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社論》踊躍投票 對蔡政府總檢討
中國時報社論
4年一次的九合一選舉就要投票了,這次選舉在性質上雖然屬於地方選舉,但影響層面至關重大,既是蔡英文總統任內後期、民進黨兩度完全執政的期中考,也是1年後緊接而來的中央政權選舉的前哨戰,足以窺探出民意的水溫與風向。和上兩屆九合一選舉相較,2014年有柯文哲旋風,2018年有韓國瑜熱流,今年雖然也逐漸匯聚出「討厭民進黨」的氛圍,但每一次大選都有其獨有的現象與特色,這次選舉更是顯得外弛內張,暗流涌動。
防疫功過的總評分
最直接的是投票率的影響。放眼國際,越來越多國家的選舉已成爲投票率的決戰,而今年九合一選情並不算熱,支持哪一黨的選民投票率高,勝選的機率相對就大;因此各黨選民都應該踊躍投票,畢竟票要投下去、開出來纔算數,選前任何看好或看衰的預測都只能作爲參考,只有等到選舉結果揭曉,才能確認誰能笑到最後。
以剛結束的美國期中選舉爲例,本來媒體及民調都預測民主黨會大輸,共和黨將掀起紅色海嘯,大幅掌握衆議院,參議院也有很大機會奪回,結果卻完全不是那麼回事。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由於共和黨自恃勝利在望,很多支持者根本不去投票;有人更認爲是主流媒體引導輿論,因爲主流媒體多傾向民主黨,如此操作讓共和黨輕敵且誤判情勢,也降低了支持者的熱情。
今年九合一選戰有兩大變數,一是傳統的政黨盤都縮小了,中間選民大量增加;二是投票人口明顯減少。前者是臺灣民主發展的自然過程,顯示選民對現有政黨的不滿漸增,且自主意識提高,這是選民「無色覺醒」的反應,也給了新興政黨或無黨籍從政者成長的空間。但後者卻是因爲執政黨的刻意排除與操作,這也將對民主政治、法治人權帶來非常惡質的戕害。
這次中央疫情指揮中心與中選會禁止確診者投票,同時因疫情無法返國遭到除籍、臺商受制於直航班機限縮、小三通無法重新開通,以及國軍部隊戰備任務無法休假外出等因素的影響,估計這次選舉將有高達數十萬至近百萬的選民無法行使投票權,在關鍵選區具有足以改變選舉結果的重大影響。民進黨政府爲求勝選而不擇手段,將行政怠惰合理化與技術性操作,連日來已引發剝奪公民選舉權的違憲爭議。
蔡英文權力保衛戰
以美、日、韓等國的做法爲例,都能在不影響防疫下以配套措施保障確診者的投票權,但蔡政府寧可爭取未來40萬的年輕選民,卻剝奪現有的數十萬合法選民的投票權。說穿了,就是要降低此次投票率的一種手段,說得更白一點,這些不能投票者的政治傾向被認爲是藍大於綠,或者因確診而對蔡政府不滿,如果是對民進黨有利的選票,是千方百計也要想辦法弄到,這對選戰精打細算的民進黨不能明說,明眼人又怎會不知?
這次選舉恰好也籠罩在全球防疫的衝擊下,也因此使得陳時中因緣際會得以代表民進黨競選臺北市長,可是陳時中從防疫初期自誇「世界怎麼跟得上臺灣」的防疫英雄,到了防疫的中後期開始由盛而衰,甚至荒腔走板,無能與貪腐現象愈來愈嚴重,臺灣更淪爲確診數和死亡數的「新冠雙高」國家。更不用提陳時中任內,護航高端、疫苗與快篩試劑採購過程疑雲重重,以致淪爲仇恨值最高的候選人,難道不是在民意怒火下的現世報嗎?
從一開始的全黨挺林智堅,到後來的全黨挺陳時中,蔡英文一意孤行、強勢集權,硬是把地方選戰拉高成總統級選戰對決的高度,在最後一刻,依舊只能炒着「抗中保臺」的冷飯,戴上「不要讓外國人看笑話」的大帽子,對臺灣民衆進行情緒勒索,在臺灣內部切割敵我意識,要求力挺只有民進黨的「臺灣隊」,嘶聲高喊着「投綠選將,就是投我」。
九合一選舉,既是全民對蔡政府防疫功過的一次總評分,也是蔡英文對自己權力保衛的存亡戰;她是否高估了自己、低估了臺灣人民,選舉的結果很快會給出答案,選民們更應該出門踊躍投票,以民意的理性力量確保民主政治的良性發展,讓臺灣迴歸正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