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見/哈日族成歷史 新韓流席捲全球
圖、文/遠見雜誌提供
「哈日族」已成歷史,取而代之的是「哈韓族」。而令人吃驚的是,「哈韓族」不是臺灣的專利,韓國音樂、戲劇透過俊男美女,以及獨特營運模式,已經席捲全球。
你聽過「韓飯」嗎?你聽過「K-POP」嗎?
這可是臺灣年輕人近年來流行的重要次文化。如果不懂得這兩個新名詞,恐怕跟臺灣年輕人就有點代溝了。
韓飯,英文Korea Fan,指的是韓國的粉絲;K-POP,英文Korean POP,指的是韓國流行音樂。年輕的俊男美女組成團體,每團四人到十多人,個個具獨唱實力,舞蹈繁複大膽,服裝華麗。歌曲融合藍調、嘻哈、Rap,又與美國的流行音樂近似。
若有機會參加一次K-POP演唱會,就能深刻體會臺灣「韓飯」的恐怖熱情。
4月1日在臺大體育館,韓國一級男子音樂偶像天團Beast來臺舉辦演唱會,場地內八成滿,每個粉絲都拿到四張寫滿韓文的標語,七、八成手持螢光棒,有的甚至自行製作韓文標語,寫上最喜歡的成員名字。
K-POP 就是「潮」,攻陷臺灣年輕族羣 兩個小時演唱會,粉絲全程舉着螢光棒搖晃,拿着標語加油,透過左右兩個大熒幕,六位成員臉上表情都看得清清楚楚。兩小時內粉絲大聲尖叫上百次,團員表演到精采處還會溜句中文:「我愛臺灣,」甚至只要誘人地輕眨一眼,都能引發臺下瘋狂叫聲,聲聲震耳欲聾。
「亞洲粉絲,臺灣最熱情,」負責這場演唱會的工作人員表示。 過去十年來,韓國品牌全面國際化,連流行文化也不例外。臺灣年輕人也全面被攻陷。
華納音樂國外部資深經理李志揚指出,手機鈴聲下載量是目前評斷音樂受歡迎程度的指標,今年3月,華納所代理的韓國團體FT Island在三大電信公司排行榜中的「日韓榜」佔據第一名,在綜合榜也是第一名,甚至贏過本土天王羅志祥的新專輯。
2011年,韓國音樂頻道tvN舉行「亞洲獵星」活動,共吸引亞洲各國共6000名能歌善舞的參賽者報名,每個都想成爲韓國偶像團體歌手。目前在高職就讀的管煜正,是一個17歲的高雄年輕人,也參加了這個活動,最後打進決賽11人之列。
哈韓族取代哈日族 韓國音樂影響力擴大 管煜正是個徹徹底底的哈韓族。從11歲開始參加韓國最大音樂經紀公司SM選秀會,爲此他練鋼琴,組團找老師教街舞,國中時代幾乎天天練舞到凌晨。他的身邊也盡是一些哈韓少年,「我姐姐也喜歡,班上有七、八成的同學都喜歡,」他說。
豐富的選秀經驗,讓管煜正小小年紀就在哈韓圈出了名。個人臉書上有近200個想去韓國做練習生的臺灣年輕人,大家分享能被選上的方法,包括和工作人員搭訕,定期拍影片寄去韓國,與參加每週選秀會等,但被選上真的很難。
臺北市小學六年級女生何宜,是典型的小學哈韓族。這學期她和同學在家長會、校慶、校外的表演,都選擇跳韓國天團「少女時代」的舞。何宜平常固定看韓國音樂節目,能夠指着電視上的六人團體一一叫出每個人的名字,學校的英文課,要被逼着纔會念,但爲了解韓國音樂,竟自動學韓文。
顯然,這一代的臺灣青少年,哈日的變少,哈韓的愈來愈多。臺灣音樂頻道Channel V《就是愛JK》(Japan、Korea簡稱)知名音樂主持人吳建恆,30多歲,從小浸潤在日本流行音樂中,熟到能說流利的日文。現在,他轉而學韓文,好接下多個韓國偶像團體粉絲見面會主持工作。
「下一代會在韓國流行音樂環境中長大,就像我在日本流行音樂環境下長大一樣,」吳建恆分析,過去十多年,韓國流行音樂有多次起落,但目前的這一波很強大,影響還在持續擴大中。
韓劇市場遍及全球 拍攝成本比臺灣多十倍 目前臺灣每個星期至少都有一場韓國音樂表演藝人的來臺粉絲見面會、演唱會。男子天團Big Bang新專輯 3月預購,半月內就賣出1.5萬張,而在臺灣,賣超過1萬張就算「天王」。
不少臺灣粉絲會自掏腰包買公車廣告,也會合資購買食物送給擁戴的團體,從龍蝦、牛排、巧克力到鳳梨酥都有,數量之多之驚人,不僅偶像團體成員吃飽了,連工作人員都吃撐了。
除了音樂,在劇戲電影方面,韓劇早已深入亞洲各國人的客廳中。不管是東南亞還是臺灣,打開電視都一定看得到韓劇。甚至有韓劇在伊朗播出,還創造50%高收視率。
事實上,韓劇市場已經國際化,不少採國際規格製作。以去年頗受歡迎的警匪影集《特務情人》(IRIS)爲例,遠至歐洲取景,節奏、劇情、動作場面,跟好萊塢製作的一線動作影集同一規格,非常大手筆,只是角色換成韓國人。
「有的韓劇和臺灣戲劇預算差上十倍,他們拍一集,臺灣可以拍一整齣戲,」知名製作人柴智屏成立的可米瑞智戲劇總監陳倩如表示,因爲市場早已國際化,有些韓國藝人演一齣戲就能賺1、2億臺幣,臺灣明星望塵莫及。
韓國藝人憑什麼紅?訓練紮實,成就動機強烈 根據統計,2010年韓國電視劇出口值達2.3億美元,電影出口值達1358萬美元。
現在,爲了增加收視率,不少臺灣劇開始加入「韓國元素」,最直接的方式是找韓國藝人蔘與演出。今年3月剛播完的《華麗的挑戰》,找Super Junior兩位成員分別擔任男主角、男配角,收視率是同時段節目第二名。
目前還在上演的《翻糖花園》則找來已解散的音樂偶像表演團體SS501成員之一的樸政?當男主角。收視率登上同時段節目第三名。
韓國節目及藝人,打國際市場的企圖明顯。陳倩如指出,樸政?是可米瑞智的簽約藝人,公司爲他量身訂做《翻糖花園》。樸政?同時還在日本、菲律賓有經紀合約,在日本擔任過微電影主角。
「韓國藝人表演訓練很紮實,服裝造型很講究,對自我要求很高,」陳倩如比較分析,臺韓年輕人進演藝圈的決心不同,韓國可能是全家傾所有資源栽培一個孩子,臺灣則多半是興趣、玩票性質,「成就動機差很多。」
在韓國輸出的流行娛樂產業中,目前K-POP是最受到矚目的項目。 「韓流」還要壯大爲「亞洲流」
多位專家分析,K-POP傳達出韓國善長「融合世界、加上韓式創新」的精神。舞蹈、造型學日本,音樂學美國,再創造特有的表演形式,例如多人團體、俊男美女、繁複大膽的舞蹈招式、高難度的歌唱表演,開創出21世紀的韓流新元素。
回顧歷史,展開K-POP第一步的,是曾爲歌手的李秀滿,目前是韓國最大經紀公司Star Museum(SM)負責人。在1990年末,他推出H.O.T.、S.E.S多人表演團體,已具K-POP雛型。
SM已掛牌上市,目前旗下有經紀公司、電影公司、影藝學院,在日本、美國、中國、泰國都有分公司或合資公司。最具知名度的男子天團Super Junior及女子天團少女時代,都出自SM。年營收超過20億臺幣。
接受訪問時,李秀滿曾清楚指出他的公司發展三大步驟:第一階段,讓藝人成爲亞洲第一;第二階段,在組合中加入當地歌手;第三階段,直接培養當地歌手。意指最終目標不只是「出口」,而是要深入各國市場。
隨着市場熱絡,韓國大大小小約500家經紀公司。幾個大型的經紀公司更放下成見,合組公司一起經營國際市場,意圖讓「韓流」壯大成「亞洲流」,成爲代表亞洲的聲音。
2010年,三大經紀公司SM、YG、JYP合作組成 Korean Music Power控股,處理韓國藝人全球發行業務。2011年,三大再與其他小公司,共組「聯合亞洲管理」,處理韓國藝人國際表演活動。
K-POP藝人強調多元發展、高度國際化,已經成爲徑旅,是新型態的表演藝人。
嶄新模式:高度國際化、多元化,再加入當地元素 以2007年成立的9人團體少女時代爲例,成員能說流利中、韓、日或英語,個個在電影、戲劇、主持、廣播、音樂劇有突出表現。
2010年,少女時代在日本東京舉行萬人演唱會、2011年到巴黎、紐約演唱、2011年出日、韓、英文單曲,目前有一張日本專輯及三張韓語專輯,官網有韓、日、美三種語言。
K-POP目前已進行到李秀滿擘劃國際化藍圖的第二階段:在組合中加入當地歌手,例如女子天團Miss A四個成員中,有一個來自中國湖南省,一個來自海南島,意圖經營大中華市場。
爲了深化各地、各種市場,韓國經紀公司採取「衍生性隊伍」策略。 Super Junior就是極致例子。這個團體2005年出道,現有13名成員,連續三年居韓國銷售冠軍,同時拿下亞洲最具人氣新人組合獎、泰國國際歌曲銷售第一、中國最受歡迎外國團體、臺灣最受歡迎組合獎、新加坡最佳組合獎。
爲取得更大市場,Super Junior像衍生性商品一樣,分出四個子團體:包括Super Junior-KRY,由其中三人組成,主唱節奏藍調情歌,對象是成熟型聽衆;Super Junior-Trot專注傳統韓國音樂;Super Junior-Happy,唱輕快歌曲;Super Junior-Mandarin(中文),專攻大中華市場。
SJ-M一推出就很成功,短短四天,預告片就有140萬次點閱,2011年新專輯中,分別有韓語、中文加日文歌。這一波的韓國流行娛樂風潮,正值風起雲涌之際,搭上韓國在國際影響力日增,讓韓國風吹遍全世界。
韓國女子團體KARA刷新紀錄 比歐陽菲菲叫座, 連木村拓哉都模仿她們
Hey!Hey!那裡、那裡,Mr.∕請你看這裡,Mr.∕是的,就是你,Mr.∕到我身邊來,Mr.!」五位年輕女孩背對鏡頭,朝着不同方位大方扭動臀部邊唱邊跳,小蠻腰配上直率示愛的歌詞,讓人聽一次就留下深刻印象。
這是韓國女子團體KARA最受歡迎的日文單曲〈Mr.〉,2010年她們以此首單曲進軍日本,發片當月便擠進日本公信榜(Oricon)第五名,是日本有史以來第二個擠進排行榜前十名的海外團體和女藝人,刷新臺灣藝人歐陽菲菲於1971年的紀錄。 KARA的「扭屁屁舞」,也格外走紅。據說有瘦身效果,深受櫻花妹歡迎,連日劇天王木村拓哉都在節目上公開模仿過。
KARA於2007年成軍、2009年大紅,每張單曲及專輯都在韓國創造超高人氣的話題與下載率,與少女時代(SNSD)、2NE1、BEG並稱爲韓國四大女子天團。3月底,來臺發行冠軍精選並舉辦首場臺灣演唱會。
其實在今年2月,Super Junior已在臺北小巨蛋掀起轟動,接下來還有CNBLUE、T-ara 等至少九個韓團陸續來臺,韓國簡直就是用人海戰術襲臺。
因此,KARA特地改走公益路線,不但在臺灣足足待了四天,並與紅心字會合作,安排了30幾位弱勢家庭兒童去看演唱會,離開時KARA更捐出十多項周邊商品義賣。紅心字會特別助理司徒建銘說,KARA的親切讓許多臺灣粉絲大讚:「人美心也美。」
4月14日起,KARA將在日本舉辦12場演唱會。消息一出,13萬張門票被火速秒殺。
韓式電音:不斷重複類似旋律和歌詞,一聽就中毒迷上 分析起來,KARA的曲風,其實正是K-POP音樂的代表。前《自由時報》影劇記者,現爲韓流達人的翁家祥觀察,KARA每一首歌都符合韓國「病毒式電音舞曲」──不斷重複類似的旋律和歌詞,聽過一次就中毒,加上節奏強力重拍,想忘都忘不了。例如Super Junior在臺成名曲〈Sorry Sorry〉,裡面「Sorry」重複了17次,而KARA的〈Mr.〉,「Mr.」更出現了24次。 造型也是一大重點。
「KARA因爲最早要去日本開拓,因此做了比較大的突破,」翁家祥分析,雖然韓國藝人個個造型看似強烈誇張,但事實上民族性深受儒家影響,尺度保守,頂多曲線性感,很少裸露。而KARA爲了進軍日本,祭出搖美臀、露纖腰、「事業線」等大膽策略,果然一炮而紅。
文化大學韓語系助理教授、身兼韓國藝人、活動主持人的許怡齡指出,韓國和日本相似,影視工業的資源都掌握在經紀公司手上,經濟公司提供最對的資源,同時也會要求藝人絕對的配合。
主因在於,絕大多數的韓國藝人都是經紀公司從小開始拉拔,投注大量資源訓練歌舞才藝,安排演出機會。少女時代的鄭秀妍便從10歲開始,當了七年六個月的練習生纔出道。
KARA也不遑多讓。隊長樸奎利七歲開始當童星,韓升延、鄭妮可、具荷拉、姜知英在出道前,也當了三年以上的練習生。 這五位漂亮的韓國女孩平均年齡22歲,《遠見》近身採訪,發現她們其實就像一般年輕女生一樣,除了努力工作之外,生活想法都很單純。
當問到宣傳期前後,團員們會做什麼進修或休閒嗎?主唱韓升延回答,要是有一、兩天的空閒,就在家裡什麼都不做,一直睡覺。RAP、副主唱鄭妮可則回答,很喜歡做菜,所以只要有時間就會在家裡做一整天的菜,韓國菜、西餐都會做,最近還學會做醬缸、藍莓蛋糕。
再問她們經常到各地演出,看到不同國籍的人,有沒有比較印象深刻的?他們則分享最難忘的是吃到各地美食。
身爲韓國衆多表演團體之一,她們又如何看自己的成功呢?
副主唱知英回答,她們和其他韓國團體很不一樣的地方在於,每個人都很有自己的風格,彼此的個性和長相都不像,而且很樂於讓自己的特色展現出來,「許多粉絲都是因爲這樣才特別喜歡我們,」她說。
未來她們還計劃出中文與英文單曲或專題,小小年紀已經征戰世界,見證新韓流崛起。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5月號;更多文章請上遠見雜誌網:www.gvm.com.tw】 ►►►更多【遠見雜誌】好看內容都在《ETtoday新聞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