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氣直通單兵牀頭 陸駐地海拔4000米部隊吸「打仗氧」
▲解放軍全軍駐地海拔4000米以上部隊氧氣可直通單兵牀頭,官兵每天最少吸氧1小時。(圖/翻攝自中國軍網)
缺氧一直是解放軍駐高原地區的重大難題,據《中國軍網》報導,目前中國全軍駐地海拔3000米以上哨所官兵全部吸上自制氧,駐地海拔4000米以上部隊氧氣可直通單兵牀頭,全面推動「救命氧」向「打仗氧」的轉變。
報導指出,解放軍高原官兵吸氧,基本實現由依靠山下送氧到高原哨所自制氧的歷史性變化。回顧2013年至2016年,上級對駐海拔3000米以上部隊組織實施制供氧工程建設,涵蓋青藏、帕米爾高原200餘萬平方公里地域。解放軍總醫院等7個單位近百名專家,在不同海拔梯次高度設立6個研究基地和實驗室,構建「現場-實驗室-臨牀」三結合模式,頒佈實施《高原部隊官兵吸氧標準》國家軍用標準,高原官兵用氧步入科學化標準化時代。
相關單位堅持「建、管、用、修、訓」配套建設,前後安裝170多套製氧站、高壓氧艙,配發12輛高原製氧車,補充4800多臺小型製氧機,軍地設立12個聯合維修點,技術人員分管共用、配件耗材合儲通用、維修保障一體聯動,所有的動作就是爲確保哨所供氧「用得起、用得好、用得久」。
▼解放軍建設的高原氧艙。(圖/翻攝自觀察者網)
中共軍委後勤保障部衛生局指出,平時供氧,駐地海拔4000米以上部隊氧氣可直通單兵牀頭,駐地海拔3000米至4000米部隊實現成建制集中保障;訓練和非戰爭軍事行動供氧,機動和基地保障一體銜接,部隊急進高原預置儲氧和應急保障綜合配套。
至於保障模式則由局部定點轉變爲全域覆蓋,製氧方式由零星間歇轉變爲足量持續,供氧對象由部分一線官兵轉變爲全體高原部隊;戰時供氧,按照全程伴隨、立體成鏈模式組織實施。
據瞭解,解放軍全軍駐地海拔4000米以上哨所,吸氧已納入日常作息制度,官兵每天最少吸氧1小時,實現「保健氧療」。駐地海拔3000米至4000米哨所,製氧裝置配備到所有基層點位,官兵遇有症狀可隨時吸氧,實現「應急氧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