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後肢體痙攣 密集復健防失能

臺大醫院神經部醫師蔡欣熹說明,4成中風患者會在半年出現肢體痙攣。(王家瑜攝)

中風是導致國人失能的主因,4成患者會在半年出現肢體痙攣。臺灣腦中風病友協會調查發現,超過6成照護者需要調整工作方式,甚至造成收入減少。醫師指出,中風後6個月到1年內是治療關鍵期,此時運動能力恢復最快,建議中風半年內可實行高強度的密集復健,待亞急性期結束後,將復健重點回歸職場適應或生活自理上,以免過度依賴照護者或家屬。

臺灣每年至少新增3萬名中風患者,鍾先生就是其中之一。大約5年前,33歲的他某天早上起牀覺得頭昏,直到同事發現他嘴巴歪斜、走路向左偏,趕緊送醫診斷爲缺血性腦中風。

鍾先生表示,除了聘僱24小時看護,上了年紀的父母和妹妹也輪流照顧自己,看到妹妹因此工作照護壓力兩頭燒,他立志要早日重拾生活自理能力,加入急性後期整合照護計劃(PAC),3個月後出院時,已經可以拄着四角拐走路、獨立搭公車回診復健。隔年他返回職場,但持續復健希望恢復左手功能,去年注射肉毒桿菌素治療並搭配規律復健,現在左手已經能拿起水杯。

臺大醫院神經部醫師蔡欣熹表示,中風後由於腦細胞壞死,運動神經失衡,導致肢體張力變強、肌肉緊繃和關節活動度受限,表現方式包括拳頭緊握、肩膀內收、足部內翻、前臂旋前,或是手肘、手腕、腳趾屈曲,不僅影響患者復健的意願及成效,照護者也更費力。

蔡欣熹說明,若停止復健,攣縮可能更嚴重,甚至永久失去功能,簡單的清潔、飲食、穿脫衣服都變得困難。完整的復健計劃應採藥物及非藥物治療並行,若經復健、輔具或藥物治療後,上肢至少6個月、下肢至少3個月仍痙攣,影響日常活動,可申請健保給付肉毒桿菌治療,待肌肉張力減緩後,再搭配積極復健訓練,鎖定1、2個動作慢慢進步,病人也會有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