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景泰告訴你 爲何網路開店僅5%真正賺錢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根據人力銀行今年初公佈「上班族創業意願調查」顯示,有高達8成7的受訪上班族有意創業。調查指出,最受有意創業者青睞的「創業類型」當中,其中「網路創業」佔16.58%。
該報告並引用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分析近3年的全球創業觀察報告(GEM),臺灣新創事業的產業分佈以「個人服務業」(63.80%)最高,國人察覺創業機會佔比上衝至42.0%,相較於臨近的韓國12.7%、新加坡22.2%及日本7.6%,顯見國人對於「創業」這檔事,充滿高度的興趣。
網路開店僅5%真正賺錢網路開店,贏在店面沒有位置問題、產品陳列空間不受限,還能24小時開着店營業,能見度擴及全世界……比實體開店還好康,誰不想在網路創業?
上網人口日漸普及,無論是桌機、筆電,到後來的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各式硬體介面都可以連接網路;時至今日,每個人花在網路上的時間早已遠遠超過傳統媒體。有鑑於此,在網路開店做生意,正意味着新商機、新機會,自然毫無疑問地成爲有志者兵家必爭之地,同時也代表着這塊市場的競爭更加激烈、挑戰勢必更多。
現任達摩媒體執行長的許景泰分析,根據實務上所見,大多數網路開店業者無法存活,至於真正賺錢的賣家,每20家纔有一家,機率僅有5%。
一開始要投入多少資本,才能在網路上開店呢?這是所有對網路創業有興趣的朋友們想問的問題。許景泰認爲,早期網路開店成功者,多以網路拍賣的方式發跡,從五分埔、日、韓批貨,或經營歐、美、日代購起家的業者比比皆是。
較知名的有2004年僅以5萬元資金在Yahoo!奇摩拍賣女裝起家的東京着衣,經過10年打拼,造就年營收20億元的網路服飾事業。8年前,86小舖同樣在拍賣發跡,用有限的40萬元,從代購國外美妝產品的起家,一路走來跌跌撞撞,如今不僅成了網路人氣賣家,2013年更拓展了10家實體店舖,成爲年營業額上億元的「大舖」 。
我們容易被這些一開始投入「小資本」,卻能網路上開店成功的案例,矇蔽了自己的商業判斷。真實的情況是,網路開店創業跟需要多少錢沒有絕對關係,有99%的網路開店創業者「自覺嗅到」一股商機,並在無數嘗試成功及失敗的過程中學到駕馭這門事業的技巧。雖然網路開店最初,創業資本多寡,不會是最終成敗的絕對關鍵,但在創業上,你必須避免因「現金短缺」導致走不下去的情況,而非商品銷售狀況不好。
網路開店易陷入的迷思
網路開店成本比實體店低很多嗎?許景泰分享自己身邊的案例,許多創業2年以上的網路開店人氣賣家,每一年必須再投入至少百萬元,做爲廣告和研發產品的固定投資,再經過二到三年沒日沒夜的苦熬之後,纔有機會成爲網路人氣賣家。
網路開店確實少了昂貴的實體店面租金與裝潢,但有更多轉嫁成本,例如:投入更多的廣告行銷資源吸引穩定的人潮上門,此外,也要花更多心思,頻繁地推出不同網路促銷活動,甚至還要自行吸收運費成本,才能讓人更容易下單;而做網路生意,你更是不能怕客戶退貨或奧客找上門……,這些,都是在網路上開店必須納入的固定成本。
有太多網路開店平臺爲了招募新的網路賣家進駐,告訴你只要收取年費3萬元內,成交抽2% ∼10%不等的佣金;以上這些條件,看似比起實體開店容易,實際上,當正式在網路上開張做生意之後,衍生的開支更多、更龐大,這些開銷將產生在創業之初忽略的廣告行銷、銷售服務與人事管銷上。長期而言,網路開店的成本並不會比實體店面低,你得小心定謹慎評估每一個投入和產出的過程,是否把你辛苦賺到的商品利潤給侵蝕了!
深植小而美電商模式
對於網路初創業的朋友,許景泰建議可以想辦法先做到「小而美的電商」,專精在打造明星商品上。在還沒有培養出一羣死忠顧客時,請捨棄雜項商品,千萬不要一開始就想做百貨。
在創業之初,也就是商品導入期。由於商品少、資金又不充裕的情況下,必須將重心放在如何集中資源先創造一個明星商品,並將有限的網路行銷預算聚焦在力捧的明星商品上,讓商品快速打開知名度。
深化商品,而不要盲目追逐流行商品來做販售。因爲,流行商品最忌諱潮流一過就沒有買氣。流行的商品不是不好,而是不見得每次都能掌握得到好時機。打造有賣相的人氣商品,不能單靠流行取勝,還要做一個主題明確且具深度的網路店面,才能讓人一上門就知道主推什麼?而且,還要把深度做出來,才能真正讓人氣扶搖直上。
粉絲力帶來市場力!
任何網路開店賣家,若想要花小錢、賺到大生意,也一定要懂得臉書廣告行銷。臉書已是臺灣最大的社羣網站,根據2014年臉書官方數據指出,臺灣已有1千5百萬使用者。19到44歲就佔了76%,剛好與主要消費力年齡層重疊,而資策會最新報告更指出,行動上網使用臉書的人口,有一千萬用戶;換句話說,所有顧客幾乎全都在臉書上了!
許景泰進一步分析,新型電商思維的特徵爲:小就是大、快速到位、即時分享。電子商務發展到一定程度,不再只是做好商品競爭,而是涵蓋品牌、技術、供應鏈、銷售、管理、服務……等,綜合實力競爭;想要做到永續經營,決勝的關鍵策略在於是否創造了:粉絲經濟。
網路上開店做生意:沒有流量,沒有生意!不過,當社羣崛起、個人行動社羣化之後,「粉絲經濟」備受重視。因爲,只要你的粉絲購買力強,也能靠粉絲經濟在網購市場上撐起一片天。
過去,可能因爲商品夠好、夠新穎、夠便宜,顧客透過搜尋、廣告找上你。現在,則是因爲聚集了一羣有共同主題興趣的人,每天定期餵養符合這羣人喜好、受用的社羣內容,久了聚集愈來愈多同好的粉絲。
在臺灣臉書社羣贏得50萬龐大粉絲的「iFit愛瘦身」社羣,就是一個成功打造粉絲經濟的案例。iFit愛瘦身因爲具備強大粉絲爲後盾,向上可向供應商取得較好的商品價格、品質和供應速度,而在開發商品時,以徵求粉絲意見來確保商品貼近需求,也在粉絲互動過程中,針對意見即時迴應及調整。此外,爲了與粉絲頻繁互動,iFit愛瘦身更買下專屬的LINE官網帳號,短短一個月創造3百萬行動粉絲粉絲加入,從行動網路帶進高達近一半的訂單量。
電子商務新目標:行動市場
臺灣的行動裝置持有率趨近普及,根據資策會2014年6月發佈的調查,行動裝置持有率已來到58.7%;三大電信上網的用戶比例達 93.4%,對比上季數據,晚間使用Wi-Fi時段提早1小時,約20點後即開始出現成長,最高峰時段呈現在22點,並從0點開始驟降,顯示上網行爲已和消費者生活型態息息相關。
據資策會調查,2015年臺灣行動購物市場將佔整體網購市場6%,市場規模達到6百億元;2020年以前更可望達到約2千4百億元的巨大規模,約佔全臺網購市場的15%。
2011年開始,臺灣不少電子商務業者在臉書自行成立官方社羣,透過每日與顧客的高頻互動,希望取得信賴、喜歡,進而產生購買的動機。2012年之後,有心賣家加倍在行動購物網頁和行動App投資,試圖打開行動顧客的溝通管道,拓展自有媒體的流量來源。
今年第一季購買LINE官方帳號的臺灣電子商務業者就超過16家,主要目的除了透過購買付費LINE官方帳號提升行動流量和拉攏行動客羣外,也着眼在建立與顧客持續性的有效溝通管道。
許景泰提醒,電子商務3.0到來的關鍵字是「行動」,也就是說,主要是行動裝置設備普及化以及行動社羣,共同加速這一波全新電商格局!對於電商業者來說,買流量到找客戶的成本愈來愈貴,顧客在愈來愈要求個性化的同時,長期有心經營的電商業者,勢必得面對行動顧客快速增加的需求。
許景泰因自身與臺灣電子商務先進頻繁接觸,融合多年投身網路產業,與教授上百場電子商務課程,並與實際接觸衆多網路開店創業成功者之後,才徹底明白「網路開店如何獲利的核心關鍵」,從而整理出一個全面有系統的方法,整理且出版《爲何只有5%的人,網路開店賺到錢:從通路、商品、流量、回購率、行銷,許景泰剖析網路創業成功關鍵》一書。
本書特別寫給在臺灣「想在網路上開店創業」和「網路上開了店卻難以獲利」的創業者、老闆與相關從業人員。本書彙集了他在網路業八年,創立兩家網路公司、一家電子商務公司,以及擔任上百家知名企業電子商務與網路行銷內訓講師多年,長期實踐彙整的成功心得與秘訣。
想先概略瞭解本書的讀者,敬請收看由許景泰先生所導讀的【網路創業八堂課】影片,每週一主題,漸進式解讀,讓欲瞭解在網路上開店創業的朋友們,做初步的概括認識。
▼影片取自YouTube,如遭刪除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