態環境質量監測事權上收,健全“國家-區域-機構”三級質控體系。實施生態環境監測質量監督檢查三年行動,環境監測弄虛作假行爲入刑,嚴肅查處、嚴厲打擊監測弄虛作假行爲,監測數據公信力和權威性顯著提升。
二是以支撐打贏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爲中心,服務“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爲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提供全力支持。建成“國家-區域-省級-城市”四級空氣質量預報體系,中重度污染過程預報準確率達到90%以上;加強長江經濟帶、黃河流域、白洋澱、渤海入海河流等水生態環境質量監測;強化土壤污染重點風險監控點監測;做好應對疫情應急監測。實時發佈地級及以上城市環境空氣質量監測數據、國家地表水水質自動監測數據,每半月發佈全國空氣質量預報會商結果,每月發佈大氣和地表水環境質量排名以及“2+26”城市、汾渭平原降塵監測結果,推動壓實地方黨委政府責任,引導全社會共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
三是以推進監測體系與監測能力現代化爲導向,統一監測評估取得顯著進展。加強與自然資源部、水利部、農業農村部、中國氣象局、中國科學院等溝通合作,推進網絡共建和數據共享,加快形成“一張網、一套數”。提升便攜、快速、自動監測儀器設備裝備能力,強化衛星遙感、人工智能、大數據等高新技術應用。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生態環境部將全面有力支撐污染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化,爲促進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完成‘十四五’生態文明建設目標任務作出新的貢獻。”柏仇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