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堡博物館 食品添加劑的萬花筒
你是否知道E218、E202、E406這些帶E的數字代表着什麼?它們都是食品添加劑的代號。僅歐盟就有300多種法律准許的食品添加劑。添加劑用多了,就會讓食品變成“毒藥”。“添加劑屬於博物館,不屬於食品。”這是德國食品添加劑博物館入口處的標語,漢堡食品基金會希望通過這個博物館讓人們對食品添加劑的依賴有所改變。
博物館負責人介紹食品添加劑
300多種食品添加劑
食品添加劑博物館位於漢堡港水果蔬菜和鮮花批發市場的一個倉庫內。走進博物館內,《環球時報》記者看到,裡面整整齊齊地擺放着裝着食品添加劑的各種各樣的瓶子。瓶子上寫着添加劑的名稱和代號、用於哪些食品以及利弊。
“食品添加劑幾乎與人類歷史一樣古老。”博物館負責人尼梅耶爾向記者介紹說,“古羅馬人就用像藏紅花這樣的香料把食物染成漂亮的顏色。鹽和醋也很早就被人用來醃製肉類和蔬菜,以便長時間航海時食用。”
博物館裡有一張圖表說明,食品企業爲什麼熱衷使用食品添加劑,比如1909年日本人發明的“味之素”(味精)很快風靡亞洲,二戰後風靡全球,因爲一個餐廳每天如果用肉骨熬製高湯要花費35歐元,若使用味精調製“高湯”,只要花費0.08歐元。
“隨着化學工業迅速發展,食品添加劑迅速增加。如今,歐洲有300多種帶E的官方認可的食品添加劑。”尼梅耶爾指出,“所有這些添加劑均已通過歐洲食品管理局的測試,並寫入歐盟內部的法律,在食品包裝上標註。但許多消費者並不清楚這些帶E食品添加劑的成分以及對健康有害無害。”
上世紀60年代,歐洲開始規範食品添加劑標準,並制定出E數字名單,取代了食品添加劑的化學名稱或常用名。博物館裡可以看到歐盟對不同食品添加劑的分類:E100到E199,屬於食用色素,它可以確保食物具有開胃和誘人的顏色。比如藏紅花的代號是E164。E200到E299是防腐劑,用於抑制微生物在食物中的生長,可以讓食品運輸更長的距離。例如E220代表的是二氧化硫,它常被添加於紅酒中以防止乙酸細菌把紅酒變成醋。E300到E399屬於抗氧化劑。比如,E300代表維生素C。維生素E、微量元素,如鋅和硒也屬於這一範圍。E400到E499是增稠劑、乳化劑、穩定劑。湯或是醬汁裡經常添加增稠劑。乳化劑可以幫助油性物質和水性物質的融合,例如蛋黃醬就需要使用乳化劑。E500到E599是酸性調節劑和抗凝劑,可延長食品的貨架壽命,還可產生或增強風味。E600到E699爲增味劑,例如E621是味精。E700到E999則是甜味劑、起泡劑和包裝食物所用的氣體。
食品添加劑的帶E數字編號讓許多消費者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許多歐洲食品企業都在食品包裝上把“E數字”印得較小,並突出名稱,比如“檸檬酸”,讓消費者更容易辨識。
有些食品添加劑被稱爲“毒藥”
不恰當地使用食品添加劑,危害很大,揭露食品添加劑的危害也是博物館的“重頭戲”。一些食品添加劑甚至被博物館稱爲“毒藥”。比如,E123(莧菜紅)被用於給食物着上深紅的顏色,因爲有致癌的風險而被禁用。
兒童食品添加混合色素,可以讓食品變得五顏六色,但卻可能危害孩子健康。歐洲的一項研究表明,混合食用色素的使用與兒童多動症有關。因此,歐盟後來要求在此類食品包裝上註明 “可能對兒童的活躍度與注意力有不良影響”。
人類禁止某些添加劑的做法也有近千年的歷史。1516年,巴伐利亞大公威廉四世就曾頒佈《啤酒純釀法》,規定只允許用麥芽、啤酒花、水和酵母來製作啤酒,如果違背,使用了其他添加劑,一經查出,嚴重的要受酷刑懲罰。1797年,普魯士王國還發布禁令,禁止將鉛和水銀等有毒物質用於食品生產。
收到添加劑收據
在博物館裡,最吸引《環球時報》記者的是“食品超市”購物環節。遊客把水果、蔬菜、鹽、糖果、素食香腸、檸檬水等物品的模型放入購物籃中,然後用食品添加劑收銀機掃描上面的條形碼結賬,收到一張“添加劑收據”。
記者看到,“添加劑收據”上具體標出了每種食品所含有的食品添加劑種類以及總的數量,還分析此次購物是否對健康有損害。博物館的這一購物環節受到不少遊客的讚揚。漢堡大學生萊娜對記者說:“如果超市裡也有這項服務,消費者一定很歡迎。”
“食品工業使用的食品添加劑越來越多。這改變了現代人的口味,讓消費者對不加有害添加劑的‘乾淨食品’沒有胃口,甚至在家裡做飯也使用各種添加劑。”尼梅耶爾指出,現在已到了怎麼告別添加劑的時候了。爲此,博物館還通過電視片教參觀者用傳統的方法制作食品,比如,使用天然調味品取代味精等。
走出博物館,遊客們還可以參觀1962年建成的水果蔬菜和鮮花批發市場,買些新鮮蔬果及天然調料,來一次有機食品烹飪,向食品添加劑說聲:“Bye b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