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樹國長篇小說《大河灘》出版發行

本文轉自:人民網-安徽頻道

長篇小說《大河灘》,日前由安徽文藝出版社出版發行。

《大河灘》以上世紀五十年代爲時代背景,展示了中原地區農民從土地改革、互助組、初級社、高級社、生產隊,到三年困難以及六十年代初期包產到戶的生產和生活場景,描繪了國家對農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的宏大歷史畫卷。

土地是萬世根本。黃河故道的土地是迷人的、神聖的、莊嚴的、壯闊的,孕育着世代農民對土地的癡情和夢想。

著名作家陳世旭先生在序言中寫道:張樹國帶我們走進黃河故道大河灘上他的鄉親祖輩繁衍生息的村莊。在三十多萬字的篇幅中,作家展示了將近半個世紀的滄桑變遷,民生甘苦,以及貫穿其中各種人物跌宕起伏的命運。《大河灘》中的是是非非、恩恩怨怨、正邪善惡、愛恨情仇,都被奔流不息的社會浪濤大潮裹挾着滾滾向前。

小說中的主要人物劉洪山,是一個老中農,在鄉村處於中產地位。他一生崇尚勞動,愛護耕牛和土地勝似自己的生命,恪守傳統做人做事的良好美德,勤勞持家,與人爲善,爲人誠信,做事公道,愛憎分明,敢於同邪惡勢力作殊死鬥爭,是黃河灘上堂堂正正的莊稼漢。劉洪山當了社長以後,從延續一兩千年的小農家庭中走了出來,他的心智發生了根本性變化,把自己的命運跟鄉親們的命運捆在一起,帶領大家堅定不移地走集體致富之路。多年來,無論碰到多大困難,受到多少委屈,吃了多少苦頭,他初衷不改,得到上級領導的認可和鄉親們的愛戴。

張樹國是中國作家會員,高級記者,出生在地處黃河故道的碭山。年輕時,在生產隊參加勞動,當過中小學教師,上個世紀七十年代開始發表作品,他深深愛着黃河故道和父老鄉親。在中央電臺當記者的二十多年,一直從事農村調查研究,採訪寫作。新聞作品曾獲亞廣聯、中國新聞獎、中國廣播影視大獎、彩虹、安徽省政府新聞獎等。創作出版小說、散文、電影、文論多部。

作家深刻研究建國初期的歷史背景,分析國際環境對新中國的影響,翻閱大量鄉村材料,調查走訪很多從那個時代走過來的農民和鄉村幹部,聯繫到農村改革開放,新時代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花費多年心血創作成《大河灘》。小說選材嚴謹,結構合理,故事性強,人物性格鮮明,語言質樸,內涵深刻,不僅是一部優秀的文學作品,也是一部典型環境下的農民創業史。(陳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