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駕駛汽車如何行穩致遠?

博鰲東嶼島車聯網項目中的自動駕駛小巴在隧道中行駛。(資料圖) 博鰲東嶼島車聯網項目中的自動駕駛小巴。 (資料圖)

■ 見習記者 黎鵬 本報記者 李佳飛

車輛行駛全程沒有司機、主動避讓行人、到站自動停泊下客……實現這一應用場景的瓊海博鰲東嶼島零碳示範區內車聯網項目,是我省在與車聯網緊密相關的自動駕駛服務方面進行的探索。

“東嶼島車聯網項目融合了智能化、數字化、信息化技術,擁有先進的智慧‘大腦’與感知系統,可助力城市打造更加智慧、高效的交通體系,進一步提高出行效率。”5月19日,省智慧交通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幹可在接受海南日報記者採訪時說。

幹可表示,東嶼島車聯網項目已全面投入運營,助力打造東嶼島零碳示範區。但目前,我省自動駕駛服務產業仍面臨商業化運營模式不成熟、配套基礎設施不完善等問題。

項目:多重科技加持,探索初見成效

記者瞭解到,每到站點,該項目自動駕駛小巴會提前播報位置,準確停靠在站牌處,自動開門30秒,等待乘客下車;行駛過程中,自動駕駛小巴可以識別紅綠燈、變更車道、在路口轉彎等,還能及時避讓其他車輛、自行車、行人等。

東嶼島車聯網項目承建方、中國聯通瓊海分公司總經理洪運介紹,該項目採用的5G車路協同雲控平臺,提供碰撞預警、盲區預警、弱勢交通參與者保護等多類車路協同服務,並採用數字孿生技術,實現了項目區域的可視化和實時精準管控。

具體來說,在東嶼島車聯網項目指揮中心,幹可通過雲控平臺,可隨時觀察小巴的車輛狀態、運行軌跡、運行時長等,攝像頭、激光雷達、智慧站牌等設施是否在線也一目瞭然。

據悉,在計算機視覺、激光雷達、5G等“黑科技”加持下,東嶼島車聯網項目突破了隧道這一特殊場景下,車輛定位導航信號丟失的技術難題,實現了自動駕駛小巴在1.2公里隧道行駛的示範應用。

“目前,東嶼島車聯網項目打造了13公里省道和4公里園區道路混合交通流下的自動駕駛示範路線,涵蓋機場、酒店、景區、橋樑等,應用場景多元且豐富。”幹可說。

產業:機遇優勢明顯,問題亟待解決

“自動駕駛汽車中的大量電子控制零件,最怕高溫、高溼、高腐蝕、多雨,而這恰恰是海南的典型氣候。這爲自動駕駛汽車測試提供了有效的測試環境和數據積累。”曾在博鰲東嶼島試水自動駕駛運營模式的海南熱帶汽車試驗有限公司總經理馬應斌說。

除了在車輛測試上具備的天然優勢,我省在自動駕駛服務產業發展方面也有政策優勢——《智慧海南總體方案(2020-2025年)》提出,要在海南“加快構建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豐富應用場景,探索完善商業模式”,在國家政策層面給予海南大力支持。

在馬應斌看來,正如上述方案所說,自動駕駛服務產業的發展,除了要解決政策、技術、生產成本等方面的難題,同時也要解決配套基礎設施不完善、商業化運營模式不成熟等問題。

“智慧交通不僅需要‘智能’的車,也需要‘聰明’的路,要發展自動駕駛服務產業,首先要在新基建上發力。”他建議,要完善開放道路智能化配套體系,安裝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符合自動駕駛規範標識標牌等路側設備,通過打造車聯網,降低安全事故,提升通行效率。

業內人士認爲,海南是相對獨立封閉的地理單元,交通體系自成一體,可以有效解決存量汽車車聯網終端難滲透問題,有利於迅速實現車聯網的規模化應用。此外,海南自貿港良好的政策環境,以及環島旅遊公路建設,都爲自動駕駛服務產業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破題:加強統籌謀劃,提升運營質效

對自動駕駛服務產業及車聯網的發展,地方、部門都有哪些打算?記者就此採訪了瓊海市科工信局、省工信廳等。

瓊海市科工信局局長王緒文表示,未來瓊海將繼續拓展自動駕駛示範路線,將南海博物館、東嶼島景區、博鰲機場以及博鰲美麗鄉村串點成線,將17公里自動駕駛示範路線延伸至約45公里。

與此同時,瓊海以東嶼島爲核心,通過新能源公交車連接博鰲機場、動車站、南海博物館等交通樞紐和特色景點,開通特色公交線路,尋求構建“佈局合理、生態友好、能源清潔、集約高效、特色突出”的城鄉公共交通出行體系。

基於東嶼島車聯網項目的現有建設成果,瓊海還將不斷優化升級自動駕駛的應用場景,通過自動駕駛實現島內外的零碳接駁、島內觀光、自動售賣、自動清掃和防疫消殺等服務,推動車聯網項目智慧化運營與東嶼島零碳示範區交通綠色化建設相得益彰,提升運營質效。

省工信廳相關負責人表示,瓊海市是全省車聯網發展工作重點,建議瓊海市以東嶼島車聯網項目爲試點,探索推動自動駕駛運營政策突破和商業模式創新,並依託旅遊公路、周邊美麗鄉村、南海博物館等優勢旅遊資源,以自動駕駛沉浸式旅遊爲場景驅動,打造博鰲高科技旅遊網紅示範線路。

(本報博鰲5月20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