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拉文明交流互鑑邁向新時代
新華社北京11月21日電(記者高蓓、朱國亮)在中美洲洪都拉斯古老的瑪雅文明遺址科潘都城,一支來自中國的考古隊,正在參與這座曾被雨林覆蓋的都城內一貴族家庭院落的發掘。
近日在江蘇省常州市召開的第一屆“中拉文明對話”國際研討會上,這支考古隊負責人、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李新偉向與會人員簡要介紹了這一考古項目的最新進展。
李新偉說,這一貴族院落相對於整個都城而言,可能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但對於中國考古界和中拉文明的交流,卻具有里程碑意義。這是中國考古學者首次到達另一個古文明中心進行考古研究,而中國學者的加入也爲瑪雅遺址的考古研究提供了新的視角和研究模式。
李新偉(右)和洪都拉斯考古學家荷西討論龍頭神鳥雕刻的復原。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中拉之間的交流,過去更偏重經貿和投資領域的往來。但近幾年,雙方文明交流活動日益增多,此次在常州召開的國際研討會,正是在這一背景下又一次跨越太平洋的文明對話。
中國社科院拉美研究所綜合研究室副主任郭存海說,中華文明是世界上持續時間最長、最古老的文明之一;拉丁美洲文明同樣極富文化底蘊和歷史韻味,兩個文明之間的交流互鑑,必將碰撞出新的火花。目前這種交流出現的新動向之一是:向更縱深發展,即更注重挖掘中拉歷史和文化的碰撞與交互影響,探尋中拉文明對話的歷史路徑與脈絡。
中國政府拉美事務特別代表、外交部拉美司前司長殷恆民說,今天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從歷史的視角來看,拉美地區是這“一路”的自然延伸也是應有之義。
郭存海說,現在中拉文明交流互鑑出現的另一個新動向是:面向未來的橫向聯絡,即文明互鑑的領域更加寬廣和多元,從傳統文化到現代文明,從投資貿易合作到治國理政經驗交流,從區域治理到全球治理。
常州大學拉丁美洲研究中心揭幕。圖片由常州大學提供
新世紀以來,中拉貿易呈現高速增長勢態,2016年中拉貿易額比2000年提高了16倍。截至目前,中國在拉美地區設立的企業已有2000多家,拉美地區成爲中國第二大海外投資目的地。
國之交需要經貿合作“硬”支撐,也離不開文明交流互鑑“軟”助力。中國社科院拉美所研究員徐世澄說,伴隨中拉貿易高速增長,近年中拉之間的文明交流、互鑑也日益頻繁,文明交流和經貿往來互相配合協調,互相促進,推動中拉關係進一步發展。
殷恆民說,最近5年來,中拉關係發展取得了開創性成就,變化是深層次的,中拉關係發展與合作有新方向、新平臺、新動能。其中,對發揮人文交流推動中拉關係發展,中國政府尤爲重視。
據殷恆民介紹,中國同拉美和加勒比地區22個建交國中的19國簽有文化協定,同10國開展文化交流執行計劃。在中國提出構建的“五位一體”中拉關係新格局中,“人文上互學互鑑”也是其中重要組成部分。
2015年,中拉論壇首屆部長級會議通過的合作規劃,明確雙方將加強文化體育交流,辦好“中拉文化交流年”活動。2016年,中國政府發佈第二份對拉美和加勒比政策文件,其中列舉了中拉人文交流的多個重點領域:文化、體育交流合作,教育和人力資源培訓,新聞出版廣播影視交流合作,旅遊合作,學術和智庫交流,民間交往,領事合作。近年來中國領導人訪問拉美期間,提出設立中拉文明對話機制、中拉思想文化經典互譯工程、中拉新聞交流中心等倡議。
不久前召開的中共十九大,對中國外交作出了頂層設計,明確推動建設新型國際關係,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強調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鑑超越文明衝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
常州大學拉丁美洲研究中心近日揭牌。中國社會科學院拉丁美洲研究所所長吳白乙說,最近幾年間,中國的拉美研究機構數量大爲增加,包括常州大學此次成立的拉丁美洲研究中心在內,中國已有56家拉美研究機構。
中國社科院拉美研究所所長吳白乙在首屆“中拉文明對話”國際研討會上發言。新華社記者 高蓓 攝
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副局長陸彩榮說:“在常州這樣的地級市,而不是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舉辦 中拉文明對話 ,還成立研究機構,是中拉文明交流深入民間的最好印證。”
墨西哥維拉克魯斯大學中國研究中心主任阿尼巴爾·索特雷說,中拉關係的進一步發展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民間的瞭解,而設立拉美研究中心是加強了解和交融的重要途徑。
當前,許多中國企業也在尋找更有“知識含量”的“走出去”,期待在拉美投資中,能有更多的文明交流。常州大學拉丁美洲研究中心執行主任侯健說,常州大學西語系現有200多名學生,他們在就業市場很受歡迎,有的學生甚至就是家族企業專門送來學習西語的。
在此次“中拉文明對話”研討會上,來自中國和拉美地區10國的外交官、專家學者普遍認爲,無論是中國國內拉美文明研究機構的增長,還是中國考古隊“走出去”參與拉美地區瑪雅文明的考古發掘,都表明中拉文明交流、互鑑正在走向一個新的時代。
(原標題:中拉文明交流互鑑邁向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