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力再出發——天津濱海新區加速推進高質量發展
(原標題:蓄力再出發——天津濱海新區加速推進高質量發展)
新華社天津8月3日電 題:蓄力再出發——天津濱海新區加速推進高質量發展
新華社記者毛振華、樑姊、郭方達
經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審議,進一步支持天津濱海新區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日前印發實施。作爲我國對外開放的前沿和改革創新高地,在政策賦能下,濱海新區這片沃土上將再聚發展新動能,在高質量發展新路上馳騁。
服務京津冀協同發揮更大作用
打開一方精緻的金屬盒,用於白血病治療的CAR-T藥物樣劑映入眼簾,這是合源生物的拳頭產品。
落戶在濱海新區的合源生物科技(天津)有限公司,是京津冀協同造就的技術“新星”。“我們在北京有醫學和運營中心,在天津建立了生產基地。”合源生物生產負責人彭育忠表示,兩地的技術協同創新與臨牀轉化,促成了團隊研發的CAR-T藥物獲批上市。
京津冀協同發展已走過10年。北京的科技創新優勢,與天津的製造研發優勢結合,結出累累碩果。
2023年,天津吸納北京技術合同成交額達152億元,同比增長84.7%。京津冀三地聯合推動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天津中心實體化運作,聯合佈局11個創新平臺。天津市4218臺(套)大型儀器與京冀共享,京冀兩地2.21萬臺(套)大型儀器向天津市開放服務。
根據最新支持政策,未來,將積極推動天津先進製造業與北京科技研發能力更好結合,支持建立完善濱海新區與北京懷柔科學城協同創新機制,推動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開放共享、算力基礎設施共用。
好風憑藉力,揚帆正當時。彭育忠表示,科研資源的開放共享,將成爲進一步激發企業研發的“源動力”,爲企業勇攀科研高原與高峰、研發出更多高技術高性價比的產品提供支持。
夯實實體經濟發展根基
工廠內,機器轟鳴、生產繁忙,卻不聞人聲、鮮見人影。在緯湃汽車電子(天津)有限公司的車間內,一首由自動化生產線和無接觸物流組成的“協奏曲”正在上演。
“這是我們去年底投入使用的無接觸物流倉庫。”公司總經理曹振岐說,30餘臺智能搬運機器人串聯起倉庫和車間,通過“5G+物聯網”無接觸物流技術,減少了一半成本的同時,運輸效率提高了50%。
在天津“製造業立市”的發展主線指引下,濱海新區作爲全國重要的先進製造研發基地,承擔着爲天津乃至華北地區建設以實體經濟爲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的職責。
最新政策提出,將吸引大飛機產業鏈上下游配套項目落地、加快新型航空器產業創新孵化和集羣發展、推動石化產業向精細化學品和化工新材料等產業鏈中高端邁進、促進汽車產業加快融入京津冀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等支持舉措,更好推進濱海新區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壯大和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等。
在天津濱海綜合發展研究院副院長武曉慶看來,天津一直是我國重要的傳統工業基地,產業基礎雄厚,“此次中央支持政策不僅將極大促進新區加快傳統優勢產業的轉型升級,更對我國因地制宜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發展新質生產力具有重要意義。”
建設更高能級開發開放平臺
位於濱海新區的海洋油氣裝備領域領軍企業博邁科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近日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7.78%。公司副總裁邱攀峰說,這離不開濱海新區的對外開放窗口作用。
天津依海而生、向海而興,濱海新區是天津市對外開放的窗口。“近年來,濱海新區通過服務疊加優質營商環境,持續爲企業厚植生長的土壤,讓我們能夠放心投資、安心經營、專心創新、用心發展。”邱攀峰說。
上半年,濱海新區進出口總額達到2951.5億元,特別是船舶、飛機等出口形成比較優勢,增速分別達到232.9%和69.2%。實際利用外資26.7億美元。
最新政策指出,將支持濱海新區加快管理體制創新,推進在地統計改革,放寬電信、醫療等服務業市場準入,拓展自由貿易賬戶試點銀行範圍,加密天津港外貿航線,加快中歐(亞)班列高質量發展,建設跨境航材交易市場,積極探索開放型經濟體制,形成更多可複製推廣的經驗做法等。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劉志勤認爲,進一步開發開放,是天津以及濱海新區在未來發展上更加全面、深刻的有利條件。政策的實施不僅意味着津沽大地將實現更好更快發展,也將爲全國其他地區開發開放探索寶貴經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