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玉昌評國光劇團「三個人兒兩盞燈」:細膩生動的悽美畫卷 給編劇拍掌點贊

《三個人兒兩盞燈》謝幕。   (圖片/國光劇團提供)

唐代筆記小說《本事詩》裡記載了這樣的故事:後宮宮女縫製征衣之時,偷偷寫了一首詩縫在裡面,得到征衣的邊關戰士將詩送交長官,長官又上報朝廷。依法這宮女是要被處罰的,但聖上讀到「今生已過也,相約來世緣」的詩句,很憐憫宮女的寂寞,遂命二人成婚,成就征衣情緣。

《三個人兒兩盞燈》就是在這故事的基礎上發展成的劇本,是清大中文所的博士趙雪君與她的指導教授王安祈老師合寫。是趙雪君的課堂習作。這雖然是個根據筆記小說虛構的故事,但是和唐玄宗時的社會背景密切吻合。

在國內陸續公開發表數十篇古典詩詞重大研究新論的資深文化學家朱玉昌深度評析,編劇的構思,似爲精準扣住角色喜怒哀樂的心境節奏,好讓封建社會對個體命運的壓迫,得以順勢勾動臺下觀衆的情緒共鳴。而劇情張力帶出的人物深度的打磨,又在多元唱腔的藝術襯托下,體現了傳統和創新的唯美融合。

朱玉昌指出,能把晚唐詩論家孟棨編撰的一個不起眼小故事,重新編寫得那麼細膩生動,不由得想給編劇王安祈與趙雪君拍掌點贊。這個取材《本事詩.情感》〈頒賜邊軍纊衣〉一文的雛形,經過人設場景活化與多層次分線鋪陳之後,透過新創人物廣芝、雙月、湘琪三位宮女命運交織的情感,描繪出一幅集結愛情、友情與運途於一體的悽美畫卷。

朱玉昌分析,這齣劇,觀衆聽到的,不僅有皮黃腔與四平調,還有經過微調變體後的崑腔與秦腔,明顯的,編腔李超結合了角色心理狀態,刻意打破傳統腔調界限,設計出極富變化的混搭式唱腔,既爲演員量身打造,也爲自己作品寫下一筆新創記錄。

朱玉昌強調,《三個人兒兩盞燈》超越了時代限制,以傳統藝術形式反思自由與束縛、愛和痛苦、自我實現及外界壓力等普世價值,匯聚出深刻的心理與文化對話。像極了兩盞明燈,一盞照亮人性與命運的幽深角落,一盞點出關於人生的啓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