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年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政治試題及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1~15小題,每小題1分,共15分。下列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試題要求的。請在答題卡上將所選項的字母塗黑

1、廣大農民在致富奔小康的過程中深切體會到:“要富口袋,先富腦袋”,這一說法在哲學上的含義是

A、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質是第二性的B、精神的力量可以變成物質的力量

C、精神的力量可以代替物質的力量D、先有精神,後有物質

2、“當一位傑出的老科學家說什麼是可能的時候,他差不多總是對的;但當他說什麼是不可能的時候,他差不多總是錯的。”這一名言的哲學意蘊是

A、在科學研究中,經驗是不可靠的

B、事物可能性是因人而異的

C、世界上一切事物只有可能性,沒有不可能性

D、每代人所獲得的真理性認識,既有絕對性,又有相對性

3、未來學家尼葛洛龐蒂說:“預測未來的最好辦法就是把它創造出來。”從認識與實踐的關係看,這句活對我們的啓示是

A、認識總是滯後於實戰B、實踐是認識的先導

C、實踐高於認識C、實踐與認識是合一的

4、第十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通過的憲法修正案,將“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寫入憲法。這標誌着

A、我國社會主義生產關係的完善B、我國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進步

C、我國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的發展D、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昇華

5、在市場上,一臺筆記本電腦的標價是12000元,此時執行價值尺度職能的貨幣是

A、實在的貨幣B、信用貨幣

C、觀念上的貨幣D、現金

6、某企業有一臺高精度磨牀,價值爲20000元,使用年限爲10年,目前已使用2年。這時由於生產該種設備的勞動生產率提高,所需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減少,其價值降爲15000元。此時,這臺高精度磨牀的物質磨損是

A、1000元B、2000元

C、3000元D、4000元

7、社會主義社會實行按勞分配的前提條件是

A、舊的社會分工的存在,勞動還是謀生的手段

B、社會主義生產力發展的水平

C、社會主義生產資料公有制

D、社全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

8、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毛澤東指出:“一國之內,在四周白色政權的包圍中,有一小塊或若干小塊紅色政權的區域長期地存在,這是世界各國從來沒有的事。這種奇事的發生,有其獨特的原因。”紅色政權能夠存在和發展的根本原因是

A、中國是一個經濟政治發展極端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國

B、國民革命的政治影響及良好的羣衆基礎

C、全國革命形勢的繼續發展

D、相當力量的正式紅軍的存在以及共產黨組織的堅強有力和正確領導

9、建國初期,中國共產黨在土地改革中對富農的政策

A、徵收富農多餘的土地財產B、消滅富農經濟

C、保存富農經濟D、限制富農經濟

10、“我們的共產黨和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是革命的隊伍。我們這個隊伍完全是爲着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爲人民的利益工作的。”這段話所反映的思想觀點

A、一切爲了羣衆,一切依靠羣衆B、從羣衆中來,到羣衆中去

C、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繫實際D、自力更生、艱苦奮鬥

11、鄧小平理論首要的基本理論問題

A、發展纔是硬道理B、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

C、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D、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

12、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堅持爲人民服務的價值取向,關鍵是要

A、發揚艱苦奮鬥的精神

B、弘揚愛國主義精神

C、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個人三者之間的利益關係

D、發揚顧全大局、誠信友愛、扶貧濟困的精神

13、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國家之間的競爭更多的將是科技力量的競爭,歸根到底是

A、經濟實力的競爭B、人才的競爭

C、軍事實力的競爭D、政治實力的競爭

14、2003年12月31日出臺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促進農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見》提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做好農民增收工作的方針是

A、“糧食增產、農民增收、農業增效”B、“以工促農、以城帶鄉”

C、“多予、少取、放活”D、“統籌、協調、扶持”

15、以色列議會於2004年10月26日通過了沙龍總理提出的計劃。根據計劃,以色列將在2005年底前撤出加沙地帶所有的猶太人定居點和約旦河西岸4個定居點。這一計劃稱爲

A、雙邊行動計劃B、單邊行動計劃

C、“路線圖”計劃D、中東和平計劃

二、多項選擇題:16~30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下列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至少有一個選項是符合試題要求的。請在答題卡上將所選項的字母塗黑。多選、少選或錯選均不得分。

16、據媒體報道,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社會學家利用互聯網技術做了一次實驗,證明只要通過“電子郵件的6次信息接力”,一個人就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個陌生人聯繫上。這表明

A、世界是相互聯繫的統一整體

B、事物之間的聯繫都是認爲的

C、世界的普遍聯繫是通過“中介”實現的

D、信息是世界普遍聯繫的基礎

17、黨的十六大指出,要不斷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這“三大規律”

A、是有層次的

B、都是人的活動的規律

C、是人們在改造社會的實踐活動中創造的規律

D、存在着個別、特殊和一般的關係

18、資本主義地租中的絕對地租

A、是農產品價值超過社會主義生產價格以上的超額利潤

B、形成的條件是農業資本有機構成低於社會平均的資本有機構成

C、形成的原因是對土地的資本主義經營壟斷

D、來源於農業工人創造的剩餘價值

19、在我國現存的所有制結構中,私營經濟

A、不受公有制經濟的影響和制約

B、以生產資料私人佔有和僱傭勞動爲基礎

C、是由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生產力發展狀況決定其存在的

D、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20、規範市場秩序所要建立健全的社會信用制度要以

A、道德爲支撐B、行政爲主導

C、產權爲基礎D、法律爲保障

21、近代中國社會的階級結構是“兩頭小中間大”,“兩頭”是指

A、無產階級B、農民階級

C、地主大資產階級D、城市小資產階級

22、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的建設面臨的特殊困難是

A、黨的理論長時期準備不足

B、中國社會封建思想的影響

C、農民和小資產階級出身的革命者大量入黨,使黨處於小資產階級思想的包圍之中

D、共產國際在一段時期內存在的教條主義傾向對中國共產黨的影響

23、1956年召開的中共八大通過的政治報告指出,我國國內的主要矛盾是

A、工人階級同民族資產階級之間的矛盾

B、人民對建立先進的工業國的要求同落後的農業國的現實之間的矛盾

C、發展重工業和發展農業、輕工業之間的矛盾

D、人民對於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

24、堅持與時俱進,就是黨的全部理論和全部工作要

A、體現時代性B、把握規律性

C、富於創造性D、注重協調性

A、以高新技術產業爲先導B、以基礎產業和製造業爲支撐

C、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D、服務業全面發展

26、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實行依法治國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A、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要求

B、依法治國是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基本保證

C、依法治國是社會主義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

D、依法治國是維護社會穩定、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27、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指出,不斷完善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必須堅持

A、科學執政B、民主執政

C、依法執政D、有效執政

28、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不斷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能力的主要內容包括

A、全面貫徹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方針,不斷增強全社會的創造活力

B、妥善協調各方面的利益關係,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健全工作機制,維護社會穩定

C、加強社會建設和管理,推進社會管理體制創新

D、堅持黨的羣衆路線,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的羣衆工作

29、從2003年8月至2004年6月,朝核問題第一、二、三輪六方會談均在北京舉行,中國在解決朝核問題上發揮的作用主要有

A、提出了和平解決朝核問題的總體目標、方向核途徑,並得到廣泛認同

B、推動形成了六方會談框架,現已成爲一個持續的過程

C、發揮了作爲東道主的斡旋和調停作用,得到各方面的肯定

D、促成了朝韓雙方《關於朝鮮半島無核化共同宣言》的簽訂

30、堅持以人爲本,這是科學發展觀的本質和核心。以人爲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爲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滿足人們的多方面需求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具體地說,就是

A、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不斷提高人民羣衆物質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

B、要尊重和保障人權,包括公民的政治、經濟、文化權利

C、要不斷提高人們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

D、要創造人們平等發展、充分發揮聰明才智的社會環境

三、辨析題:31~33小題,每小題6分,共18分。要求對所給命題或觀點進行辨別、分析,觀點正確,言之成理。將答案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

31、元代許衡一年夏天外出,天熱口渴難耐,剛好道旁有棵梨樹,衆人爭相摘梨解渴,惟獨許衡不爲所動。有人問他爲何不摘?他回答說:“不是自己的梨,豈能亂摘!”那人勸解道:“這梨是沒有主人的。”許衡答道:“梨無主人,難道我心中也無主嗎?”

請透過“這道旁的梨該不該摘?”這一問題,用馬克思主義哲學價值觀的有關原理對上述材料加以辨析。

32、以勞動力形式存在的流動資本,它的價值同原料燃料輔助材料等勞動對象的價值一樣都是一次性地轉移到新產品中去。

33、按照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要求,到2020年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將由1000美元達到3000美元。這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中的一個關鍵時期,它既是一個“黃金髮展期”又是“矛盾凸現期”。穩定與發展似乎成了兩難選擇。有人認爲,爲了確保穩定,就要限制發展。

請結合材料,辨折這一觀點。

四、分析題:34~36小題,每小題9分,37小題10分,共37分。要求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材料回答問題。將答案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

34、在數月前由國家有關部門舉辦的一次大型科普展中,有一個別具匠心的設計:三扇門上各有一個問題:“污染環境的是誰?”“飽受環境惡化之苦的是誰?”“保護環境的是誰?”拉開門,裡面各是一面鏡子,照出的是參觀者自己。

請回答:

(1)這一精巧的設計反映了人類實踐活動中的什麼基本關係?

(2)如何理解“我們不要過分陶醉於我們人類對自然界的勝利。對於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對我們進行報復”?

(3)用辯證法關於度的觀點說明:“地球能夠滿足人類的需要,但不能滿足人類的貪婪。”

35、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把擴大就業放在經濟社會發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努力改善創業和就業環境。下表的數據反映了我國20世紀80-90年代以來,經濟增長和就業增長的演變狀況。

單位:%

*就業彈性係數指就業速度與經濟增長速度的比值,即經濟增長每變化1個百分點,多對應的就業數量變化的百分值。

請回答:

(1)結合上述材料,分析說明爲什麼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經濟在保持高增長速度的同時,卻沒有帶來較高的就業增長速度。

(2)當前爲了擴大就業,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你認爲應該從哪些方面採取措施?

36、關於中國革命的性質與動力,在中國共產黨早期歷史上,曾經出現以下兩種觀點。一種認爲,每個階級的革命,都要建立在每個階級的力量上面;資產階級的民主革命如果沒有資產階級的有力參加,便會失去革命的階級意義和社會基礎。另一種認爲,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只有在堅決進行反對資產階級的鬥爭中,才能得到徹底的勝利。

請回答:

(1)上述兩種觀點分別存在什麼錯誤傾向?

(2)毛澤東在1948年明確指出:“決定革命性質的力量是主要的敵人和主要的革命者。”請依據這一觀點分析建國前中國共產黨所領導的人民革命的性質。

37、本題爲選做題,請在Ⅰ、Ⅱ兩道試題中選取其中一道作答,若兩題都回答,只按第Ⅰ道試題的成績記入總分。

選做題Ⅰ:

材料1:

11月下旬,由於反對派質疑總統選舉第二輪投票結果,烏克蘭爆發了一場空前的政治危機。……莫斯科最難以容忍西方打着民主的旗號插手獨聯體國家的選舉。……格魯吉亞已經是前車之鑑,如果“玫瑰革命”在烏克蘭再度得手,多米諾骨牌效應很可能會衝擊其他獨聯體國家。如此一來,俄羅斯苦苦經營的獨聯體戰略空間將不復存在。……烏克蘭大選危機發生後,歐盟採取了與俄羅斯的支持態度完全相反的立場,立即以十分堅定強硬的態度對大選結果表示反對。……同歐盟以往處理熱點問題時常常表現出的猶豫不決,議而難決的情景不同,歐盟在處理烏克蘭危機時卻態度堅決,行動迅速,……歐盟自今年5月擴大至25國後,烏克蘭成爲歐盟的直接鄰國。

摘自《人民日報》2004年12月10日

材料2:

北約是在1949年爲對抗蘇聯而成立的。冷戰結束後,北約無視俄羅斯的強烈反對,於1999年接納波蘭、捷克和匈牙利3國加入該組織。今年3月29日,美國國務卿鮑威爾從保加利亞、羅馬尼亞、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亞、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7國領導人手中接過入約批准書,布什還會見了他們,這標誌着北約由19國擴展到26國,從波羅的海到黑海的縱向防線被打通,其東部邊界向前推進了1000多公里。

摘自《當代世界》2004年第5期

請結合地圖和所給材料分析烏克蘭的重要戰略地位及俄歐、俄美之間的戰略利益衝突

選做題Ⅱ:

材料1

世界石油經濟戰略態勢(截至2003年底)

世界石油資源分佈 (億桶) 世界石油生產 (萬桶 / 天) 世界石油消費 (萬桶 / 天) 世界石油貿易 進口量 出口量中 東73592045420501471北 美27271922331124158西 歐18456313901164437亞 太45970820861351219東 歐88399450699648拉 美1164954619188477非 洲105572723673597

材料2

我國石油的總資源量約爲940億噸,可開採資源量約是160億噸。50多年來,僅找到60億噸可採儲量,這就是說至少還有100億噸左右的儲量亟待我們進一步勘探發現。……有資料顯示,我國的石油日消費量已達約548萬桶,僅次於美國。……我國石油儲備的情況是:長輸管儲存量爲2~5天,鐵路運輸儲量爲7~15天,水路運輸儲量爲15~25天,石油系統內部原油的綜合儲量爲21.6天。以上均爲生產性儲備,沒有戰略儲備。(國際能源機構要求其成員國建立可供90天需求的石油儲備,發達國家一般有120~200天的戰略儲備。)下表是我國石油長期供需平衡狀況。

單位:億噸

項 目

2000 年

2010 年

2020 年

2050 年

國內需求量

2.0

3.0

4.0

5.0

國內產量

1.6

1.7

1.8

1.0

供需缺口

0.4

1.3

2.2

4.0

根據《石油與國家安全》和《中國國家戰略問題報告》整理

(1)結合材料1,簡要分析世界石油經濟戰略態勢的特點。

(2)結合材料1、2,分析我國可持續發展的能源戰略面臨的問題和解決的途徑。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B 、2D 、3C、 4B 、5C、 6D 、7C、8A、 9C、 10A、 11D、 12C 、13B 、4C 、15B

二、多項選擇題:

16AC 、17ABD、 18ABD 、19BCD 、20ACD、21AC、 22ABCD 、23BD 、24ABC 、25ABD、26ABCD 、27ABC 、28ABCD 、29ABC 、30ABCD

三、辨析題:

31答案要點

(1)“該不該摘”是一個價值觀問題。價值是客體的屬性對主體需要的滿足,即客體對主體的意義,既有客觀性,又有主體性。

(2)同一客體對不同主體的價值是有區別的,因此,同一主體對客體價值的追求也是有層次的,主體(人)對事物的價值要做正確的評價和選擇。

(3)價值問題說到底是人與人的關係問題,“該不該摘”反映了人的價值取向和精神境界。

(注:如考生從社會價值與個人價值關係的角度加以辨析,言之有理,亦可給分)

32答案要點:

(1)流動資本是以原料、燃料、輔助材料等勞動對象以及勞動力形式存在的生產資本。

從價值週轉方式看它們都是一次全部投入生產過程,並隨着產品的出售,一次全部收回。

(2)用於購買勞動力的那一部分資本和以原料、燃料、輔助材料等形式存在的資本在價值回收方式上存在不同。以原料、燃料、輔助材料等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資本,在物質形式上只在一次生產過程中發揮作用,隨用價值的完全消耗,其價值也隨之全部地轉移到新產品中去。用於購買勞動力的那部分資本,它的價值不是轉移到新產品中去,而是由工人在生產過程中創造的新價值來補償。

33答案要點:

(1)改革、發展和穩定,三者互相促進、互相統一,不可分割。發展是目的,改革是動力,穩定是前提,發展是改革和穩定的基礎。

(2)要用科學發展觀統籌各方面的重大關係,要把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度和社會可承受的程度統一起來。

(3)在改革發展中產生的新問題與新矛盾,最終要靠深化改革和繼續發展來解決,要用發展的辦法解決前進中的問題。離開了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就不能實現。

四、分析題:

34答案要點:

(1)這一精巧的設計反映的是人類實踐活動中人與自然界的關係。這3個問題之間具有內在的聯繫,都直指人類自身。

(2)自然界有其自身的客觀規律,人類能夠認識和遵循自然規律,合理利用自然資源達到自己的目的,但人類不能不顧自然規律,爲所欲爲。否則,最後受傷害的還是人類自身。

(3)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質的量的限度。度的辯證原理要求人們在實踐活動中應當掌握“適度”原則。自然界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但自然資源是有限的,人類可以而且應當充分利用自然資源,但不能無節制地過度索取。只有這樣,才能保持人和自然的和諧,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

35答案要點:

(1)從表中數據來看,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經濟增長在保持較高速度的情況下,卻沒有拉動就業的同步增長。這主要是由於:體制轉型深化,企業下崗失業人員增加;產業結構調整升級,資本和技術密集程度提高,結構性失業問題突出;我國人口基數大,經濟增長創造的就業機會被人口增長部分抵消,勞動力的總供給大於總需求,就增勞動力對就業形成很大的壓力。

(2)就業是民生之本,促進就業關係到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當前解決好就業問題的措施主要有:確立經濟增長和就業增長並重的長期戰略和政策,通過促進經濟增長來擴大就業,又通過擴大就業來促進經濟增長;在產業結構調整中,培育新的就業增長點,發展第三產業,充分發揮中、小企業吸納就業的作用,鼓勵人們自謀職業和靈活就業;繼續全面落實再就業扶持政策,實施就業援助制度,增加就業和再就業資金投入,強化就業技能培訓和就業指導,逐步建立城鄉統籌、規範運行的勞動力市場,完善社會化的就業服務體系。

(注:如果考生回答的措施雖然沒有在參考答案之內,但符合題意,言之有理,可酌情給分)

36答案要點:

(1)第一種觀點視資產階級爲中國民主革命的主體和階級基礎,誇大資產階級的力量和作用,忽視無產階級,特別是農民階級的革命主力軍地位,在指導革命實踐過程中容易放棄無產階級對革命的領導權,犯右傾機會主義的錯誤。

第二種觀點混淆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的性質,無視民族資產階級有參加民主革命的可能性,在指導革命實踐過程中容易排斥和打擊民族資產階級,犯“左”傾教條主義和關門主義的錯誤。(注:如果考生從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的關係角度進行分析,可適當給分)

(2)因爲革命的主要敵人是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所以中國革命的性質不會是無產階級的社會主義革命,只能是資產階級性質的民主革命。由於主要的革命者是以工農聯盟爲主體的工人階級同農民階級、城市小資產階級等其他勞動人民的聯膃,其中無產階級是革命的領導者,這就決定了中國革命又不同於一般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而是新式的、特殊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即新民主主義革命。(注:如果考生不加分析,直接得出結論是新民主主義革命,得分不應超過2分)

37本題爲選做題,考生應在Ⅰ、Ⅱ兩道試題中選取其中一道作答,若兩題都回答,只按第Ⅰ道試題的成績記入總分。

選做題Ⅰ答案要點:

(1)烏克蘭東部與俄羅斯接壤,北接白俄羅斯,西與波蘭、斯洛伐克毗鄰,西南與匈牙利、羅馬尼亞等相接,南隔黑海與保加利亞、土耳其等相望。它處於歐洲和獨聯體的地理交叉點介於東方的俄羅斯、西方的北約和歐盟之間,這一地區的形勢從一定程度上講決定着整個歐洲地區的力量對比。

(2)從俄羅斯與歐盟之間的戰略利益衝突而言,在歐盟擴大到25國後,烏克蘭已成爲其鄰國,歐盟不願看到烏克蘭局面出現混亂,給歐盟帶來難以預料的結果。同時,烏克蘭是歐盟要拓展的重要經濟戰略生存空間,以此推動其經濟一體化進程。歐盟現已成爲烏克蘭的最大貿易伙伴,因此,歐盟和俄羅斯的經濟戰略生存空間在烏克蘭發生了衝撞。

(3)從俄羅斯與以美國爲首的北約的戰略利益衝突而言,烏克蘭是俄羅斯傳統利益範圍,它們之間有數百年的歷史淵源和血肉相接的人文因素,烏克蘭是俄羅斯的重要貿易伙伴和原料通道,它還是阻止北約東擴屏障。俄羅斯不能容忍北約的東擴不止,第四次擴大以來,北約東擴直接觸及到了俄羅斯的政治安全利益,俄羅斯的戰略利益空間已大大縮減,特別是北約的疆域首次與俄羅斯接壤,使俄失去了傳統的安全屏障。

(注:要求考生能根據地圖和材料概要敘述烏克蘭的地理位置特點,指出烏克蘭介於東方的俄羅斯和西方的歐盟、北約之間,後面兩層意義的問題核心是分析歐盟擴大經濟戰略生存空間與俄羅斯傳統利益生存空間發生的衝突和以美國爲首的北約不斷東擴、擠壓俄羅斯傳統安全屏障而導致的利益衝突。)

選做題Ⅱ答案要點:

(1)①石油作爲一種戰略資源,其分佈呈現不均衡特點,儲存量最多的地區分別是中東、拉美和非洲地區,這些地區都屬發展中地區;從消費情況看,北美、西歐和亞太是石油資源的主要進口區和消費區,而這些地區主要爲發達國家或地區;中東地區是全球石油資源的最大供應地。②全球經濟相互依存,相互依賴,全球經濟問題必須通過世界各國共同努力才能解決。

(2)①我國的石油資源還有待於進一步合理科學勘探開發;消費增長速度快,對外依賴程度將日益增強,而我國戰略儲備嚴重欠缺,能源安全體系不完善;同時,國際競爭激烈,在國際市場上我們還顯得弱小。②面對嚴峻的國際國內問題,主要對策是:調整國內產業結構,合理開發利用,提高使用效率,重視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完善戰略儲備體系,應對國際油價風險,同時,堅持“走出去”的方針,開展多元化能源外交,有效利用國際能源市場,積極參與國際市場的競爭,提高國際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