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居然還有這麼多冷知識,廣東人:學不完學不完,不愧是你!
珠江,
是由西江、北江、東江及珠江三角洲諸河
匯聚而成的複合水系,
年徑流量3300多億立方米,
僅次於長江,
是黃河年徑流量的7倍。
珠江綿延流經雲南、貴州、廣西、廣東、江西、湖南六省(區)及港澳地區,經虎門、蕉門、洪奇門等八大口門匯入南海。珠江一路奔騰,塑造了沿途儀態萬千的自然和人文風物,成爲中華文明的發源地之一。
如今的珠江,既是人們賴以生存的物質家園,也是其心靈所寄的精神家園。
海報設計/陳希
01
珠水千里源出馬雄
印度人Harry第一次參加廣交會,
工作之餘,
他與朋友一起乘船夜遊珠江,
珠江波光粼粼,
城市光影絢爛,
讓他讚歎不已。
他不知道的是,
眼前寬闊的珠江,
發源於千里之外
雲貴高原馬雄山的一個山洞裡。
正所謂沃水千里,源出馬雄。
爲溯流探源,記者從珠江口出發,橫跨廣東、廣西、貴州、雲南四省(區),抵達雲貴高原雲南曲靖馬雄山,探尋滴水成江的傳奇。
萬里尋源徐霞客千里珠江出馬雄
攤開中國地圖,黃河、長江,自西向東流,支流、幹流清晰。再看珠江,卻是一衆江河各自奔騰,直到滔滔南海,纔算真正聚首。在珠江三大幹流中,西江最長,徑流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廣。西江的源頭也被公認爲珠江的源頭。
明末以前,人們並不清楚珠江的發源地到底在哪裡。1638年10月,一位江蘇人戴着斗笠,沿西江逆流而上,從廣西進入雲南,考察珠江發源地。他,就是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
徐霞客的一生,絕大部分時間都在旅行考察中度過,“達人所之未達,探人所之未知”。徐霞客曾兩次橫跨雲貴高原,採用追蹤水系源流和目測山水走向的方法,沿途探訪、詢問知情人士,收集史志文獻,寫下了著名的《盤江考》。
徐霞客說:“南、北兩盤江,餘於粵西已睹其下流,其發源俱在雲南東境。”他又說:“南盤自沾益州炎方驛南下。”這是歷史上珠江的源頭首次得到確認。
炎方即今天的雲南省曲靖市沾益區炎方鄉。沾益區位於雲南省東北部、曲靖市中部,古代曾爲沾益州,因爲處於水陸交通要道的特殊地理位置,故有“入滇鎖鑰”和“入滇第一州”之稱。
直到1985年,珠江水利委員會在多次考察論證的基礎上,根據“惟遠是源”和“流水不斷”的原則,正式確定雲南省曲靖市沾益區馬雄山東麓出水洞爲珠江正源。
珠江源
珠江源位於雲南省曲靖市沾益區馬雄山東麓出水洞。
出洞細水清如許納雨匯泉聚成江
記者從曲靖市區出發,驅車約一小時,進入沾益區炎方境地。汽車行駛在崎嶇的鄉間馬路上,隔着車窗向外看,兩旁散佈着很多村莊,遠處羣山峰巒時隱時現。沾益區工作人員說,那就是烏蒙山繫馬雄山,浩蕩珠江的源頭就在疊翠山巒之間。
不知不覺中,汽車駛入珠江源風景區。這是國家級森林公園,爲保護珠江源頭而建。
快步踏入景區,眼前樹木高大挺拔,鬱鬱蔥蔥,空氣溫潤清新,沁人肺腑。步行約四五分鐘就聽到了潺潺流水聲。景區工作人員說,這就是珠江源的水聲。順着水聲向左前方行約兩百米,視野豁然開朗,眼前是一個大湖,湖面平靜。湖的盡頭有一處切面斷壁,嘩嘩流水從斷壁下的洞中汩汩而出。
這水洞便是珠江的源頭。湖面不遠處,一座鋼絲吊橋橫臥水上,叫作“溯源渡”,寓意“追溯珠江,渡橋尋源”。
要近距離感受珠江出水洞的神秘,就要穿過溯源渡,到達湖的另一邊。記者穿過溯源渡,走過一段石階小路來到洞前。洞口不大,高約四米,寬約六米,洞內石乳下垂,怪石嶙峋。汩汩涌出的清水在洞口與湖面之間形成約兩米高的“珠江第一瀑布”,水聲隆隆。
洞口上方有“珠江源”三個大字,題於1985年,由時任水利電力部副部長、珠江水利委員會主任劉兆倫題寫。
洞口兩旁還有四塊題字石碑,
據景區工作人員介紹,
這是雲南、貴州、廣西、廣東四地
爲珠江源立碑而題寫的。
四塊石碑上的題字都
聚焦於一個“源”字,
但內涵不同,彼此聯結。
01
第一塊石碑上有時任雲南省省長普朝柱題寫的“源遠流長”四字,強調珠江發源於雲南;
02
第二塊石碑上的“同源共濟”由時任貴州省省長王朝文所寫,寓意同根同源、同根同基;
03
廣西壯族自治區時任主席韋純束在第三塊石碑上題寫了“西水源源”四字,寓意西江是華南地區最大的一條江,發源於馬雄山;
04
最後一塊石碑上是廣東省時任省長葉選平題寫的“飲水思源”四字,寓意廣東人不忘本,始終銘記珠江水的恩澤。
此外,
洞口四周還有很多題詞、題詩,
增添了珠江源歷史人文的厚重感,
讓馬雄山也顯得更雄偉了。
馬雄山海拔2444米,在羣山雄峙的雲貴高原上只能算一個低矮山頭。但這裡溝壑縱橫,常年雲纏霧繞,林木青翠,山花爛漫,杜鵑花竟也長成了大樹。
爬上馬雄山頂,站在三江亭遠眺,羣山如駿馬,山嶺成背,萬木成鬃。主峰也成爲江河的分水嶺,按當地人的說法,一滴水落到馬雄山,被分流到南盤江、北盤江和牛欄江,牛欄江接長江入東海;南、北盤江流珠江入南海。正所謂:“一水滴三江,一脈隔兩盤”。
馬雄山上的三江亭。
02
一路奔騰直至南海
水道繽紛各有其名造就沿途如畫風光
離開馬雄山母體的珠江,
從雲貴高原腹地出發,
開啓了一路逆襲、一路灌溉、
一路爲民造福的歷程。
水出珠江源,
形成第一條河流
——此時她還不叫珠江,
而叫南盤江。
南盤江全長914公里,沿途塑造了一連串大大小小的盆地,在南盤江的潤澤下,這些盆地成了雲南的糧倉。而在馬雄山的另一側,北盤江也邁步向前,奔騰在雲南與貴州的連接線上。
南盤江滋養的第一座城市是曲靖。
曲靖博物館
曲靖是雲南第二大城市,素有“入滇門戶”之稱。南盤江路過曲靖城時,留下燦爛的羅平油菜花田,又在陸良“造”出彩色沙林的自然奇觀。央視版《三國演義》中諸葛亮七擒孟獲的場景就拍攝於此。
沙林
南盤江在雲南陸良“造”出彩色沙林的自然奇觀。
流到雲南玉溪,
南盤江遇上琉璃萬頃的撫仙湖。
遠古的造山運動塑造了這座中國蓄水量最大的深水型淡水湖。它最深處超過150米,蓄水量是近在咫尺的滇池的12倍多。只不過,滇池流入長江,而撫仙湖選擇了珠江。
撫仙湖出口水道有近400米的落差,幫助尚且幼小的南盤江衝破深山峽谷,直奔她的第一個命運轉折點——雲南開遠市燈籠山。在這裡,南盤江沒有跟隨大多數河流繼續南下,而是突然向東,再折往東北,畫出了一個驚人的U形大拐彎,塑造了雄壯的盤江赤壁。
明代狀元楊慎在此感嘆:“懸巖峭壁插天空,勢領滇南第一雄。”如果沒有這個大轉彎,珠江的傳奇將被改寫。
南盤江浩浩蕩蕩挺進高山峽谷之中,沿着滇、黔、桂三省(區)交界處披荊斬棘,奮力向前。南盤江一路接納了清水江、黃泥河等,留下地球上最美的“疤痕”——馬嶺河大峽谷,這裡有着“百瀑凌空崖壁掛,千巖垂水洞溶涵”的美景。
馬嶺河大峽谷
南盤江在貴州興義“劈出”景色絕美的馬嶺河大峽谷。
流至貴州蔗香鎮,南盤江終於和從北面繞道而來的北盤江重逢,在滇、黔、桂三地畫了一個圓,孕育出世界茶園和美麗的黔西南,走出了無數不懼千山萬水的背茶人。重逢後的南、北盤江,得名紅水河,珠江自西向東的征程自此開啓。
紅水河因流經紅色砂貝岩層、水色紅褐而得名。穿越一片瑤鄉之後,紅水河在廣西來賓與柳江匯合,改稱黔江。黔江河道狹窄彎曲,險灘浪急,形成有着“珠江三峽”之稱的大藤峽。
150年前的清同治年間,一位叫周淑賢的廣西桂平人提出了在黔江修建水利工程的大膽設想,孫中山所著的《建國方略》也曾提出建設西江水利樞紐的設想。如今大藤峽水利樞紐已經由構想變爲現實,在調控西江徑流,保障粵港澳飲水安全等領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周淑賢的家鄉,黔江與幾乎並肩同行的鬱江相會,更名爲潯江。潯江不長,只有172公里。它在廣西梧州與桂江合二爲一。桂江上游是灕江,與都江堰、鄭國渠齊名的靈渠就在灕江上游。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三年後,發兵50萬欲徵嶺南。糧草水運到廣西興安縣時,被南嶺所阻。運糧官史祿經過勘察,組織士兵和當地居民在湘江(長江支流)和灕江(珠江支流)之間鑿出一條30多公里長的運河,史稱靈渠。
公元前214年,靈渠修通,加快了珠江流域與黃河、長江流域的商貿往來和文化融合。靈渠是珠江歷史上有文獻記載以來較早的水利工程,2018年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
位於灕江上游、連接珠江水系與長江水系的靈渠。@視覺中國
潯江與桂江的交匯,
讓從馬雄山出發的這條江,
從此更名爲西江。
三江入粵終“聚首”廣州貢獻“珠江”名
西江一路向前,
在廣東佛山三水遇上迎面而來的北江,
珠江干流首次相聚。
北江是珠江第二大幹流,發源於江西信豐縣,全長約600公里,主流湞水在廣東韶關與武水匯合後,始稱北江。北江從北往南,穿越南嶺,在清遠境內“劈”開飛霞山,隨後拐了一個大彎。
一千年前的大文豪蘇東坡經過飛來峽時曾留下《峽山寺》一詩,“天開清遠峽,地轉凝碧灣。我行無遲速,攝衣步孱顏”之句表達了他遊覽峽山寺時的心境。
西江、北江“相見恨晚”,
“聚首”後注入珠江三角洲河網,
一部分流經廣州,
同流溪河一起與“最初的珠江”相會。
中山大學教授司徒尚紀說,“最初的珠江”指廣州白鵝潭至虎門的一段,全長不到100公里,因流經海珠石而得名。很長一段時間,珠江、西江、北江、東江,被視爲四條不同的河流。
1914年,廣州設立“督辦廣東治河事宜處”,勘測、治理廣東河道。經勘察探測後,人們才發現,原來西江、北江、東江、珠江以及三角洲河網就是一個整體,不可分割。又因廣州珠江歷史悠久、聞名海內外,人們便開始以“珠江”一名統稱三江水。
1937年珠江水利局成立,正式統管整個水系。自此,廣州珠江把自己的名字獻給了整個水系,自己成了珠江的一條航道。
如果說雲南曲靖是珠江水的源頭,那麼廣東廣州則是珠江之名的源頭。廣州是珠江流域最大的城市,歷來是華南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珠江流進廣州後,成就綠的海、花的城,又在廣州黃埔同來自粵東的東江匯合。東江上源尋烏水在江西尋烏縣,西南流經廣東龍川縣後,始稱東江。三江自此“攜手”,直奔伶仃洋,訴說着珠江口驚濤駭浪的風雲歷史。
珠江口
位於南沙的珠江口,滔滔江水在此奔騰入海。
珠江到底有多少支流?
770多條?好幾千條?
甚至上萬條?
沒有人能說清楚。
不過,冠以“珠江”之名的地域頗廣。
根據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員會官網資料,如今,除珠江流域外,華南的韓江流域、瀾滄江以東國際河流(不含瀾滄江)、粵桂沿海諸河和海南省區域等水系,都被冠以“珠江”之名,即“珠江片”,涉及雲南、貴州、廣西、廣東、江西、湖南、福建、海南八省(區)及香港、澳門,在我國境內面積達65.43萬平方千米。
03
人類始地交往之道
在蜿蜒千里的山水之間,珠江繪出山清水秀、羣峰挺拔、洞奇石美的畫卷。她同時孕育人類文明,開啓商貿與文化交往,塑造了五彩繽紛的生活,在下游沖積出美麗富饒的珠江三角洲。
處於珠江三大支流交匯點的廣州,更是世上少有的兩千多年長盛不衰的大港。珠江文化兼容本土文化和中原文化,又散發出海洋文化的氣息,開放包容、務實創新、奮勇爭先。
春遊發現古人類化石遠古文明燦若星辰
水源充沛、氣候宜人的珠江流域是遠古人類的家園。有意思的是,據古生物學家張彌曼院士的研究成果,4.2億年前,第一條魚就從雲南曲靖上岸,可能成爲包括人類在內的高等動物的共同祖先。
從魚到人,這是一個科學假說,聽上去也有點像神話,但珠江確實是遠古人類的生活家園。
中山大學教授、廣東省珠江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司徒尚紀曾說,珠江流域是我國出土古人類化石最多的地區,也是我國遠古文明的最早發祥地之一。1956年,南盤江流域的雲南開遠就發現了人類直系祖先臘瑪古猿的牙齒化石,有1400萬年的歷史。
1987年,曲靖市一羣學生到珠江源春遊,幾位大膽的學生走進珠江源洞裡探險,無意間發現一塊馬蹄腳一樣大小的殼子,他們很好奇地將其帶出洞。帶隊老師覺得這個殼子不一般,將其送到昆明市博物館。
經過碳14測量後,發現這是一個青年男子(18歲至25歲)的顎化石,距今約1萬年至5萬年。
曲靖市博物館館長周銳超說,曲靖出土的大量遠古時代的人類活動遺蹟,證明了現今漢、彝、苗、壯、瑤等各民族先民早在有文字記載之前,就開始在珠江源一帶繁衍生息,拉開了珠江文化的序幕。
這一時期,從珠江源到珠江口,還生活着馬壩人、柳江人以及廣州南沙人,文化遺址宛如天上繁星。他們與中華大地的其他先民一樣,從史前一路走來。秦漢之後,珠江流域又成爲中原人南遷的新家園,特別是在珠江三角洲,先有秦將趙佗建南越國,後有兩晉唐宋時期多次人口大南遷,在這裡共建家園,繁衍生息。
以水爲師變水患爲水利
桑園圍成“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珠江三角洲位於珠江下游,
是西江、北江、東江
長年累月沖積而成的大三角洲。
它是珠江水的偉大作品,
更是人們改造和利用自然的傑作。
相比黃河、長江,珠江要溫婉得多,但江水的野性還是會讓百姓常遭受水患之苦。不過,這也練就了當地人以水爲師,變水患爲水利的能耐。
從北宋開始,珠三角得到開發,今廣州、佛山、江門等地,均有興修水利灌溉工程的記載。
據統計,在珠江三角洲,宋代已有堤圍28處,著名的有桑園圍、長利圍、赤頂圍、金西圍等,其中位於今佛山市的桑園圍表現最爲突出,2020年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
桑園圍
桑園圍位於廣東西樵山一帶,2020年入選第七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北宋徽宗崇寧、大觀年間,廣東官員張朝棟路過南海九江時恰遇洪水,目睹農田被淹沒,房屋被吞噬,十分痛心。經其奏請,官方組織鄉民在西樵山一帶,沿西江、北江兩側築起一兩米高的防洪堤。由於這一帶曾種植大片桑樹,這一道防洪堤得名桑園圍。
在廣東西樵山麓,有一座連接水道兩岸的黃崗岩石拱橋,名叫“民樂竇”——桑園圍的其中一個水閘就位於此。
人們利用西江和北江之間的水位差,關閉竇閘可以防止洪水進入圍內,打開竇閘,又可以引水入圍或排水出圍,以調節水位。
清朝的“桑園圍全圖”碑刻。
到清光緒年間,桑園圍已成爲我國最大的基圍水利工程,總長超過60千米,圍內土地肥沃,被譽爲“近省第一沃壤”。在珠三角的南海、順德等地,像“民樂竇”這樣的水閘有50多處,目前保存完好的有20多座。
桑園圍內獨具嶺南特色的“桑基魚塘”農業開發模式,成就了“粵東糧命最大之區”的美名。當年,人們登上西樵山的制高點——石燕巖,極目遠眺,萬畝桑基魚塘水光點點,滿載絲綢的貨船來來往往。
明清時期,南海西樵一帶是廣東最著名的蠶桑之鄉、絲綢重鎮。
清光緒年間,西樵山簡村蠶桑業興盛,“民樂有個竇,家家紡織聲”“一船蠶絲出,一船白銀歸”,這些史籍中的文字描述的就是當年蠶桑業的盛況。
生活在珠江流域的人們書寫了一部可歌可泣的水利史:樵桑聯圍、蘆苞水閘、北江大堤、飛來峽水利樞紐等相繼築成,珠江沿岸也出現了詩意的棲息地。城在水邊、人住水邊,親水、近水的文化基因烙印在城市的每個角落。
江河互濟因海而興珠江商道成就廣州
先民的勤勞智慧讓曾經的
野性水道變成了致富商道。
珠江商道歷史悠久,
早在秦漢時期,
來自各地的商品沿着珠水會聚廣州,
再浩蕩出海。
司馬遷在《史記》裡說:“牂牁江廣數裡,出番禺城下。”有學者推測,“牂牁江”就是今天的北盤江水系。
北盤江畔,古有牂牁國,後有夜郎。當地人將產自巴蜀的絲綢、銅器、枸醬等,沿珠江販運到番禺城(今廣州)。
相傳,漢將唐蒙出使南越國時,吃到一種味道特別好的枸醬,原以爲這是當地特產,一打聽才知道,枸醬原產於巴蜀之地。廣州西漢南越王墓出土的銅釜、甑以及三腳架等,在造型和用法上都與巴蜀或夜郎地區的炊具相類似。考古專家推測,這些物品很可能就是從夜郎沿珠江運至廣州的。
江海互濟,因海而興,
是珠江商道最鮮明的特點,
也成就了廣州。
早在漢代,
廣州就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之一。
唐宋時期的“廣州通海夷道”長達1.4萬公里,爲當時全球最長航線。
明清時期的廣州十三行造就了“金山珠海,天子南庫”的盛況,珠江口一帶也成爲中西文化交往重地,第一幅中文世界地圖、第一座機械自鳴鐘、第一所西式學校等都率先在珠江口“登陸”中國,並將影響力輻射至其他城市。
中外商貿往來以及東西方文化交往,讓珠江流域特別是珠三角一帶的人們思想開放、視野開闊。19世紀以來,這裡最早接觸西方文化,並孕育出康有爲、孫中山、梁啓超等一批風雲人物。
如今,珠江兩岸高樓林立,經濟繁榮,在珠江水與城市的融合中,崛起了享譽世界的粵港澳大灣區。正如曲靖市博物館館長周銳超所說,粵港澳大灣區的繁榮昌盛,有賴於珠江水的滋養。
如今,珠江兩岸高樓林立,經濟繁榮,在珠江水與城市的融合中,崛起了享譽世界的粵港澳大灣區。正如曲靖市博物館館長周銳超所說,粵港澳大灣區的繁榮昌盛,有賴於珠江水的滋養。
04
一水相連互通共融
2006年,
廣東人從康有爲的遺稿中
精選出“同飲珠江水”五個字跡,
刻碑立於珠江源,
表達了廣東人的飲水思源之情。
珠江流淌億萬年,奔騰數千裡,見證了這塊土地的滄海桑田。如今的珠江迎來它最爲輝煌的時刻,譜寫開拓進取、敢爲人先的新詩篇。從源頭到入海口,同飲一江水,珠水一家親,共敘更加美好的一“網”情深。
廣東人從康有爲的遺稿中精選出“同飲珠江水”五個字跡,刻碑立於珠江源。
同飲珠江水串起好生活
每當華燈初上,
珠江兩岸人來人往,
好不熱鬧。
不過,你可知道,
這點亮城市的電源,
與這珠江水一樣,
來自雲貴高原,
穿山越水,
進入粵港澳大灣區的千家萬戶。
讓珠江水變成珠江電的事業,從20世紀30年代開始起步。1937年,雲南省礦業公司在珠江源南盤江上興建開遠南橋水電廠,珠江流域的第一座水電站拉開了珠水變電的歷史,獲得了“功追日月,光耀南滇”的美譽。
改革開放以來,“西電東送”戰略由構想變爲現實。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大藤峽、魯布革、龍灘等一座座大型水電站陸續建成,源源不斷的珠江水電,像奔騰不息的珠江水一樣,從雲貴高原出發,跨越山河,接入兩廣,連通港澳。如今,粵港澳大灣區每3度電中,就有1度來自珠江源頭的“西電東送”。
廣州人餐桌上的美食蔬菜,也與珠江源情緣不淺。廣州江南果菜批發市場每天都有來自雲南曲靖陸良的新鮮蔬菜。“我們每天都從陸良發貨,20多個小時就可以送達廣州。”來自陸良的一名商販說。
曲靖人把肥沃的山間盆地稱爲壩子。曲靖有8個壩子,其中陸良最大。珠江穿境而過,受其潤澤,這裡有了“江南水鄉”“滇東糧倉”之稱,也是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的“菜籃子”之一,吸引了很多外地人來此創業。
2006年,湘江人袁紹保來到陸良縣三岔河鎮,他租下了一塊土地,創辦了陸良爨鄉綠圓菇業有限公司。在過去的18個年頭裡,他種植的蔬菜、菇類不僅供應本地,還大量輸送到兩廣以及港澳地區。袁紹保在陸良縣大莫古的杏鮑菇種植基地方圓700畝,被廣州市和曲靖市聯合認定爲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
陸良縣農業農村局工作人員說,陸良縣年均種植蔬菜85萬畝,產量247萬噸,日均調出蔬菜1萬多噸,每年5月至10月,有50%的蔬菜發往廣東省。被認證爲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的,在陸良縣就有8個。
珠江流域再次連成一張網,雲南正打造粵港澳大灣區至昆明3至5小時高鐵經濟圈,曲靖正成爲全國最大的“粵港澳大灣區”優質蔬菜供給中心;貴州在探索“大灣區總部+貴州基地”等模式,共建產業園區;廣西梧州則要把自己建設成粵港澳大灣區後花園……不以山海爲遠,人們的智慧和努力串起了整個珠江流域的好山好水好生活。
一個“爨”字30筆廣州街頭隨處“見”
漫步於珠江畔,眼前的珠江不僅是一條水道、商道,更是文化融合之道。
位於廣州市海珠區前進路的南園酒家,亭臺樓閣、小橋流水,韻味十足。它與泮溪酒家、北園酒家並稱“廣州三大園林酒家”。不過,在此享受美好時光的人們未必知道,這家酒家背後有一段珠江源與珠江口文化往來的傳奇故事。
酒家正門上方,“南園酒家”四個字由爨(cuàn)體書寫。“爨”字30筆,對大多數人來說很陌生,但在珠江源卻很常見。
曲靖被稱爲爨鄉福地,當地人編了一個順口溜:“興字頭,林字腰,大字下面架火燒。”曲靖一中爨文化博物館工作人員柴瑞陽說,“爨”字的本義是生火做飯,後引申爲竈,並發展爲姓氏族名。
“爨”姓人多生活在今山西、河北一帶。
三國兩晉時期,他們經川湘入滇,與當地人融合共生,後發展成爲當地望族,稱雄滇東400餘年,創造了燦爛的爨文化。唐代,隨着爨氏被南詔大理所滅,爨文化也消失在歷史紅塵之中。如今,爨文化只留下兩塊墓碑——爨寶子碑和爨龍顏碑。爨寶子碑立於東晉時期,形制較小,被稱爲“小爨碑”,爨龍顏碑立於南北朝時期,形制較大,被稱爲“大爨碑”。
珠江源風景區展示的古體“爨”字。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大小爨碑一直流落荒野,尋無蹤跡。
道光六年(1826年),曾在廣州創辦學海堂的兩廣總督阮元被調任雲貴總督,專程趕赴曲靖,找到了大爨碑。26年後,兩廣總督鄧廷楨之子鄧爾恆又在曲靖一村民的豆腐坊裡發現了小爨碑。爨碑揭開了爨文化的一角,也成爲中國書法史上的珍珠。
周銳超說,隸書變楷書是中國文字的一次大變革,爨體恰是隸書楷化的代表。記者在爨碑上看到,碑文字體獨特,每個字都呈正方形,筆畫方起方收,既有隸書的厚重,也有楷書的生動。
爨體書法在廣州發揚光大,先有康有爲,後有秦咢生。清末在廣州宣揚維新思想的康有爲看到爨碑拓本後,稱其爲“神品第一”,贊其“下畫如昆刀刻玉,但見渾美;佈勢如精工畫人,各有意度,當爲隸、楷極則”。在康有爲的影響下,梁啓超等文人紛紛臨習爨體。
比康有爲晚出生四十多年的秦咢生讓爨體走進大衆視野。在一次聚會中,他幸得小爨碑拓本,從此沉浸其中,每日臨摹,並對爨碑字體進行改造。經過他改造的爨體端莊厚重,雅俗共賞,非常適合題匾額,這成就了南園酒家與珠江源的一段淵源。
20世紀50年代,廣州興建了一批園林酒家,南園酒家是其中之一,其建築由著名建築設計師莫伯治等人設計。當時,廣州希望秦咢生“以世人未見過的字體”爲酒家題寫匾額。秦咢生便用爨體書寫,剛勁有力,飄逸自然,讓人過目不忘。
20世紀80年代,廣州改制新路牌,秦咢生閉門謝客三個月,揮毫書寫了數千塊爨體路牌。
在廣州,爨符號今天仍隨處可見,永慶坊、廣州博物館、豔芳照相館、城隍寶殿、大元帥府小學、廣州市第十三中學等機構的牌匾字體,均取自爨體書法。
用爨體題寫的廣州博物館館名。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王維宣攝
廣州人兼容幷蓄的品質,
讓這個來自千里之外的“爨”字不再生僻,
也使開放包容的城市文化
更豐富多彩。
珠江煙水碧濛濛,
錦石琪花不易逢。
三島樓臺開日月,
二儀風雨動魚龍。
——明·黃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