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5000億“互換便利”,機構最新解讀
來源:券商中國
央行行長潘功勝9月24日表示,將創設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支持符合條件的證券、基金、保險公司通過資產質押,從中央銀行獲取流動性。
潘功勝透露,首期互換便利操作規模5000億元,未來可視情況擴大規模。
多位業內人士接受證券時報·券商中國記者採訪時表示,互換便利工具將有助於提升證券等金融機構股票增持能力,更好發揮穩定市場作用。互換便利工具採用“以券換券”的方式,金融機構可以通過抵押流動性相對較差的股票ETF、滬深300成份股等資產,換取國債、央行票據等流動性更高的資產,以提高自身在市場融資的便利性與資金實力,進而有助於金融機構在資本市場進行投資、增持股票。
同時,互換便利工具的創設雖然不會增加基礎貨幣的投放,但能夠顯著提高證券基金等金融機構的流動性、增強機構的融資能力以及資金實力,促進金融機構更好發揮穩定市場的功能作用。
創新工具穩定市場
互換便利的作用機制是“以券換券”。根據央行行長潘功勝發言,證券、基金、保險公司可以用符合條件的債券(信用債)、股票ETF、滬深300成份股等資產作抵押,換取央行的國債、央票等,獲取流動性支持。即非銀機構以低流動性資產作抵押,換取央行高流動性資產。
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院院長羅志恆介紹,海外經驗和我國實踐中,均有與互換便利相似的工具。美聯儲於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推出了定期證券借貸便利(TSLF),允許一級交易商使用流動性較差的證券作爲抵押,向美聯儲借入流動性較高的國債,便於在市場上融資,起到了提振市場的效果,2020年也再度啓用。
我國相似的工具是2019年推出的央行票據互換(CBS),允許一級交易商以銀行永續債從央行換入央票。這一工具提高了銀行永續債的市場流動性,增強市場認購銀行永續債的意願,從而支持銀行發行永續債補充資本,爲加大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創造有利條件。
羅志恆認爲,互換便利的效果是通過盤活證券、基金、保險公司的存量資產,激勵其積極參與市場、活躍市場、穩定市場。同時,避免非銀機構因爲流動性問題“套現離場”,防止同質化交易、贖回壓力等可能造成的市場踩踏。
“互換便利工具將有助於提升證券等金融機構股票增持能力,更好發揮穩定市場作用。”華福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燕翔在接受證券時報·券商中國記者採訪時表示,互換便利工具採用“以券換券”的方式,換取國債、央行票據等流動性更高的資產,以提高自身在市場融資的便利性與資金實力,進而有助於金融機構在資本市場進行投資、增持股票。互換便利工具的創設能夠顯著提高證券基金等金融機構的流動性、增強機構的融資能力以及資金實力,促進金融機構更好發揮穩定市場的功能作用。
長城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汪毅對證券時報·券商中國記者表示:“本次資本市場創設新工具是新‘國九條’要求的又一具體落地表現,新工具超出市場預期。”
汪毅表示,在全球降息週期的窗口期,資本市場新工具有助於進一步緩解股市微觀流動性,提振市場情緒和風險偏好。央行行長同時重點強調,“互換便利只能用於買股票,已經批了5000億元,只要效果好,還可以有多個5000億元”,後續資本市場政策決心和力度都有保證。
“政策的延續性後續還有,加上本身市場已經自發地進入一個築底階段,對應的利好政策將明顯提升股市的資金面,爲底部持續反彈提供助力。”汪毅說。
不會增加基礎貨幣投放
對於互換便利的操作路徑,市場有一些不同觀點。
汪毅認爲,是券商、基金、保險公司將手上的股票和ETF換央行的國債、央票,在債券二級市場出售,出售後只能用來買股票。由於這個過程中需賣出債券,因此也間接達到了抑制超長期國債收益率過快下行的目的。
羅志恆則認爲,非銀機構通過互換便利從央行換取的國債和央票,大概率不能進行“二次轉賣”,只能以抵押方式獲取流動性。根據央行票據互換工具的相關規則,“互換的央行票據不可用於現券買賣、買斷式回購等交易,但可用於抵押,包括作爲機構參與央行貨幣政策操作的抵押品”。
“由於‘互換便利’與‘央票互換工具’具有相似性,因此我們推斷,從央行換取的國債等資產,不能直接進行現券買賣。也就是說,不存在‘買入股票——找央行換債券——再將債券賣出’的鏈條。”羅志恆表示。
有券商人士也對證券時報·券商中國記者表示,目前尚不清楚所換取的債券可以如何操作,但是大概率是用於抵押。
需要注意的是,互換便利不是直接給錢,不會擴大基礎貨幣規模。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採用的是“以券換券”的方式,既提高了非銀機構融資能力,又不是直接給非銀機構提供資金,不會投放基礎貨幣。
“對非銀的互換便利是被動操作屬性,而且互換便利是資產置換而不是基礎貨幣投放工具,其中可能包含了對避免支持資本市場信心的同時導致基礎貨幣超發的考慮。”華金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秦泰對證券時報·券商中國記者表示,央行在公開市場買賣國債餘額沒有達到相當大的程度之前,對於資產價格波動性明顯更大的權益類資產作爲質押進行流動性資產或基礎貨幣投放的總體操作將會保持相對謹慎的步伐,但工具的出現本身就有望對市場信心形成一定的提振作用。
責編:萬健禕
校對:高源
版權聲明
" Type="normal"@@-->
證券時報各平臺所有原創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我社保留追究相關行爲主體法律責任的權利。
轉載與合作可聯繫證券時報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
" Type="normal"@@-->
END
" Type="norm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