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新技術找增量 用新辦法拓賽道(評論員觀察)

李洪興

只有主根扎穩了、主基夯實了、主業做大了、內功練強了,才能不畏風浪、破浪前行

立足自身特點和優勢,專注細分領域,有所爲有所不爲,就能實現老樹抽新枝,沿着適宜的路子向新挺進

不久前,筆者到一家創新型企業採訪。談到企業換賽道的風險問題,負責人認爲,一方面,不怕有風險,就怕不能識別風險,識別風險並化解風險,就能拓寬發展空間;另一方面,帶着技術優勢換賽道,擁有更豐富應用場景,就能開闢甚至領跑新賽道。

有技術上的自信,有戰略上的清醒,應對挑戰,企業的從容篤定,發人思考。

面對激烈市場競爭,不同的企業作出了不同的路徑選擇。有的企業傾向於換個路子盤活經營,有的企業則堅守主業、精耕細作,有的企業用好自身優勢、努力跨界融合。不管如何選擇,對企業來說,新的出發就少不了未知挑戰,其中的不確定性就意味着“難”。

當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不利影響在加深,當一些風險隱患仍然存在,如何“看待難”“破解難”,就成了繞不過去的必答題。看過去,我們從來都是在風雨洗禮中發展、在歷經考驗中壯大的。看現在、未來,習近平總書記說得堅定:“只要信心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

方法從哪裡來?

聚焦主業、練好內功,“實實在在、心無旁騖做實業,這是本分”。

50%、51%、52%、53%,是濰柴連續刷新柴油發動機本體熱效率的世界紀錄。爲何執着於“刷紀錄”?曾經,企業債務高企,產品落於人後。要活下來,必須追上來。大刀闊斧改革,全力以赴研發,新的產品推動中國重卡行業進入大馬力時代。如今,在“攀巔峰之巔,破極限之限”的路上,企業及科研團隊還在奮力奔跑,讓主業同心圓越來越大。

面對經營之難、研發之難,企業提升競爭力,就要不斷增強產品力、創新力。人常說“根深葉茂”,只有主根扎穩了、主基夯實了、主業做大了、內功練強了,才能不畏風浪、破浪前行。

因業制宜、發揮優長,“傳統產業改造升級,也能發展新質生產力”。

對企業特別是傳統行業的企業來說,看清並把握好轉型方向,並不容易。變革是循序漸進的過程,關鍵是不能丟掉優勢。浙江紹興一家公司,以前是“布商”,後來轉爲面料製造,如今聚焦數碼印花。企業一路轉型,始終沒有偏離自身在紡織業中的所長,掌握紡織品數字噴墨印花技術後,快步“跑”向專精深。

縱觀各行各業,鋼鐵業誕生“手撕鋼”,石化企業發力氫氣資源的收集、提純、壓縮和儲運,磷化工行業從過去挖礦賣礦、加工肥料變爲生產新能源電池材料……產業鏈越來越長、越做越強的實踐說明,立足自身特點和優勢,專注細分領域,有所爲有所不爲,就能實現老樹抽新枝,沿着適宜的路子向新挺進。

認準選擇、堅守長期,保持“十年磨一劍的韌勁”和“‘一輩子辦成一件事’的執着”。

幹事創業,怕的是“這山望着那山高”。不考慮自身情況,看到熱門風口就跟、遇到新鮮領域就上,搞一哄而起,沒有目標和定力,發展很難有持久性。

2024年,華晟新能源在光伏行業中異軍突起。爲什麼能?成立之初,企業沒有選擇可快速投產的主流路線,而是堅定選擇新的技術路線,在大浪淘沙中完成“驚險一躍”。這背後,是企業抵擋住了“放着容易的錢不賺”的質疑,提出“沒人用,我們試”的果敢。企業負責人坦言,“用新技術找增量,雖難,卻是一條正確的路。”

尊重科研規律、產業規律,認定是正確的路,就要堅持一步一步往前走。這個過程中,要立志高遠,也要腳踏實地,要瞄準大方向,也要秉持大追求,堅信攻必克、事必成。

長路有險夷,遠航風浪急。可以預見,今後的發展道路上,還會有難有險、有風有雨。繼續踏波逐浪,把該做的事情做紮實,以自身確定性應對各種不確定性,就能實現“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

《 人民日報 》( 2025年01月06日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