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溫度低至-270℃,爲何宇航員在太空不擔心保溫,反而要散熱?

宇宙的溫度非常寒冷,平均溫度爲-270°。可嚴酷的寒冷不能阻擋人類對未知的探索,空間站,爲此而生。

空間站,是航天員在太空出差時“酒店”,用以保障他們的安全和生活需要。在此環境中,他們要如何維持工作和生活呢?是否需要大量供暖?

事實上,空間站最重要的問題不是保溫,而是散熱。這是什麼原因呢?

熱從何來?

想要知道空間站爲什麼注重散熱,還得慢慢從宇宙的冷說起。

宇宙中的太陽是一個巨大的火球,它周圍的氣溫應該會比較高才對,爲什麼宇宙卻依舊如此嚴寒呢?

這是因爲太陽儘管會釋放出大量的熱能,但熱量傳遞需要通過輻射,輻射又需要氣體分子來傳導熱量。可太空是一個真空環境,沒有氣體,沒有輻射,熱量無法傳遞,宇宙中便總是瀰漫着“絕對零度”了。

如此冷冽的氣溫,爲什麼還需要空間站來散熱呢?

空間站建立在地球的低軌道附近,這個地方並不是完全沒有氣體,依舊存在着稀薄的大氣層,受太陽輻射的影響,存在導熱現象。

太陽輻射包括可見光、紅外線和紫外線。這些光線穿透過稀薄的大氣層,折射在空間站的外殼,被其吸收轉化爲熱能,用於升溫。

有了太陽的照拂,宇航員們便可以在溫暖的太空站中生活和工作了。爲什麼還要散熱呢?

這是因爲空間站內運行的各種電子設備和機器會產生大量的熱量,如果散熱不及時,會導致溫度不斷上升,損壞設備,更嚴重者則會直接威脅航天員的生命!

由於太空中沒有空氣,散熱無法通過傳播來實現,科學家們只好研究其他的解決辦法。一系列熱的產生和傳遞,構成了宇宙中複雜的熱平衡系統。

散出的熱到哪裡去了?

瞭解了空間站內熱傳導的原理及散熱的重要性,我們再來看看空間站究竟是如何散熱的呢?

空間站的散熱,是通過自然輻射、對流和傳導三種方式來實現的。

自然輻射,就是空間站通過熱輻射將熱量傳遞到太空中去。

科學家們運用斯特凡·玻爾茲曼定律,當熱輻射的能量與溫度的四次方成正比時,空間站的表面溫度會高於周圍太空的溫度。屆時。它將通過熱輻射將熱量轉移到周圍的環境中。

這種自然原理雖能散播大量熱能,但仍有侷限性。例如,它只有當空間站溫度較高時,纔會自主排熱。如果空間站需要一個比較適宜的溫度時,它便派不上用場了。

另外,空間站溫度較高才開始散熱,會留有一個時間差。自然輻射的啓動需要一定時間,而在其啓動過程中,空間站溫度卻越來越高,熱量得不到及時散播,對各種儀器設備乃至航天員的生命都是相當兇險的!

對此,研究出了對流方式,這是利用空間站內流動的氣體或液體來傳導熱量。

空間站內運行着各種設備以及研究,被分成多個模塊,其內就會有不少氣體和液體穿梭其中。例如,模塊之間的對流可通過空氣循環系統來實現。

科學家們通過流動的氣體,來控制控制和調節空間站的內部溫度,將熱量傳遞到外部。

此種方式可控制空間站內的局部氣溫,不至於被動散熱,保障了機器設備的穩定運行和航天員的安全。

可空間站內流通的氣體有限,很大程度抑制了散熱的有效性,難以散播大規模的熱量。

傳導方式又緊接着出現了,它是通過空間站內物體的直接接觸來傳導熱量。例如,空間站的太陽能電池板接收熱量,將熱量傳遞到導熱材料,再由導熱材料傳遞到其他部件,後通過自然輻射和對流方式呈熱出去。

也就相當於在熱源上連接傳導器,與前兩種散熱方式建立聯繫,使其散熱更直接、快速,是升級版。

有了這三種散熱方式,可仍舊不能確保萬無一失。空間站還配備了一些特殊的散熱設備,用來輔助控溫和降低熱量的累積。

例如,用於散發產生大量熱能的散熱器,由許多管道組成,內含冷卻劑。通過管道的熱空氣經冷卻劑冷卻,由循環系統接觸散熱。

除此之外,空間站內還配備許多優良散熱性材料,如金屬薄膜、陶瓷和特殊塗層……來提高散熱效果。

這些散熱方式及設備可幫助空間站有效控制溫度、降低熱量累積,保障內部工作的穩定運行,對其安全起着顯著作用。

相似的散熱原理

空間站最主要的散熱方式是通過熱對流,這種方式效率最高、散熱效果最好。

與其說是熱對流,不如說是對流和傳導散熱方式的結合。

傳導器連接運行大規模設備產生的熱量傳遞到散熱器中,散熱器內含冷卻液,可大量吸收來自空氣中的熱量,再加上對流循環,將熱能大量排出到太空中。

這個工作過程和生活中空調的散熱原理相似。

空調在工作時,也是依靠內部製冷劑的循環,吸收室內熱量,再將熱量釋放到室外,從而達到降低室內溫度的目的。

又例如,電腦設備的散熱。電腦在運行時產生大量的熱量,其中會配備散熱風扇將這些熱能快速扇走,使電腦溫度維持在安全範圍內。不至於運行過熱而着火,燒損設備。

這項原理與空間站內的散熱器相似,散熱器中也有電扇存在,帶走大量的熱量。

90年代賣冰糕的人,會在保溫箱上蓋一層厚厚的被子,雖然不能產生製冷的效果,但可以隔絕熱量。

空間站也運用了這個“雪糕原理”。由於太空中沒有空氣等介質,難以散熱,所以需要在太空站內控制溫度。各種散熱原理和設備也就輪番上陣,保持穩定運行了。

如此看來,空間站的散熱原理離我們並不十分遙遠,反而是生活中處處充滿了科學。

散熱失敗的案例

在人類對宇宙的探索中,總有爲航天事業奉獻的先驅。如今的散熱方式及設備也是經過無數人不斷的研究、失敗、總結、經驗中得來的。

當然,存在着一些缺乏散熱措施而導致空間探測器或衛星失效的例子,最著名的當屬1986年的挑戰者號解體事件。

1986年1月,美國“挑戰者號”火箭發射,迎來了萬衆矚目的高光時刻。

就在美國衆人正滿心歡喜、懷抱着期待的第73秒時,火箭在空中意外解體墜落,在倉的7名宇航員不幸全部遇難。

事後調查發現,解體的原因是爆炸所致,爆炸又僅僅是由於火箭推進器上的一個O形封環造成的。

這個O形封環,就是散熱器中的一個製冷管道。很難想象,氣勢恢宏、直衝雲霄的火箭竟因爲這小小的散熱裝置而分崩瓦解了。

可別小看了這小小的失誤,它在火箭的散熱中起着極其重要的作用。小小的O形封環可能連接着許多導熱設備,是散熱系統的中樞。

如此想來,“挑戰者號”發射失敗,也就不奇怪了。

我國空間站散熱技術

近年來,中國航天事業取得了顯著成就。許多衛星、火箭飛上了宇宙,它們的取得的優異成績離不開強大的空間站。

空間站,是宇航員們休憩的旅館,也是他們的加油站。由核心艙、實驗艙、天和艙組成,是一個龐大且複雜的系統。

而我國的空間站,又是航空事業的中流砥柱。其散熱方式採用主動和被動散熱相結合,利用散熱器和特殊的散熱材料,將熱能撒向宇宙。

其散熱系統運用了先進的液冷散技術。這種技術也就是對流和熱傳導散熱方式的結合體,在散熱管道中通過冷液高效吸收和轉移熱量。

這是目前最先進的散熱技術,有散熱效果好、耗能低等優點,適合不穩定的太空空間站的需求。

另外,我國空間站的智能化控制系統也值得關注。這些精密的傳導裝備能實時反映出空間站內外的溫度變化,達到實時監測,防範於未然。

還可以根據需要來控制空間站內部的溫度,保證不同工作進程中所需要的環境,具有良好的可控性。

我國空間站的先進技術可不單單體現在散熱系統,許許多多先輩們的努力纔有瞭如今驕傲的航天事業。後輩們也繼承了意志,向着更高的臺階邁進。

結語

宇宙總是有着無窮的奧妙等待着我們去探索,很多看似難以用常理解釋的問題,在瞭解足夠多的知識後,也就不難理解了。

空間站的散熱之謎如此,科學的探索更是如此。人類對宇宙的探索只是掀起了浩瀚征途中的一角,未來還將繼續前進。

宇宙的秘密將會被人類知曉多少,是否能向着更高程度的文明邁進?時間會給出挑戰者們答案,期待未來的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