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震、免震哪個好? 別挑了!專家:耐震第一步「看施工品質」

▲許多建案會配備「制震」或「免震設備,提高住宅舒適度。(圖/記者姜國輝攝)

記者陳建宇綜合報導

921大地震將屆21週年,這場撼動全臺的地震也改變了相當多建築法規,更讓民衆開始重視建築物耐震能力,因此很多人會想買有「制震」或「免震」的產品,不過專家表示這些加強結構行爲,未必每個建築物都需要,最重要的還是結構規劃設計及施工品質

臺灣位於地震帶,發生地震的頻率相當高,幾次的大地震也造成嚴重的傷亡,因此民衆也對建築物的耐震程度相對重視,甚至想買很多具有「制震」、「免震」規劃的房子,以維護自己和家人的生命財產安全。不過買房子一定要買具備這些特殊設備才安全嗎?

事實上,現在的新房子要拿到建築執照,都必須經過結構審覈,上揚國際建築團隊營業四處總經理施棟瀝表示,能拿到建照代表建築物的規劃是符合耐震標準,接下來就要看施工是否能達到預期的品質,如此一來遇到一般的地震也不必擔心建築物承受不了。

而像「制震」、「免震」這樣的加強結構行爲,較常出現在摩天高樓,一般15樓或以下的產品較少見高雄市代銷公會理事長謝哲耀指出,高樓晃動感較明顯,有時位於1樓感覺不到的地震,在高樓卻會明顯感受到,此時有些建案就會規劃「制震」或「免震」的設備,藉由阻尼器隔震墊等降低或消除震動,提高居家舒適性

謝哲耀表示,這些配備也未必只出現在15樓以上的產品,只不過高樓比較常見,而配備這些「制震」、「免震」配備的建案,房價每坪會比沒有配備的多約1萬元,視採用的設備等級而定。

施棟瀝表示,有些建案則會在施工的工法結構上加強,例如採用「結構柱中柱」、「一筆箍」等方式強化穩定度

戴雲發認爲,結構規劃設計及施工品質纔是確保住宅安全的重點。(圖/資料照片

而臺灣目前仍有許多老屋待改建,社團法人建築安全履歷協會理事長戴雲發提醒,老舊房屋抗災抗震能力普遍不足,更缺乏消防安全設施,且高齡社會來臨,當地震來襲一旦引發火災後果令人不敢想像,生命財產都將面臨相當大的威脅。而不論是都更危老重建的房屋,或是一般的新建案,都應注重新建築的結構規劃設計及施工品質2大要點,才能保障生命財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