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車新勢力“起死回生”,到底是誰在救瀕死的新能源車企?

最近幾年,伴隨着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高速發展,各家新能源汽車企業也開始如雨後春筍一樣涌現出來,出現了許多有名的名字蔚來、小鵬、理想這都是大家熟悉的頭部,然而有混的好的,也同樣有做不得不太行的,甚至被市場淘汰的,然而就在最近幾家已經近乎式微的造車新勢力突然都傳出了新生的消息,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到底是誰在拯救瀕死的新能源車企?

一、造車新勢力起死回生?

據中國經營報的報道,據此前媒體報道的協議內容,高合汽車已獲得iAuto的10億美元融資,並且iAuto將全力支持高合汽車恢復業務運營和整車生產的計劃。

"在iAuto的資金、技術和訂單等一系列資源的支持下,高合汽車母公司華人運通已經開始團隊復建和恢復生產的準備工作。在此之前iAuto已獲其背後機構投資者的充分支持,計劃投入超過10億美元的首輪專項資金,全面支援華人運通高合汽車的重組。雙方會盡全力在2024年半年報發佈之前完成所需的合規交易流程。"iAuto方面表示。

財聯社報道稱,美國註冊汽車公司iAuto Group Inc.與華人運通於美國當地時間5月16日正式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這家鮮爲人知的公司將爲華人運通提供投入超過十億元美元的首輪專項資金,支援華人運通高合汽車的重組。

根據協議,雙方合作的範圍包括爲履約銷售訂單而即將恢復的生產的合作,股權重組和併購相關的合作,技術和研發、工程的合作,品牌和海內外市場營銷的整合、供應鏈和生產製造的整合等。

《每日經濟新聞》通過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網站獲悉,紐約時間5月14日,在納斯達克上市的SPAC公司哈德遜收購I公司宣佈,該公司已與愛馳汽車歐洲公司簽署了業務合併協議書,這意味着,愛馳歐洲或將通過"反向收購上市"登陸美股。

根據汽車公社消息,愛馳汽車在2020年開始出口法國,接着開闢了德國、荷蘭、比利時、丹麥、以色列、意大利、瑞士、西班牙、葡萄牙和瑞典等十幾個國家,與比利時Cardoen集團、丹麥安徒生汽車公司等區域代理公司都有密切合作。

3月,沉寂5年的知豆汽車宣佈自己"捲土重來",併發布了全新車型——知豆彩虹。公告中提到,"2023年10月,吉利汽車集團、愛瑪科技創始人張劍先生、知豆汽車創始人鮑文光先生、金沙江聯合創投、三峽資本、深圳遠致富海等前瞻市場的智者,合力煥新知豆汽車,實現資本戰略重組。"

二、到底是誰在拯救瀕死的新能源車企?

在新能源汽車市場風起雲涌的當下,造車新勢力經歷了從輝煌到低谷,再到起死回生的過程。這一過程中,不僅體現了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激烈競爭,也揭示了資本市場對於新興產業的關注與投入,特別是最近幾家瀕臨倒閉的造車新勢力企業突然等來了自己的白衣騎士,我們到底該怎麼看這件事呢?

首先,中國造車新勢力對海外資本還是很有吸引力的。在全球汽車產業的版圖中,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迅猛崛起已成爲不可小覷的一股力量。與過去燃油車時代的相對固定格局不同,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展現出了更爲廣闊的空間和無限的可能性。其發展模式不僅多元化,而且創新理念層出不窮,爲整個汽車產業注入了新的活力。

海外資本在觀察中國這一巨大的汽車市場時,其眼光並不侷限於跟隨已經取得市場主導地位的成熟企業。相反,他們更熱衷於尋找那些尚未被充分發掘、但具備獨特潛力的"遺珠"。這些企業可能由於種種原因,如資金鍊斷裂、市場策略失誤等,暫時處於困境之中,但它們往往擁有一定的技術積累、市場認知度或特定領域的專長。對於海外資本來說,這些資產如同未經雕琢的璞玉,一旦得到合適的資金注入和戰略調整,便有可能實現東山再起。

其次,造車資質也是當下最值錢的資產。汽車製造行業歷來被視爲一個高度集中、技術密集且政策敏感的領域。因此,獲取造車資質成爲了衆多希望涉足此行業的企業的首要任務,然而,這一過程的難度不容小覷。它猶如一道高不可攀的門檻,將許多懷揣夢想和資金的企業拒之門外。這種資質的稀缺性,使得它成爲了一種無法用金錢簡單衡量的無形資產,其價值遠超過了單純的金錢所能衡量的範疇。

對於那些已經成功獲取了造車資質,但在實際運營中遇到諸多困難的新能源車企來說,儘管它們可能面臨市場萎縮、資金鍊斷裂等嚴峻挑戰,但它們的資質本身依然如同一座金山,閃耀着誘人的光芒。這是因爲,在新能源汽車市場迅速發展的今天,一張合法的造車資質就意味着企業擁有了進入這個龐大市場的"通行證"。這張"通行證"不僅能讓企業免受政策壁壘的困擾,還能使其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佔據一席之地。

因此,當這些經營不善的新能源車企陷入困境時,它們往往會成爲其他企業或資本眼中的"香餑餑"。這些企業或資本看中的,正是那些車企手中寶貴的造車資質。通過注資重組這些瀕死的車企,它們可以迅速獲得市場準入的機會,進而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大展拳腳。

例如,近年來,隨着科技的快速發展和跨界融合的趨勢日益明顯,許多科技公司或跨界企業紛紛將目光投向了新能源汽車市場。然而,由於缺乏造車資質,這些企業在進入市場時遇到了諸多阻礙。爲了快速獲得市場準入的"門票",它們便紛紛選擇與那些經營不善但擁有造車資質的新能源車企合作或進行收購。通過這種方式,它們不僅能夠快速獲得造車資質,還能借助原有車企的技術積累、生產線等資源,實現快速切入市場的目標。

第三,重新發掘原先企業的價值也是一些資本喜歡的操作模式。儘管一些新能源車企在市場上遇到了困難,甚至瀕臨破產,但這並不意味着它們就完全沒有價值。事實上,這些企業往往擁有一定的技術積累、人才儲備以及市場經驗。在某些情況下,這些價值可能因爲管理不善、資金鍊斷裂或者其他外部因素而被忽視或埋沒。

投資者可以通過對新能源車企進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發現這些企業的潛在價值。一旦確定了投資目標,投資者可以通過資本注入、管理重組等方式,幫助企業解決資金和管理方面的問題,推動企業的轉型和復甦。這種投資策略不僅具有潛在的高回報,還有助於推動整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健康發展。

對於有遠見的投資者和企業來說,識別並挖掘這些潛在的價值,通過資本注入、管理重組等方式幫助這些企業實現轉型和復甦,是一種具有潛在高回報的投資策略,中國人其實都明白這個道理,這就是相比於錦上添花,雪中送炭的意義無疑是更加巨大。

第四,拯救瀕死新能源車企並不容易、甚至風險巨大。拯救瀕死的新能源車企,既是一場商業救援行動,也是一場賭博。對於出手相救的企業或投資者而言,除了資金支持,還需要提供戰略指導、市場洞察和技術升級等全方位的支持。這要求救援方不僅要具備雄厚的財力,還要有深刻的行業理解、敏銳的市場嗅覺和高效的執行力。

此外,市場環境的快速變化對這些"起死回生"的企業提出了更高要求。產品創新、智能化體驗、服務模式升級成爲決定其能否真正站起來的關鍵。如果不能緊跟市場趨勢,推出符合消費者需求的優質產品,即便獲得了外部救援,再次失敗的風險依然存在。

造車新勢力能否起死回生,既取決於外部投資者的戰略眼光和資源配置能力,也依賴於企業自身的轉型能力和市場適應性,能不能用好外援,就看這些企業的管理者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