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太平洋潛標觀測網 實現深海觀測數據實時傳輸

中國破解深海觀測數據實時傳輸世界難題。圖爲科考隊員進行深海潛標玻璃浮球聲學釋放器的回收。(圖/翻攝自中國青年網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中國新一代海洋綜合科考船科學」號在完成2016年熱帶西太平洋綜合考察航次後,於2日返回位於青島西海岸新區母港。在本航次成功對兩套深海潛標進行實時傳輸改造,破解深海觀測數據實時傳輸的世界難題。

新華社》報導,中國在西太平洋的潛標觀測網歷經3年多建設,目前擁有潛標近20套,成功獲取了熱帶西太平洋代表性海域連續3年的溫度鹽度洋流等數據,將爲中國科學家探索研究熱帶西太平洋環流的三維結構暖池變異及其對中國氣候變化的影響提供寶貴數據資料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黨委書記副所長王凡指出,海洋實時觀測數據長期依靠衛星遙感和浮標。用於觀測水下和深海數據的潛標只能每年回收一次,從中獲取數據,無法像衛星遙感和浮標那樣獲得實時數據。而在本航次中,科考隊員在水面上放置了一個數據實時傳輸的浮體,它與潛標通過無線有線兩種方式連接。潛標將數據傳輸給浮體,浮體發射到衛星上,衛星再反饋回陸地實驗室

王凡指出,潛標數據的實時傳輸,將爲海洋環境全球氣候研究提供重要技術支撐,實時傳輸回的數據將提高海洋氣候和環境預報精度。據悉,深海潛標觀測數據的實時傳輸技術,是由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等共同研發而成。

報導稱,這個航次中,科考隊員還成功回收2015年布放在這個海域的11套深海潛標和300餘件觀測設備,並重新布放14套深海潛標和440餘件觀測設備,再次刷新了單一航次布放、回收深海潛標觀測設備數量最多的世界紀錄

▼中國海洋調查船科學號。(圖/翻攝自環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