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與香港的「半生緣」
▲香港書展文藝廊所展示的張愛玲《傾城之戀》手稿。(圖/新華社)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在香港,談到愛情小說,有一個繞不過的名字,那就是張愛玲。近百年來,張愛玲的愛情小說不僅留下了悱惻動人的愛情故事、形象鮮明的人物,也從另一個側面記錄着上個世紀40年代在日軍炮火下動盪的香港。
剛剛結束的2018年香港書展以「問世間情爲何物」爲主題,展現了香港各個時期愛情小說的代表作品。其中,在香港留下不少佳作的張愛玲被作爲重點作家介紹。
張愛玲遺產管理人宋以朗的講座,書展文藝廊中展示的張愛玲手稿,張愛玲經典的愛情語錄,書展中售賣的張愛玲遺稿作品《愛憎表》……張愛玲文藝的氣息,在香港依然鮮活。
2018年香港書展開幕當天,淅淅瀝瀝的雨將人們的思緒拉回到上個世紀的香港。
1939年,張愛玲到香港大學文學院求學,她的文學之路就此開啓。張愛玲參加雜誌社的徵文比賽,憑《天才夢》拿獎,膾炙人口的「生活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蝨子」便出自此文。
優異的成績和良好的住所,卻並不能消解張愛玲內心的孤獨。她曾在作品中描述過這樣的場景:戰時,一個炸彈在她住處的街對面爆炸,她死裡逃生。她想到「差點炸死了,卻沒人可告訴,若有所失」。
1941年12月,日軍佔領香港。1942年,張愛玲不得不中斷學業,回到上海。
從香港返滬後的兩年是張愛玲創作的高峰,在香港生活帶給她的衝擊與啓發,爲她之後的創作積累了重要的素材和資源。《沉香屑•第一爐香》《沉香屑•第二爐香》《茉莉香片》《傾城之戀》……她兩年間發表的8篇小說,竟有一半關於香港。而《傾城之戀》更成爲了她短篇小說的代表作。
「傾城」是指日軍侵佔中的香港,小說寫的是白流蘇和範柳原這一對男女,經過試探、曖昧、分別,最後在戰亂中交付彼此真心的故事。
白流蘇和範柳原首次邂逅在香港淺水灣酒店的露臺。如今,雖然香港淺水灣酒店已改建,但露臺原址仍保留並改建爲露臺餐廳。此外,香港淺水灣還設置了三組座椅介紹張愛玲三次來港的經歷。首組以地上的子彈和茶几上的舊照片表達戰亂的時代背景和她的求學時期;次組以椅上的書籍和筆表達她第二次來港在香港創作的全盛期;末組以椅邊的行李和扶手上的外套表示她告別香港。
1952年,32歲的張愛玲再次來港。彼時彼刻,她已經由一個女學生成爲了一位享有盛名的女作家。那張身着旗袍、在香港拍下的照片成爲了張愛玲流傳最廣的一張照片。
再來香港時,張愛玲住在哪裡?生活如何?她當年在香港生活時結交的朋友——宋淇夫婦的兒子宋以朗,在書展「破解張愛玲的三個秘密」的講座中介紹了張愛玲的這段經歷。
宋以朗說,張愛玲當年住在英皇道附近。據他父親回憶,張愛玲在香港的房間陳設異常簡陋,以致她只能拘束地在牀側的小茶几上寫稿,說她家徒四壁並非言過其實。
很多「張迷」都想知道張愛玲究竟住在哪裡。有一種說法認爲,宋淇妻子曾寫有一張籤文批註「雨中搬去輝濃臺」,因此推斷張愛玲住在繼園街旁邊的輝濃臺。宋以朗在講座中表示,這是一個美麗的誤會,籤文批註的搬家行動其實是指宋家。
英皇道曾經有過張愛玲的影子,而她究竟身在何處,卻成爲了一個永久的謎。在此後的漫長歲月裡,她僅僅在1961短暫回到過香港。34年之後,張愛玲在美國洛杉磯去世,在遺囑裡她囑咐道,把骨灰撒到最孤獨之處。
年少時意氣風發的女學生、青年時才華橫溢的女作家、中年時境遇困窘的女人——張愛玲三次來港,香港也留存了她對城市繁華、人世疏離的想像,給予了她最初的創作靈感。
正如香港文學評論家馮晞幹在講座中所說,或許張愛玲並不是一個偉大的作家,她所描寫的愛情故事也並不是什麼偉大的故事。但正是她所記錄的瑣碎的、細微的感情,卻能長久地被人記得,也觸動着人們心底最深刻的感情。(新聞來源: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