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1年前 大陸將再發射四次空間科學衛星和探測器
本報訊
據國防科工局消息,爲進一步推進大陸空間科學的發展,「十三五」期間,大陸將有四次重要的空間科學衛星和探測器實施發射。
一是中意電磁監測試驗衛星預計今年8月發射。這是一顆用於監測獲取空間電離層和磁場異常變化資訊的試驗衛星,研究地震前兆引發電離層和磁場變化的關聯,從而反演地震預測模型。二是中法海洋衛星預計2018年完成研製併發射。這顆衛星將獲取海面風場、海浪等海洋動力環境參數,主要應用於海洋波浪預報、防災減災等方面。
三是中法天文衛星將於2021年左右完成研製併發射。這顆衛星通過發現和快速定位各種伽瑪暴,星地聯合完成伽瑪暴的電磁輻射性質的全面測量,爲暗能量和宇宙演化研究提供基礎觀測資料。
四是大陸正在加快推進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實施,將在2020年發射探測和着陸巡視的火星探測器,一次實現「繞、落、巡」,爲後續開展火星科學研究奠定基礎。「經過50多年的發展,中國走上了一條從無到有、從探索到實踐、從試驗到實用的發展道路,逐步建立起了包括空間天文、空間物理、太陽系探測、微重力科學、空間生命科學等專業的空間科學領域。」國防科工局系統工程司副司長趙堅說。6月15日,由國防科工局、財政部聯合批覆立項的硬X射線調製望遠鏡(簡稱HXMT)衛星發射升空。這顆衛星由民用航太和空間科學先導專項共同支持,又名「慧眼」,將對黑洞、中子星等緻密天體展開觀測,以加深人類對強引力場中動力學和高能輻射過程的認識。
在評價「慧眼」的意義時,趙堅指出,這顆衛星以探索宇宙形成和演化爲牽引,圍繞空間天文和空間物理環境開展研究,實施創新性的空間科學任務,解決了多觀測模式下的衛星總體、控制、熱控以及自主探測器的研製技術,實現了寬波段、大視場、大有效面積的空間觀測能力,將有助於實現中國在空間技術的重大突破。空間科學是以空間飛行器爲主要平臺,以航太技術爲基礎,研究發生在日地空間、行星際空間乃至整個宇宙空間的物理、天文、化學及生命等自然現象和基本物理規律的科學,是當今世界自然科學發展的重要領域。20世紀60年代初期,大陸開始利用探空火箭、氣球等載體開展高層大氣探測。20世紀70年代,大陸利用「實踐」系列科學探測與技術試驗衛星開展了一系列空間探測和研究,獲得了很多寶貴的環境探測資料;利用返回式遙感衛星進行了多種空間科學試驗,在空間生命學科取得較多的成果。「十二五」期間,大陸空間科學研究水準大幅提升。除了備受矚目的載人航太與探月工程,空間科學先導專項支持的「悟空」號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和「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也有望在各自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和原創性成果。同時,大陸將持續開展月球探測後續任務、小天體探測、火星採樣返回、木星探測及行星穿越等行星科學專案的深化論證,並加強X射線時變與偏振探測衛星等空間科學衛星專案論證。
「中國還將拓展空間科學領域國際合作,擬在月球及火星探測、載人航太、空間環境探測等領域積極開展國際合作,並主導一些重大專案合作,積極參與重要的國際空間科學計劃和雙邊及多邊合作項目,提升國際影響力。」趙堅說。(新聞來源:新華社港臺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