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再出大招,到底能不能救市成功?
不僅僅是送錢給你
最近,財爸果然像我們預期的那樣,追加了對樓市的刺激。
很明顯,在9.24開始的一大波救市舉措後,到了現在,有必要“追加”。
目的也很清晰,部分弱線城市在10月份之後交投又不行了。此時此刻,再接力打波雞血,讓弱線城市的流動性繼續保持下去。
至於很多老鐵關心的核心城市,目前交投依舊是火爆。
儘管很多房子的價格還沒有回到2023年3月附近,可是,流動性起來了,希望也就在了。
從本次的財爸出手來看,確實亮點很多,但是,我們首先要看得懂財爸到底在出什麼牌。
首當其衝,本次財爸將“剛需”的定義重塑了。
以前,都是按照90平米的邏輯來玩,這次直接給你整到140平。
按照以前的說法,140平附近已經算是改善了,這到底是想幹嘛?
邏輯就像生娃一樣,你現在要逼小年輕趕緊結婚生娃,還不如鼓勵已經有了一胎的家庭再生個二胎、三胎反而更加靠譜。
同樣,你要逼還沒有買過房的人去買房,還不如鼓勵已經有房的家庭去置換,反而更加靠譜。
與此同時,免5變成免2,這個邏輯也與上面提到的是一致的。
具體而言,就是讓市場的流動性起來,也變相給實際房價減負一點點。
當然,這裡面,財爸也是有配合央媽的味道。
長期關注我們的老鐵都知道,M1和M2的關係是我們觀察後續房股能不能形成牛市的重要觀測指標之一。
自從去年金融戰全面打響至今,M1和M2之間的距離越拉越大,且M1一直遠低於M2,這說明很多資金都趴着,根本不動。
如果放任這樣下去,貨幣政策的有效性會大幅下降,且不利於房股崛起。因此,此時強化樓市方面的刺激力度,也有着大幅縮減M1和M2之間的差距,爲救市舉措起作用直接助推。
顯而易見,我一直說的,本次救市,別看大A如何崛起,一切的一切的終極目的,都是救樓市。
現在,很多媒體上的說法是,這次力度太有限了。
所謂的有限,無非是說能不能將房價在極短的時間內快速拉回到此前高點附近。
恕我直言,這依舊是投機心態,村裡根本不會理會的。
本輪金融戰中,現金流量表問題是全面的、全社會性的、持續時間有點長的。
你要達成上述目標,最起碼也需要一個傳導過程的。
敏感的老鐵已經意識到,最近有些城市的貸款利率又重新回升到3%附近了。
原因很簡單,在沒有全面降低基準利率的前提下,單靠拉低LPR等方式來帶動貸款利率下降,已經到了極限了。
銀行的融資成本就在那裡,拼命拉低貸款利率,無非是打擊銀行的息差,這個眼下走不遠了。
這也就提示我們,今年過年前,尤其是12月份,能不能央媽出面宣佈首次降低基準利率,纔是本輪樓市救市行情的第一個助燃點。
眼下,各種組合拳只能確保剛剛救起來一點的樓市流動性不要再次趴下去。可是,要確保這個流動性回暖具有較長的連續性,只能靠央媽出手了。
財爸的減稅,本質上,確實是爲央媽後續宣佈全面降低基準利率的有效性提供了一個助攻。
同時,財爸的這一舉措也爲後續地方財爸實施更加激進的大規模棚改提供了可能性。
一旦棚改加速落地,則整個樓市供需格局就會變天。
本質上,現在就是鼓勵大家置換,鼓勵大家用手裡的小房子換大房子、用品質差的房子換品質好的房子。
也只能是這個方式,纔可以促使居民家庭重新增加債務,整個內需循環機制纔可以重新啓動。
不要忘記,川普上臺後,就要對我們徵收天量關稅。
此時此刻,央媽和財爸聯手加速提振樓市,就是一個對衝,就是一個應對,就是一個系統性的維穩經濟總需求的必由之路。
我們不能再簡單的用所謂的自由市場經濟理論去看問題了,現在救樓市,也已經是大國博弈攻防轉換的重要一環了。
畢竟,外需如果不行,內需又不能拉起來,那全民怎麼辦?
理解了上述邏輯,我們不難看出,本次救樓市,是鐵了心了。
不過,金融戰中,我們是讓全社會揹負了樓市失血引發的現金流量表問題,而不是讓銀行體系去承受。
這也意味着,馬上就要宣佈針對白名單中的優質開發商輸血。
一方面,很多保交樓的事情可以切實推進。
一方面,開發商有了錢,也可以逐步償付上下游的供應商欠款。
一方面,土地財政起碼還可以在現在的位置上穩定下來。
或許不少人有疑惑:這麼多救樓市的舉措,到底能不能行?
被舉例子最多的是日本的樓市,然而,這些人不會告訴大家,現在的東京房價漲到當地的高管都買不起、租不起了。
日本樓市崩盤後一直不能救起來,無非是下面的原因:
金融自由化引發資金外流 + 救市速度太慢 + 東大幫忙揹走了大量日本的通脹壓力
現如今,上述幾個條件在我們這裡都不可能成立。而且,我們還有激烈的中美博弈,根本不允許出現救不起來的情況發生。
君不見,去年已經爆雷到吐血的越南樓市,今年在強力救市中已經復甦起來了,爛尾樓大幅銳減,買房的人又多了。
我們是“中觀驅動”經濟增長,也就是地方財爸主導落實投資。地方財爸的錢,離開了土地財政收入,也就沒有幾個銅板,那還中觀驅動什麼?
沒有了中觀驅動,經濟增長就會下降,這也就是爲何近期強力搞各類地方債的化債的根本原因!
這麼多舉措,即便是大A,都是爲了後面服務於樓市修復;而樓市修復,則是爲了後面服務於地方財爸;地方財爸有了錢,是爲了後面可以中觀驅動經濟增長,給製造業企業和產業升級匹配訂單;企業有了訂單,然後纔有就業、財稅、防風險、消費、投資等等。
請大家回憶一下最近幾年,我說過的話:
中國樓市 = 財政現象 = 內需之母
金融戰中樓市的表現,以及對經濟各個領域造成的結果,大家都看到了。
即,從反面進一步論證了上述的觀點。
當樓市繃不住,到底誰最倒黴,到底會是如何的情況。全球通脹,東大通縮,各種悲觀情緒,各種就業困境,各種年輕人的迷茫。
本次救市,不過是對上述理論的政策側面的強力背書!
別扯什麼“6個錢包”的騙人理論了!
房子是債務,卻也是資產,債務原本就和資產是一一對應的。“6個錢包”的理論,只說房子是債務,絕口不提房子也是資產。當資產價格一直穩步上行,債務就不是問題。就算你掏空了家裡的6個錢包,可是,你的房子是在增值啊,你是賺錢的,就跟你掏空6個錢包買黃金、買股票、買債券、買理財產品是一樣的。只有房子一直跌的時候,6個錢包被掏空纔是噩夢。但是,這和你借了家裡的錢去炒股虧錢,又有什麼區別?
只要房價重新趨勢性上攻,讓居民家庭的資產價格增幅跑贏債務增速,那麼,整個內需就穩了,大家就又有錢出來過上裝逼的人生了。最起碼,可以有辦法對抗創新週期尾部的衝擊了。#優質作者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