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大學與名高中校長:在追求創新思維與高考分數中尋找最大公約數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劍平)5月23日,北京大學原校長林建華、杭州第二中學校長尚可出席人才培養雙高論壇。一流大學校長與名高中校長的主旨演講,吸引了浙江省60多所重點高中校長的關注:如何在追求創新思維能力與高考分數中,找到最大公約數,是大家討論的聚焦點。
浙大城市學院黨委書記洪慶華在開場白中說,探索如何有效地貫通中學教育和大學教育,是高校與高中需要共同解決的時代課題。從目前的狀況來看,中學與大學育人體系處在相對隔離的狀態,無論教學和管理制度都存在着較大的落差。通過專家學者的對話探討,能夠有啓發找到解決問題的有效辦法。
林建華先後擔任過重慶大學、浙江大學、北京大學等3所大學的校長。他說,過去40多年我國教育事業發展的速度快,取得了巨大的成績。比如,高等教育大衆化,通過實施211、985工程和“雙一流”建設,國內大學的科研水平、經費和學術隊伍發生非常大的變化。但是,林建華認爲,教育改革仍然沒有完成破題的任務。
據林建華介紹,最近,美國斯坦福大學、中國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以及俄羅斯、印度高校共同做了一項高校工程學科的比較研究,主要考察大學一、二年級與四年級學生數學、物理的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維的能力。結果顯示,我國高中學生畢業進入大學,數學、物理的成績是最好的,批判性思維能力也強於印度、俄羅斯學生。
經過追蹤調查樣本發現,中國大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經過4年學習下降不少。印度、俄羅斯學生的這方面成績在上升。最明顯的是,美國學生經過4年教育之後,批判性思維的能力顯著上升。
林建華表示,我們比較重視知識傳授,應試教育、以專業教育爲主導的大學教育體系,對學生都會有相當的影響。在實際教育過程中,國內知名大學幾位老師向他反映過,大學通識課堂上,一年級的學生思想非常活躍,但是到了高年級就差了很多,到了研究生可能就更差。
林建華說,“我們的大學教育是不是真的給了學生應該有的,或者我們希望給他們的素養和能力?教育是不是真正釋放出了學生的內在潛力?如果沒有,將對我國的人力資源造成傷害和損失。這是教育特別是大學教育需要面對和考慮的。”
高中和大學,在一定意義上是獨立的兩個“孤島”,我們需要把它們連接起來共生長、共育人。尚可校長透露,現在橫亙在大學與高中之間有很多的壁壘。其中,一個繞不開的門檻就是高考與高校招生的選才。不可否認的是,今天中學生中有很多高質量乃至於學習能力強的學生,他們進入大學後經過大學的培育出了不少人才。
從創新人才核心素養角度分析,尚可認爲,在衆多學生中只有極少部分學生學有餘力,能夠比較輕鬆地考入像浙江大學這樣的名校,中間很多學生是盡全力把考進浙江大學等名校作爲奮鬥目標。浙江省30多萬考生中,能夠進入浙大錄取線的不到三千人,約爲全省高中畢業生的1%。中間盡全力的學生們根本沒有多餘的時間,去尋求額外的興趣和愛好,很少能夠深入思考考試之外的東西,小心翼翼,不敢試錯。哪怕成績比較好的同學,每一次考試都全力以赴,爭取維持那個成績。
在某種意義上,目前的高三複習應考對創新能力素養有傷害。即便那些輕鬆考入或者費了很大力氣考入浙江大學等名校的學生,他們更多的是學習能力比較強,經過記憶訓練,智商比較高,天賦比較好,但是它們進入大學後容易找不到自己進一步努力和前進的目標。
尚可建議,這種“迷茫”現象需要教育研究者、學者、科學家乃至於實踐工作者、管理人員一起研究。高校有兩個非常重要的任務,一方面像中醫一樣,對中學教育所缺失的,以至受到傷害的創新素養進行一定程度的彌補和調養;另一方面,在此基礎上促進創新人才成長模式的轉變。此外,在大學、中學貫通,高級學科能力先修課程、研究性學習項目、科技創新、教師培訓、課題研究、綜合素質培養方面大有可爲。
浙大城市學院羅衛東校長說,大學要向高中生講好“三堂課”。第一是升學課。大學在“三位一體”招生過程,如何設置選考科目,在自己“螺絲殼裡做好道場”;第二是體驗課。讓高中生走進校園提前體驗大學的氣質、文化,熟悉大學的要求,激發他們的理想和潛力;第三是預習課。在中學適當開設認識大學和專業的科目課程。
對大學的認知教育非常迫切與重要,羅衛東建議,中學能不能夠在高中階段騰出一點時間,讓大學老師去講一講什麼叫大學,把高等教育的東西科普給中學生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