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貴教訓-大到不能倒vs.大到不能救

▲在政府「大到不能倒」的原則下,美國整個經濟體系社會成爲華爾街人質。圖/美聯社

「大到不能倒」一直是金融界的名言。因爲銀行吸收民衆的存款,貸放投資給企業、投資者、消費者等,一旦倒閉,波及甚廣。愈大的銀行影響層面愈深,嚴重者可以撼動一國經濟。所以世界各國出現嚴重的大銀行倒閉事件時,多由政府出面解決,當然最後都是納稅人買單。不過金融海嘯發生之後,不少國家發現銀行的虧損已大到政府無法因應的地步,例如冰島銀行業務遍及歐洲,倒閉虧損是其全國GDP的20倍左右,而瑞士的瑞士信貸與瑞士銀行業務跨及全世界,虧損也超過瑞士GDP的6倍,這時,政府想救也救不起來。於是有人改稱之爲「大到不能救」。

金融海嘯災難

書中從金融海嘯的源頭華爾街的投資銀行金融市場上興風作浪、槓桿操作講起,其中金融機構所創造的金融資產證券化,將銀行的放款集束包裝成市場上可以轉手買賣交易的證券,不同的金融機構從規畫到包裝、提供信用保證、信用評等、負責上市行銷、撮合造市等,由於有多重保障,風險低而報酬相對卻較高,成爲機構投資人主要投資對象,對衝基金又以之爲主要的投資工具對衝風險。如此,每家金融機構環環相扣,一旦發生違約事件,就會造成骨牌效應,每家涉入的金融機構都會被拖累。次貸風暴就是在這種背景之下爆發出來的。

本書從貝爾斯登倒閉在金融市場中帶來的衝擊,到雷曼掙扎求生,波濤起伏,終至敗亡的經過,歷歷如繪。而美國政府不救雷曼卻因爲擔心體制風險,怕引起全球金融恐慌,扔出850億美元救AIG(最後是花了1,800億美元),折衝往返的決策過程,頗爲精彩。隨後投資人對金融機構失去信心,客戶不斷流失,美林被迫併入美國銀行摩根士丹利高盛也在持續虧損、股價直落的情形下,改製爲銀行,接受較嚴格的銀行規範,至此,美國的投資銀行幾乎全部消失。而在財政部的壓力下,摩根士丹利與高盛不甘不願地被迫與銀行做合併商議,雖然終以增資暫時解決,不過,未來前途未卜,仍然逆料。除此之外,房地美、房利美半官方的房貸批發機構,隨着房貸市場出問題,若不立即救援,房地產市場全面崩潰可期。同時,爲恢復投資人與存款人對金融機構的信心,問題資產拯救計劃(TARP)在國會的通過,以及執行銀行注資,近乎國有化過程的經過,都有頗爲深入的分析

其中,最值得一看的是面臨金融災難下,扮演救火隊的各個角色:財政部長鮑爾森(來自華爾街)、聯儲主席柏南克(原是研究1930年代經濟大恐慌的學者)、紐約聯儲總裁蓋特納(後接任財長)等人在金融危機當中,如何全力施展力圖挽救惡化中的金融機制、以及衰退的美國經濟。當然,事後觀察,許多危機處理政策不無可置喙之處,同時整個危機的發展已延伸到全世界,全球經濟問題接二連三的爆發,已近失控狀態,卻是始料未及。

面對貪婪貓 付出代價大

回顧美國在金融危機中的救援政策,有許多打破先例的做法,如:聯儲原只負責銀行的管理,卻於法不合的跨界救援投資銀行與保險公司;當財政部公債賣不掉時,聯儲甘冒大不諱印鈔來買;財政部長濫用權力,介入迫使金融機構配合併購,以解決問題等,均多有違常理,縱使事急從權,亦有所不當。

本書指出,在政府「大到不能倒」的原則下,整個經濟體系與社會成爲華爾街的人質,不管你願不願意,都要付出贖金肥貓一族,可以坐享其利,風險與成本卻都由社會承擔,頗值得深思。美國新近通過的金改法案,就是在這個背景之下推出的。

細讀此書,可以瞭解華爾街金融機構的運作;面對各種金融問題,如何因應,政策如何制定,對金融主管亦有頗多可參考或戒慎之處;對投資人而言,可以看到金融危機發生的原因與發展的經過,可以經由書中的分析知道投資風險之所在,找出哪類金融機構較能在風雨中屹立不搖,進而找出趨吉避凶之道。

(摘自本書推薦序,作者爲國立政治大學金融學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