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商品狂賣 金融市場出了什麼問題?
一檔高股息ETF商品的募集,吹皺了臺灣金融市場的一池春水,也暴露了臺灣金融市場的一些問題。圖/本報資料照片
一檔高股息ETF商品的募集,吹皺了臺灣金融市場的一池春水。包括解約保單、解除定存,甚至抵押房屋湊錢參加預購等現象,外界拭目以待,監理機關準備拿出什麼樣的新規矩予以規範,其實更應注意的是,此一現象究竟暴露了臺灣金融市場的那些問題,以及我們要如何處理這些問題。
從臺灣50開始發展至今,成立逾20年的ETF商品,已成爲國人熟悉的投資工具之一,但此類商品的規模大爆發,則與高股息ETF的密集出現有關。更精準的說,高股息ETF發展也有一段時間,0056即爲此類商品的代表作,但投資高股息ETF演變成全民運動,主要是近年來在商品設計上的翻新,例如平準金讓配息率更穩定、配息節奏一路加快到月月配等,均針對目標客羣屬性進行修正,終能成爲投資人口袋中的候選名單。
當監理機關決定出手之後,所謂的「亂象」相信可以很快恢復平靜,只是技術性問題調整完成後,爲什麼高股息商品在臺灣如此受歡迎,以及衍生出的臺灣到底需要發展什麼樣的金融商品,需要進一步的釐清。
從投資人的結構來看,即將步入超高齡社會的臺灣,年長者的比重顯著偏高,而高齡者理財的最大特徵就是風險趨避,富貴險中求的賭一把性格有所收斂,只希望再累計的資產上將本求利。因此標榜高股息的金融商品,容易受歡迎,加上ETF設計即透過一籃子投資分散風險,高齡者選擇將部分資產投放於此,亦屬合情合理。
從資金流動上來看,上世紀90年代開始的對外投資潮,當年遠赴海外打拚的年輕人,陸續到了倦鳥歸巢的年紀,中美貿易衝突導致供應鏈重洗牌,加速了返鄉的腳步,帶動了資金迴流臺灣,並偏好以保值爲主的投資標的,成爲臺灣房市和股市的新助力。
至於一般退休族對於高股息商品的偏好更是明顯。因爲他們擁有的財務壓力是巨大的,一來勞保勞退基金三天兩頭就高喊破產再即,原本希望之所繫的現金流產生器,隨時可能出現變化,二來公認最穩當的投資商品銀行存款,利率已低到難以滿足生活的需求,客觀上來看,也有尋找替代型商品的必要。
上述各種情境,不約而同指向風險可控管並擁有報酬穩定的商品,商品結構漸趨完善的高股息ETF自然大受歡迎。進一步觀察臺灣邁入低利率時代以來的金融商品發展趨勢,陸續出現包括所謂的類定存保單、以金融和電信爲主的存股投資策略,以及不動產投資信託商品(REITs)等,共同的特色,即商品的報酬率明顯高於定期存款,而其風險也在可以控制的範圍之內。
高股息ETF之所以在疫情中後段期間大爆發,除了符合投資的趨勢外,防疫險之亂也多少有些貢獻,當一向股價穩定的金控股獲利受大幅侵蝕時,它順理成章成了另一投資的選項,配合愈來愈密集的配息方式、平準金控制住配息的幅度,一推一拉之下,產生強大的磁吸能力,發展成首屈一指的國民金融商品。
因此當監理機關把握問題癥結予以規範,讓此一貼和市場需求的商品有更好發揮的同時,我們也期待利用此一機會,好好檢視臺灣金融商品市場的問題,適時加以導正。
第一是固定報酬型商品的發展還要加把勁。如上所述,追逐穩定並且報酬優於定存的商品,是臺灣的投資主流,類似的商品一直都在市場上出現,但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擾,而未能成氣候,例如全球都相當重視的REITs,在臺灣發展多年下來卻水土不服,市場規模成長停滯,還屢屢成爲被狙擊的對象。
一旦我們的產品厚度與深度都不足,好不容易回來的資金,只能轉進房地產市場或者再往海外另覓機會,不利於臺灣理財市場的壯大與發展。
其次要說的是,本次事件顯示國人投資能量即使充裕,對投資商品的認知卻明顯不足。一檔金融商品都尚未掛牌上市,就開始組建了自救會,還影響到銀行間隔夜拆款式的利率水位,簡直難以想像。
更嚴重的是,每逢金融市場出現問題,投資人動輒以自救組織、包圍政府等方式施壓,由於總能達成訴求,因此屢試不爽,我們的社會對於理財風險教育的欠缺,其嚴肅性並不亞於商品本身的亂象。凡此都是值得朝野重視與矯正的重大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