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子中心母嬰感染事件爲何頻發?

日前,一則令人揪心的消息登上微博熱搜——遼寧瀋陽鑫享悅時光母嬰護理中心多名嬰兒因感染病毒性肺炎入院,其中部分重症患兒使用呼吸機搶救。此類問題頻被曝光,暴露出哪些問題?筆者走訪發現,不少月子中心會將新生兒安置在一間育嬰室內,一旦有人感染病毒,很容易導致集體感染。

業內人士認爲,月子中心涉及消防、住宿、餐飲、衛生、康復、生活料理等多方面,行業存在“監管盲點”,新冠肺炎疫情下需要更多重視。

●南方日報記者 朱曉楓 李劼 實習生 洪博 通訊員 張燦城

三大隱患要重視

同處一室,易導致交叉感染。不少月子中心會將寶寶們安置在一間育嬰室內,由工作人員進行集中照顧。一旦有寶寶感染病毒,就很容易導致集體感染。

通風不良,呼吸道疾病風險高。廣州溫度較高,不少月子中心會定期通風透氣。但在冬天的北方室內,通風問題相對比較突出。對於肺炎這類呼吸道疾病,在人員密集、通風不良的室內,感染風險非常高。

界限不明,醫療服務資質缺乏。月子中心並不是醫療機構,但從實際操作上來看,有不少“越界”醫療行爲。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婦產科主任李瑞滿表示,臨牀上曾經遇到月子中心給產婦腹部創口照燈,因爲溫度過高把孕婦肚皮燙傷起泡甚至脂肪液化,使產婦不得不到醫院診治的案例。還有的月子中心進行新生兒照燈、產婦骨盆治療,這都需要專業醫生指導進行,否則健康風險極大。李瑞滿認爲,應該對月子中心提供的服務進行明確的界定,特別是涉及醫療服務的內容,不能越界開展醫療行爲。

衛生和日常運營誰來管?

“預防感染是月子中心第一大要務。”國家母嬰護理產業聯盟廣東分盟秘書長邱雋熹表示,肺炎、結膜炎、小兒腹瀉、膿皰疹等都是新生兒容易出現的疾病,不僅危害寶寶身體健康,還能快速傳染其他寶寶變成所內感染。

誰來監督月子中心的衛生和日常運營?有業內人士透露,月子中心按規定不能有醫療行爲,因此不屬於醫療行業,衛健部門對其沒有管理權限。而市場監管機構在發放執照之後,往往很難有效跟進對機構經營過程進行監管,存在“監管盲點”。

業內從業人員李華(化名)表示,行業在國內還屬於新型行業,一直未確定國家層面的主管部門,且涉及消防、住宿、餐飲、衛生、康復、生活料理等多方面,行業存在一定亂象。目前月子中心和普通商業機構一樣,在市場監管部門註冊登記取得營業執照後即可營業。

新冠肺炎疫情下,月子中心的監督和管理需要更多重視。1月26日,廣東省衛生健康委掛網《廣東省月子服務機構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指引(第二版)》,其中明確母嬰服務類機構要繼續落實高於社會面的管控措施,各月子服務機構落實疫情防控主體責任,主管部門落實監管責任,屬地衛生健康部門負責提供技術指導。

此前,筆者曾實地探訪廣州某月子中心,外來人員探訪需要登記姓名和聯繫方式,進門需要出示健康碼和體溫檢測。進入房間前,還需要進行一次手消毒。

指引對月子中心防疫工作有了更嚴格的規範。各機構要採取預約等方式限制訪視人員數量,減少不必要的人員訪視和陪護。原則上相對固定1名陪護人員,陪護人員和服務對象(產婦)需憑7日內核酸檢測陰性結果入住。此外,指引還建議工作人員春節期間儘量留粵過節,倡導“非必要,不返鄉”。返鄉員工回程後需自我隔離14天且核酸檢測爲陰性,方可返回工作崗位。

建議設立行業規範

2017年,國家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聯合發佈《母嬰保健服務場所通用要求》,月子中心行業“國標”正式出爐。

全國保健服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劉玲接受媒體採訪時介紹,這項標準規範的對象是爲顧客提供非醫療性服務的母嬰保健服務機構及其經營場所。非醫療性是指標準涉及的母嬰保健服務不應涉及醫療服務,不得開具藥品處方,不得從事醫療和藥品、醫療器械銷售等活動,宣傳治療作用等。

業內人士林明(化名)建議,可以由政府牽頭、衛生等相關部門參與推動對月子中心等母嬰照料機構行業進行規範,引導行業協會通過制定規章制度和廣泛推行服務承諾、服務公約、服務規範等方式開展行業自律,規範行業服務行爲。

“對於月子中心的從業人員,也要加大培訓力度。”邱雋熹建議,要加強護理人員的崗位培訓,嚴格執行考覈標準,加強月子中心感染預防的管理意識,強化護理人員和育嬰師標準防護的意識,建立健全月子中心感染感控管理制度。同時,加強護理人員的理論知識培訓,從業人員對於產婦及新生兒常見疾病要能夠作出準確判斷,及時送醫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