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中產開始自己幹活了
很多剛剛開始做電動工具外貿的人,不理解歐美國家人口少,但電動工具的市場卻很大。
美國人動手能力非常強,似乎什麼都會做,電線短路了,水管漏水了,自己翻出工具立刻就修復了。他們還能自己修整花園裡面的花花草草。很多美國人的房子是木頭做的,他們也懂幹木工活,還會刷油漆。電器壞了、汽車壞了,只要問題不太大,他們也會自己修理。
既然要自己做,那麼自然需要工具。許多美國人的車庫或者院子裡擺放雜物的小屋子裡面,就放滿了各種工具,電鑽、電鋸、噴水槍、扳手、螺絲刀等等,方便他們維修汽車、家電、家 具,修整庭院裡的花草樹木、維修泳池。
所以,很多美國人的車庫裡的工具堆得滿滿的,跟小型車間一樣。當大多數家庭都需要電動工具的時候,需求量自然就大了。
爲什麼美國人總體的動手能力這麼強呢?
首先,美國工業化歷史很長,被稱爲車輪上的國家。一百年前,只有1.22億人口的美國,汽車銷量就突破了500萬輛。此外,教育也是一個重要原因。美國教育重視動手能力,從小就開始培養動手能力,學校會有類似手工課之類的課程,家庭作業很多都是讓學生自己動手實踐,製作國際象棋棋盤、棒球棍等等。
但美國人的動手能力很強,不單單是因爲喜歡手工,他們也是被逼出來的,因爲美國的人工費貴。找個水電工,修理一下水電,一個小時就能花掉一兩百塊美金。修車也很貴,隨便動一下就花掉兩三百美金。
有留學生在社交媒體上吐槽,一輛三系寶馬,出門不小心碰了一下,撞壞了保險槓和一個大燈,維修要4000多美元,其中人工佔比部分很大。而在國內同級別的車型,連工帶料,維修費1萬多就可以完全處理好。
所以,如果一個美國人懂得幹水電工的活,懂得維修汽車、傢俱,那就可以省很多錢。
人力成本高昂等因素,讓歐美人對於居家改造、房屋修繕、傢俱維修、簡單安裝等方面,通常的對策都是“能自己動手做就儘量不找工人”,由此催生出大量DIY需求,帶動相關工具類目的增長。
經濟因素對社會文化會產生影響,所以,美國社會形成了一種對手工勞動充滿熱情的傳統。
傳統的美國人認爲,手工作品能作爲對上帝的榮耀傳承下去。比如,一位公司CEO親自修理自家的水管,他會很自豪地記載在自己的傳記中,以顯示自己是多棒的美國人。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更是推高了風靡已久的歐美家裝DIY大潮,疫情使人們減少外出,當人們有大把的時間待在家裡,對着這毫無變化的房子也忍不住搗鼓搗鼓,給家翻翻新、添添生機,以此排解這苦悶的居家生活。
美國家居品牌家得寶業務銷售額的45%來自於專業人士,例如管道工、電工和承包商,其餘則都是DIY客戶。 美國Lowe’s近1970家家居裝修和五金店,過去20%~25%的銷售額來自專業人士,但疫情發生後,開始更多地依賴DIY客戶。
但中國則不同,中國傳統中,有一個不好的理念,就是認爲幹體力活是底層、基層的事兒。 這個體力活自然包括各種維修工種,修水管、修電器、清潔油煙機等等。 在現在的大城市,做這些工作的都是外地人,本地年輕人是不會去做這種工作的。 本地家庭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就是請外地人來做。
不過,時代在迅速地變化。
網上有人說,自家臥室的吸頂燈壞了,看網絡平臺上的維修標價30元,還特地打電話確認了,對方說30元能修就修。 然後師傅上門,說主板壞了,只能更換,維修費、上門檢測費、後期保修費,一共180元。 師傅也不強買強賣,不同意這個價格的話,可以把換上去的燈拆下來,恢復成原樣。 最後當然是交錢了事。 後來他上淘寶一看,一模一樣的燈芯主板38元, 全新的燈也才188。
最後,這位網友感嘆,大城市服務業賺錢啊! 其實,他就是買來新燈,自己也不會裝,也要再花100多元請人安裝。
這是 經 濟發展的結果。
現在中國人均GDP已經邁入1萬美元大關,這意味着中國已經成爲中等收入國家。中等收入國家,高收入國家,都有一個特徵,那就是 “鮑莫爾病” 。
美國的經濟學家鮑莫爾(Baumol)在1967年將經濟活動分爲兩個主要部門:
一個是具有創新、規模效應的,技術進步影響大的,人均產出增加快的,生產率增長快的“進步部門”,一般指製造業。
另一個是創新少,技術影響弱,缺乏規模效應,生產率增加慢的“停滯部門”,一般指服務業,包括教育、市政服務、表演藝術、餐飲、娛樂休閒等。
隨着經濟發展,工資增加,停滯部門的生產率沒有提升,其單位產品成本就會不斷上升。 而且,停滯部門的產品需求,沒有價格彈性,甚至很多時候,需求彈性大於1,經濟發展了,需求就會更多。 那麼,就會有勞動力不斷流入停滯部門。
比如,做一頓容納100人的晚宴,100年前需要10個廚師,如今也還是10個廚師。 但與此同時,這100年間,汽車生產行業,則從手工生產飛躍到了全自動生產線,以前需要90個人,現在只需要20個人。 而且,隨着經濟的發展,工資增加,人們對外出吃飯、按摩、看錶演的需求增加了。 那麼,更多的勞動力就會從汽車製造行業,流向廚師、按摩這些低生產率的行業。
這個現象有其弊端的一面。 從國家層面看,就是勞動力不斷從進步部門向停滯部門轉移,整個國家經濟增長速度將減緩,所以,才被稱爲“鮑莫爾病”。
事實也正是如此,隨着經濟發展,中國第三產業佔比增加,製造業勞動人口不斷向服務業轉移,與之相伴的則是宏觀經濟GDP增長率的下降。
但與此同時,“鮑莫爾病”,一定程度上,既是經濟發展的結果,也是經濟發展的動力,是有利於經濟發展的。 服務業中,生產率進步不大的細分崗位,往往都是技術含量低的、勞動密集型的崗位,這往往意味着就業範圍的擴大,技能不那麼高的人也能找到工作。
服務業的需求增加,往往意味着更多的人有了工作,而且工資長期維持上漲趨勢。 水管工、維修工、服務員、廚師的工資一直上漲,但與此同時,汽車、電腦等工業品的價格卻是下降的。
所以,100年前的廚師無法負擔汽車,但今天,一個水管工都能買得起汽車、電腦。 這就提升了低收入人羣的生活水平,造就了龐大的、橄欖狀的中產階層。
很多年前,我們覺得美國人的收入高,一個水管工就能養活一家人,那正是因爲美國經濟發達。 如今,中國部分地區也一定程度上達到了。 中國維修、裝修類崗位的工資也越來越高,這意味着,很多時候,生活中的事情,得自己動手了。
實際上,這個趨勢已經體現在電動工具的銷量上。
中國的電動工具增長率,高於全球平均水平。根據Fortune Business Insights的報告顯示,2020年,全球電動工具市場規模爲252.4億美元,該市場預計將從2021年的255.2億美元增長到2028年的330.5億美元,2021~2028年間的年複合增長率爲3.8%。
中國的增長率比這個高很多。2021年,中國電動工具行業銷售收入達到1569億元,同比增長9.6%。其中,工業用電動工具銷售收入達到940億元,同比增長9.4%; 家用電動工具銷售收入達到629億元,同比增長10%。 由此不難發現,中國中產越來越多地開始自己動手了。
中產當然不應該去做瓦工、維修工,因爲這個工作沒有成長性,但這並不意味着他們生活中不該自己多動手。 在一線城市的一箇中產白領,工資在1~3萬之間,每天工作10小時,一個月工作22天,時薪大致爲45~136元。
上門開鎖、上門清洗油煙機、上門修水管的工人的時薪遠高於45元,有些甚至高於136元。 當然,如果是要等生意上門,每天不可能全天都在工作。 但無論如何,這意味着一箇中產請師傅上門,他得付出比師傅更多的勞動時間。
No.5501 原創首發文章|作者 劉遠舉
開白名單 duanyu_H|圖片 視覺中國|內容合作、投稿交流 tougao9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