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不忍貧童失親 何曉英是部落媽媽

曉英認爲Isabel就是二姊何曉鳳。(圖/東森新聞臺提供)

中央社臺東報導

「希望二姊是最後離開部落族人」,伊莎貝兒幾乎確認是何曉英的二姊;不願再看到部落還有「走味童年」,未婚的何曉英收養部落被遺棄隔代教養小孩,成爲「部落媽媽」。

美國受虐的臺裔養女伊莎貝兒幾乎確認是臺東大武排灣族女孩何曉鳳,何家人相當不忍、心疼,希望看到這位從小分離的家人,尤其是何家老三何曉英。何曉英對二姊除了親情思念,還有一份歉意

何母生了何曉英6名姊妹,住在南迴公路山腰下的富山部落,家家戶戶貧困,何家被經濟困境壓得喘不過氣,希望送出2名小孩,一方面紓解經濟壓力,一方面希望小孩找個好人家,脫離貧困。

當時何母原本要將5歲還不懂事的何曉英送給臺北康姓婦人收養,但是何曉鳳擔心妹妹會哭鬧,她告訴媽媽,願意代替妹妹送給人家。

送走2個女兒,稍解經濟壓力,不過,小孩子還是沒錢唸書。何曉英失學,沒有學歷,找不到工作,20歲回到部落,幫忙照顧部落沒人照顧的小孩。

今年32歲、未婚的何曉英卻是「部落的媽媽」,在部落裡,只要沒人照顧的小孩都是她照顧,年紀最大的已經大學三年級,現在還在身邊的小孩有6人,3名是自己兄弟姊妹的小孩,另3名分別是6歲、8歲、10歲被父母親遺棄的小孩。

「看到部落小孩就像看到過去的我」,曉英說,部落小孩很多隔代教養和被遺棄孤兒,沒有讀書,「不忍心看他們這樣趴趴走」。

她說,部落年輕人學歷都很低,從小就到外面工作,只能將小孩子留在部落交給父母親幫忙照顧,阿公阿嬤又聽不懂小孩子說什麼,所以她幫忙老人家照顧孫子,「有我照顧,家長都很放心去工作」。

另外,有些小孩是被父母親遺棄的,或是父母親到外面工作後就失聯,目前她身邊3名小孩就是父母親離婚,女方將小孩交給她後就消失了。

何曉英是個全職媽媽,沒有工作,幸好男友體諒,照顧小孩開銷全部都是男友打零工辛苦掙的錢,2人爲此吵過架,何曉英看到男友這麼辛苦,一度也想放棄收養小孩。「跟媽媽不會比較好」,他告訴男友,這些小孩如果離開了,可能有一餐沒一餐。

富山部落每次下大雨大家就要忙着撤離,部落希望遷村,有個安全的家,但是幾年來爭取無着,2年前莫拉克颱風後,政府決心讓土石流區的部落遷村。

只有國小四年級學歷的何曉英,帶着和她一樣小學都沒有畢業的年輕人組成「富山遷村自救會」,爭取永久屋,帶着老人家離開危險的部落。

長輩終於有個安全的家,但是讓何曉英更高興的是,她和6個小孩也有一個溫暖的棲身之所。

過去在富山部落,何曉英住的是簡陋鐵皮屋,和6、7名小朋友擠在一張牀;遷村後,她分配到一間永久屋,不用擠在一起睡覺,流離失所的孤兒有更溫暖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