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該上路! 專家:數位身分證資安內控功能強大

數位身分證。(圖/翻攝自內政部官網

記者羅婉庭臺北報導

自從政府研議換髮數位身分識別證(New eID),即不斷被民間人士質疑晶片存在資安風險而連署反對。對此,前國發會資管處處長潘國才認爲,臺灣網路普及便利,卻沒有網路身分識別機制實屬落後,且數位身分證的安全設計應高於國民日常廣爲應用的各種卡片,其立論基礎實在無法理解。

潘國才指出,由於不少民衆對數位身分證的隱私與安全性有所擔憂,內政部研議了一項折衷方案,可選擇「關閉功能」,將以卡片搭配身分證明清單的方式辦理機關就不需要讀取晶片身分證。此外,密碼功能可有效避免資訊外泄,這是目前最好的方式,但更重要的是,民衆對於密碼管理與設計,政府需要再做宣導,畢竟個資的保護不能只靠政府力量,民衆也要有保護資料意識

潘國才表示,數位身分證最大的好處是建立全國性數位辨識機制,這是目前臺灣最缺乏的,雖說紙本身分證有辨識能力,但並非數位的,在人力時間成本耗費上,遠落後先進國家,數位晶片身分證則是在離線下仍能透過電子數位辨識能力,便利性無庸置疑。

潘國才舉例,民衆到政府機關辦理文件,承辦人員拿到身分證後不須再重複輸入,而是用感應或插入讀卡機後,以電子對電子的方式,所需的資料一目瞭然,大幅縮減等候時間。

臺北大學副教授陳泉錫則指出,世界上已有超過85%的國家皆已發行數位身分證,臺灣作爲網路上行使公民權利的身分識別工具時,卻仍有很大的聲音在質疑數位身分憑證不夠安全可能侵害隱私而反對。

陳泉錫表示,政府在10餘年前首次規劃發行多卡合一型的身分憑證時就曾上演,當時成功的阻止數位身分證發行,同時也使臺灣數位轉型步調宕延,如今正在發生第二次,反對理由仍相同,卻無視世界上主要先進國家多已採行。

陳泉錫強調,內政部的憑證安全性防範已經努力已久,民衆擔心的是或然的風險入侵問題,這點目前沒有完全確保的空間,但他過去在財政部服務時,曾參與過內部簡報,瞭解他們對風險問題十分嚴謹。

針對許多民衆認爲紙本身分證比較安全,陳泉錫不認同,他說明,紙本相對下並沒有比較安全,例如民衆到電信行申辦門號、申辦信用卡及任何需要網路服務的項目,都需要嚴格驗證,承辦人員要求看雙證件,民衆在拿紙本身分證的同時,資訊立即被看光光

陳泉錫說,民衆質疑電子身分證有被駭客可能性,但紙本早有這些問題,被誰影印了,印了多少份都不知道,影本還能被長期留存,數位身分證就不同了,誰在使用、什麼時間點使用,所有的軌跡都會被記錄,一定是相對安全。

陳泉錫再舉例,電子化之後很多服務才能加快腳步,包括土地、房產過戶,現在手續非常繁複,因此必須找代書協助,雖然政府強調單一窗口,實際上仍需到很多單位分別完成資料確認,無論是權狀資料、過戶雙方資訊都必須由本人填寫表單,如果全面電子化,從政府資料庫中直接下載,最後僅需本人過去一趟,確認意願程序簡單又安全,快速完成過戶。

陳泉錫表示,數位身分憑證是民衆在網路上安全行使公民權利的根本要件,政府如一再因社會上有部分不同的聲音即延緩此一重要的數位基礎建設,臺灣要實踐提供民衆優質數位政府的理想就會越來越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