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影視劇何以“圈粉”世界?

中新社湖州4月2日電 (曹丹)“2018年中國影視劇《延禧攻略》翻譯成15種語言在100多個國家播出,榮登2018年穀歌年度熱搜影視劇榜單。”東陽歡娛影視文化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歡娛影視”)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影視劇中“植入”非遺元素已成爲影視劇創作新風尚。

4月2日,由浙江大學國際傳播研究中心、中國新聞社浙江分社等主辦的新時代國際傳播餘村對話在浙江安吉舉行。活動圍繞國際傳播優秀案例,邀請業內人士及專家學者代表共同探討中國故事“破圈”之道。

迪士尼買下《人世間》海外發行權,奈飛(Netflix)買下《大唐狄公案》播出權……隨着中國影視劇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作品成功“出海”。

如何讓中國影視劇作品“出海”又“出圈”?

“我們以‘影視+非遺’的方式,將緙絲、絨花等20多項非遺技藝製品‘隱藏’在影視劇場景中。隨着作品播出,這些非遺元素成爲海內外觀衆熱議的話題。”歡娛影視相關負責人介紹。

以影視劇《鬢邊不是海棠紅》爲例,劇中涉及20多出京劇,包括《貴妃醉酒》《霸王別姬》《長生殿》等劇目。該劇在北美播出後,在全球年輕用戶羣體內迅速颳起“中國風”。劇中主角的“精品手辦”在亞馬遜預售期間銷量超1萬件。

與此同時,舌尖上的“非遺”因被賦予鮮活的故事情節,也逐漸成爲打通中外文化交融的新橋樑。

“我們復刻出中國影視劇《尚食》中的榴蓮燉雞湯、胡辣湯、反沙芋頭等菜餚,很受當地人喜愛。”馬來西亞鴻安酒樓經理洪明雄介紹,該劇在海外播出時,劇中涉及的上千道佳餚美饌,涵蓋中華八大名菜系,引海內外美食博主紛紛效仿。

“曲藝、美食、傳統技藝等元素具有文化普適性,隨影視劇‘出圈’後,容易形成話題流量,吸引更多海外觀衆一睹其在影視劇作品中的應用。”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副教授章宏談到,在影視和中華文化的創新性結合下,中國影視劇作品向全世界圈粉的“磁吸力”越來越強。

影視劇作品“落地”時的海外投放渠道、題材偏好等因素也是其加速圈粉的關鍵,迪拜中阿衛視臺長楊威在接受中新社採訪時舉例:在迪拜中阿衛視《中國劇場》欄目,《歡樂頌》《三十而已》等女性題材影視劇收視率較高;而在YouTube阿拉伯語賬號內,點贊排名前50的中國影視劇中,近半數是中國青春偶像劇。

“阿拉伯國家的傳統社會結構,客觀上形成了以女性觀衆爲主的收視羣體。”楊威談到,“互聯網平臺則是阿拉伯國家年輕人的‘天下’,青春偶像劇的熱播與‘Z世代’開始關注中國影視劇從業者有關。”(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