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東亞所52週年所慶 低迷兩岸更添師生使命

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26日舉行52週年所慶。(陳君碩攝)

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26日舉行52週年所慶,多位重量級學者與會,所長王信賢指出,隨着美中情勢變化中國大陸研究面臨典範轉移挑戰,他也直言,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的不按牌理出牌,對中國研究者而言,反而像是最大的變數。多位學者認爲,在兩岸關係不佳,風險加大之際,東亞所的使命反而更大,要幫大陸學者說出他們想說卻不能說的話,還要想盡辦法「避免一戰」。

○典範轉移 學者指習近平是最大變局

政大東亞所26日在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舉辦「大變局時代的中國研究取向:繼承與創新」研討會中央研究院院士政治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玉山表示,東亞所是在冷戰下產生,如今大環境從冷戰、後冷戰到新冷戰轉變,東亞所的角色也更加凸顯,局勢雖非我們所能控制,但如何讓「周雖舊邦,其命維新」,值得省思

政大東亞所前所長、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寇健文指出,被譽爲「中國研究麥加」的香港中文大學中國研究服務中心,將面臨變革,對政大來說,中國大陸研究的走向仍需整體規劃,香港情勢可作爲未來轉型、經營中國大陸研究的參考。

政大東亞所所長王信賢指出,近幾年做中國研究,最大的變局反而是習近平,不管在政治、經濟、社會領域,都帶來一些衝擊

開南大學公共事務管理學系教授張執中指出,習近平修改黨內既有慣例(修憲取消任期限制),陷入制度與反制度的問題,對權力的共享與分配都出現變化;不過張執中認爲,臺灣學者扮演一個重要角色,「要幫大陸學者講出他們想說的話,他們有數據,沒有辦法去解讀,這是東亞所的使命」。

致理科技大學國貿系教授王佔璽則認爲,習近平不完全算是「創新產物」,仍有延續的部分,他覺得習近平的風格像是毛澤東鄧小平的「結晶體」,繼續在中共的體系運作

○發揮想像調適力 避免一戰

政大東亞所名譽教授邱坤玄指出,臺灣是中國大陸在境外最大的壓力團體,可以形塑中共的政策選擇,而東亞所的知識社羣將理論與區域研究有效結合,他認爲政大東亞所的責任,是要充分發揮想像力與調適力,全力中美乃至兩岸都避免一戰。

「兩岸要怎麼在學術上進行交流,又不違背政治正確,現在太困難了!」文化大學社科院院長趙建民說,現在兩岸風險加大,紅綠兩邊政府都對兩岸研究學者有不信任感,不過他也相信,因爲兩岸風險增加,政大東亞所的使命會更大。

王信賢指出,當前中國研究面臨典範轉移,特別是新冠疫情後,臺灣對中國大陸的認識與研究應該要有新的思維,所以除了2020年舉行了一系列研究方法的工作坊外,未來也會邀請外籍博士生介紹各國視野的中國研究現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