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功在細處(一線行走)
從細處着手,向實處發力,把每個小環節盯緊做細,治理才能真正有實效、保長效
前些天,江南降溫,浙江磐安縣雙溪鄉西溪水域的一系列水上項目依然建設正酣。
一江清水悠悠東流,水上夜遊景觀繽紛多彩,櫻花大壩就要建成,下游一個投資40萬元的野釣中心剛剛開放……
問渠那得清如許?如今的流水潺潺,一頭源於治污,一頭則歸功於家家戶戶的“污水零直排”。
兩年前,雙溪啓動“污水零直排”,鄉里發動黨員幹部進村入戶,儘管事前已有規劃,但操作起來各種具體問題還是層出不窮。
在史姆村傅方明家,施工隊要改造排水管網時,發現他家門口的洗衣槽沒有就近的地下污水管道可連接。村幹部第一時間組織技術人員上門勘察,好在他家屋後有一條5年前村莊改造時鋪設的污水管道。在徵得鄰近村民同意且不影響村道通行後,施工隊將洗衣槽從屋前搬到屋後。
還有一次,金鵝村党支書傅正彬向鄉里反映,村裡地下管道不足,每逢大雨,有人就私自打開污水井蓋,讓雨水直接混進污水管,影響污水終端處理。重新鋪設污水管道,工程量又太大。
爲此,鄉里馬上召集技術攻關會,大家集思廣益,想出依村莊前低後高的地勢,將雨水統一接入農田灌溉系統的點子,問題順利解決。
在磐安治水工作中,這樣的做法還有不少,比如,全縣所有農戶家裡都安裝了一個長方形盒子――中間隔着一塊細孔擋板的“清掃井”,藉助它,生活污水中非液態的垃圾、雜物等都能被擋板阻隔。
磐安是浙江省內錢塘江、甌江、靈江、曹娥江四大水系源頭和下游6個縣市400多萬人口的飲用水源地。一名當地參與治水的工作人員說得好,治水必須細而又細,實之又實,因爲“水好”是羣衆健康的保障。
治水是一項長期系統工程,既要理念先行、全面規劃,也需要從細處着手,向實處發力,注重點滴積累。然而,如何發現細節,找到抓手?除了用心,還要靠方法。要把大工程拆分成一個個小環節,將每個環節盯緊做細,從羣衆每一件訴求出發,解決一項項具體的問題,工作纔有立足點,治理也才能真正有實效、保長效。
(作者爲浙江省磐安縣治水辦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