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人士共話中國企業高質量“出海”廣闊前景
中國網財經11月14日訊 當前,隨着中國經濟和工業化進程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將目光投向海外市場,尋求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在11月7日舉行的第七屆中國企業論壇·堅定不移高質量“出海”平行論壇上,多位來自政府部門、企業的相關負責人共話中國企業高質量“出海”的廣闊圖景,共同探尋在全球化進程中企業的獨特定位和創新路徑。
2000年,我國確立實施“走出去”戰略,企業出海進入了快車道。2013年,共建“一帶一路”宏偉倡議的提出,開啓了我國對外合作新篇章。國務院國資委秘書長莊樹新在致辭中指出,在“走出去”戰略和“一帶一路”倡議的推動下,中國企業“出海”步伐不斷加快。
中央企業積極與各類所有制企業協同出海,在產業園區、能源電力、通訊信息等領域與地方國企、民企通力合作,取得了顯著成效。
國家電網公司以投資建設、運營電網爲核心業務,是全球最大的公用事業企業。近年來,國家電網公司把參與共建“一帶一路”作爲走出去工作的重點,在全球45個國家和地區開展國際業務,境外資產超過3600億元,國際業務年收入超過1000億元,多個項目成爲金字名片,成爲央企走出去和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典型案例。
“國家電網按照投資、建設、運營和技術、裝備、標準兩個一體化走出去,推動全產業鏈、全價值鏈協同出海。”國家電網總經理助理朱光超說,與此同時,國家電網注重聚焦主業,始終把重點聚焦在熟悉和擅長的領域,依託在特高壓、智能電網、新能源等領域的領先技術,全面比選,重點選擇經營穩健、產業帶動力大的項目,從源頭上保障國際業務高質量發展。
作爲改革開放後最早“走出去”的企業之一,中國信科在持續鍛造面向全球市場的技術創新能力、屬地化營銷能力、海外本地化生產製造能力等方面也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國際市場競爭力和影響力不斷提升。回顧中國信科多年國際化探索,中國信科黨委副書記、總經理何書平表示,要不斷強化產品鍛造,提升差異化競爭能力。
“雖然通信行業國際標準統一,但各國在技術路線上的選擇和使用習慣不同,集團以客戶爲中心的產品研發定製成爲突破高價值客戶的利器。”何書平說,集團還強化國際話語權的爭取,將標準的制定和專利佈局作爲產品競爭力提升的有效手段,主導制定、修訂65項國際電信聯盟標準,5G標準必要專利數居全球前七位。如今,中國信科在全球已建立50多個區域技術服務中心,承接100多個國家和地區通信網絡建設,面向全球100多家運營商提供軟件開發、通信網絡智能運維等數字產品和服務,集團光纖光纜、光器件、光接入水平等主賽道產品在全球市場佔有率均位於全球前五。
在用技術和產品滿足用戶需求的同時,在海信集團董事、總會計師劉鑫看來,走高端化路線是中國企業高質量“出海”的必然路徑。劉鑫介紹,過去三年海信歐洲的研發設計和產品管理領域的員工增加了40%,海信系冰箱在歐盟25國已經達到了9.9%的市場份額,電視在歐洲整體達到9%的市場份額。在海外,500美元是低端家電和中高端家電的價格分水嶺。2023年,海信500美元以上的電視產品海外銷量同比提升了59%,海信激光電視更是衝破了5000美元的這個關口。
“對於中國企業和中國品牌來說,高端是唯一正確的路,中國製造、中國服務在‘出海’過程中必須跳出低端低價的泥潭,勇敢走向高端。多年來,海信從終端產品堅決轉向中高端和高技術產品,在海外重點市場建設自己的研發中心和製造工廠,長期堅持改善產品結構,穩紮穩打提升高端產品的市場份額。”劉鑫說。
儘管中國企業出海取得了顯著成效,但出海之路也伴隨着“風高浪急”。多位企業負責人表示,在加快“走出去”步伐的同時,強化“走出去”風險防範,共同推動企業“出海”實現更高質量、更高水平發展。
以中國汽車產業國際化發展爲例,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周華表示,儘管新一輪科技革命給汽車產業的國際化發展帶來重要的機遇,但當前國際市場環境更加複雜嚴峻,我國汽車企業出海所面臨的複雜性、嚴峻性和不確定性不斷上升。 周華表示,爲提升中國汽車企業軟實力,促進高質量“出海”,未來要進一步加強質量管理、加大技術研發、強化品牌建設、完善服務體系。中汽中心作爲汽車行業重要的技術服務型中央企業,將與行業各方攜手,推動中國與全球汽車產業互聯互通。
在中國石油國際勘探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蒲海洋看來,在“走出去”過程中,中國企業要攜手抱團取暖,利用好商會平臺、使領館的作用還有當地的律師事務所來維護自身權益,與當地更多的中資企業一起發展。
莊樹新表示,面對新階段新形勢新要求,企業應當堅定“走出去”步伐,優化“走出去”方式,創新“走出去”路徑,強化“走出去”風險防範,推動“出海”實現更高質量發展。建議企業、金融機構、協會、院校、部委等相關各方加強協同,攜手推進務實合作,共同打造“出海”傳統領域新優勢;協同培育創新動能,共同拓展海外投資合作新領域;不斷豐富合作模式,共同探索“肩並肩出海”新路徑;持續強化軟實力建設,共同打造中國企業海外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