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讓北京中軸線文脈“看得見”
【熱點觀察】
作者:王昱華(北京電影學院中國電影文化研究院副教授、北京影視藝術研究基地秘書長)
山有山脈、水有水脈,城市作爲人類文明的載體,則有自己的文脈。文脈呈現的是沿着時間軸由遠(過去)及近(當下)再向遠(未來)延伸的線索,是文化的源頭、過程、方向,是文化的根基和脊樑。北京中軸線就是北京這座城市歷史文脈的物理化呈現。北京中軸線作爲由不同歷史時期的建築連成的空間線索,承載着北京3000多年的建城史、800多年的建都史,恰好形象地對應了中國歷史和中華文化演進的脈絡。而在純粹的空間概念上,正如樑思成在《偉大的中線軸》中所讚美的:貫穿北京城南北的中軸線,完美地構建了前後起伏左右對稱的城市空間佈局,其壯美的秩序氣魄在世界上也實屬獨一無二。
2021年是北京中軸線啓動申遺的第十個年頭,申遺步入關鍵階段。促進全社會認識理解傳播北京的歷史文化、塑造北京中軸線文脈形象的各項工作也在緊鑼密鼓地展開。與此相關的文藝創作取得了不少成果,如城市文學傳記《北京傳》、城市音樂傳記《中軸樂章》,其中最具當下媒介代表性的影像表達,因獨特的承載力、影響力、傳播力,在全媒體時代受到特別關注。影像化產品在北京中軸線申遺中應扮演怎樣的角色?又該如何發揮作用?
北京中軸線上的部分建築。資料圖片
在“向後看”中“向前看”,做好北京中軸線文脈的當代解讀
影像具有獨特的文化承載力和解讀力,它在表達形式上的當代性,可以幫助我們通過北京中軸線解讀既定歷史語境,並實現突破。
當代語境的建構首先仰仗的是影像易複製、易保存、易傳播的特點及影像技術的創新,同時還要依託影像在當下傳播媒介中的主流化應用,包括諸多藝術形式中的影像多媒體應用。其次,影像能夠鮮活地表現時空,實現對時空的“再現與創造”。從北京城市變遷、社會發展變化和人民生活現狀出發,站在當下百年未有之變局的人類文明發展視角,用影像作品穿越歷史長河,既可以回顧過往,又可以面對當下,還可以指向未來。最後也是最關鍵的,在解讀文化方面,影像的豐富性和生動性,能夠在表達中避免僅僅在歷史和建築的迴旋中談中華文化,可以突破歷史縱覽、空間特色、建築美學等現有的闡釋角度,走出中央、皇權、秩序、階層等概念結構,突出中正融合、和諧共處等中華美學觀念,並在此基礎上形成對中華文化的當代解讀。
北京中軸線影像化傳承與傳播,從淺層看是歷史鏡頭的尋跡與回顧;究其深層實質,是在“向後看”中“向前看”,是哲學理念、人類文明發展進步的視像化思考。爲此,從規格上,應制作北京中軸線完整的記錄影像;從佈局上,要在《故宮》《鐘鼓樓》等單視角紀錄片的基礎上,圍繞7.8公里中軸線上的14個標誌性建築形成分鏡頭,同時觀照代表現代性的南北延展點;從內容上,要觀照普通市民的悲歡離合;從形態完整性上看,應形成北京中軸線文脈影像化的整體方案,包括長片、中片、微電影、短視頻等整體的策劃和規劃,並將文化的內核和發展脈絡貫穿其中。
在信息社會,影像具有有效的文化傳承力。90後、00後基本爲網絡原住民,他們既是視覺文化產品的消費者,也是視覺文化產品的創造者,而視覺文化的形式也隨着技術的進步而日新月異,在相當長的時期內呈現快消性。2020年,抖音平臺日活躍用戶量超過4億,快手直播日活躍用戶量近2億,國內移動互聯網月活躍用戶規模較2019年末增長1700萬,達到11.56億,其中絕大多數年齡在40歲以下。
目前圍繞北京中軸線的影像化呈現多以傳統記錄影像爲主,風格莊重、肅穆,視角偏官方,其創作羣、受衆羣也相應地有些侷限。2020年開始介入的直播形式,在互動性上也存在不足。總之,對文脈傳承而言,影像化表達實際上存在斷層和後勁不足等問題。爲此,需要切實發揮新媒體平臺的作用,還要發揮好青年文藝羣體包括大學生羣體的創作主體和消費主體作用,讓影像產品契合當下青少年的審美體驗習慣,比如可以以北京中軸線文脈爲主題,在人工智能、仿真虛擬、沉浸交互的聚合效應中開發創作一些覆蓋影像全媒介平臺的長中短視頻的影像集合體,除紀錄片、劇情片外,還應包含電子遊戲、動漫等集設計感、娛樂性、故事性於一身的影像化合集。如此,在傳統記錄影像之外,輕量、多頻、高感性、碎片化、高黏合度的影像內容,就能夠把中華文脈融入現代科技,真正實現北京中軸線文脈傳承路徑的創新。
在“國家形象敘事”中強化“價值要素敘事”,以影像語言展示文明互鑑
影像作爲跨越種族交流障礙的語言,具有極強的影響力。它將物質化的東西直接呈現,象徵與解釋通過畫面得以強調。“觀念性的東西不外是移入人的頭腦並在人的頭腦中改造過的物質性的東西”(《資本論》第一卷德文第2版跋),中軸線的史脈、地脈、人脈,一方面是國家形象的物化承載,另一方面,也是中華民族愛好和平、和諧共生、多元共生等價值觀念的承載,利用影像並通過物的載體傳達情感、傳遞觀念,既有魅力,也有溫度。
當前,國人對中國國情、中國文化的自我認同日益彰顯。與之相對的是,在複雜的國際形勢下,西方社會對中國國家形象存在誤導、誤判、誤解。如何將自我認知和自我認同轉化成國際語言,進而讓中華文化獲得國際社會的認同,是當下文化傳播的要義。
傳播需要媒介,影像是覆蓋當代主要媒體的媒介語言。傳播更要言之有物,在“國家形象敘事”中凸顯“價值要素敘事”是言之有物的“物”之所在。13世紀馬可·波羅筆下“萬賈雲集,人文薈萃”的北京城,好一派百姓安居的政通人和景象;今天社交媒體上以李子柒爲代表的中國人的生活秀、才藝秀,收穫了衆多國際擁躉……以上均是中國人文化基因的物化呈現。
今天,在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語境下,北京中軸線文脈影像化傳播要與世界各國優秀文化形成互文,並做好價值要素敘事,比如對中軸延長線奧森公園的解讀中,要側重人與環境和諧相處的生態價值;要通過故宮從皇宮到博物館的演化,展現“去集權、贊民權”的公共性。總之,要通過價值要素的內在邏輯,展示自信、多元、包容的中華文明,在地域敘事中講述全球化的故事,體現文化的交流互鑑。
凝結了中華民族時代變遷、承載了中國歷史上多元文化脈絡的北京中軸線,是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的偉大見證,是北京也是全國的一張“金名片”。影像作爲當代應用最廣泛的傳播語言和傳播方式,以其泛文化性,在全媒體時代顯示出強大的承載力。在北京中軸線文脈傳承傳播中,影像化傳承和傳播,在滿足人民羣衆文化需求的同時,也越發顯示出其在發掘強大精神力量、賦予人民精神力量方面的歷史文化價值。
《光明日報》( 2021年03月24日 1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