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聲”的冠軍基金經理

任澤鬆,在中國資管圈算是一個現象級的存在。

這位知名私募基金經理,曾經在行業潮頭顯赫了十多年。

但終究在近期變的越來越低調。

關於他的消息,可謂少之又少,以往能看到其投資觀點的平臺,已經有整整一年沒有更新了。

這位曾經的“創業板一哥”,在十多年前已經成爲中國公募圈的冠軍基金經理,因其重倉樂視網等具有“爭議”的股票而名聲大噪。

2018年,任澤鬆重出江湖,收購了一家上海私募後,上演了一場“東山再起”,一度業績在私募圈幾度”領跑”,又幾度“墊底”。

終於,在經歷產品的鬥刺“大開大合”後,任澤鬆漸漸淡出了大衆視野。

流失的規模

任澤鬆控股的私募機構叫集元資產,這曾經是個頗有點規模的資管機構。

但據基金業協會最新信息,集元資產的管理規模已回落到了0-5億元人民幣區間。

這個規模數字,多多少少給外界一種“非同尋常”的觀感。

2024年上半年,這傢俬募的規模還在10億元以上,此前可能規模更好一點。

如今,這家股票私募規模都不到5億元,在基金業協會公示信息中,已屬於規模信息的最低一檔。

“滯後”的官網信息?

資料顯示:集元資產成立於2014年,“公轉私”的任澤鬆於2018年10月收購了這家上海私募。

據集元資產官方網站,這家機構(一度的)“公司管理規模約13億:直銷客戶佔比80%;機構及FOF組合資金佔比15%;代銷機構佔比5%。”

這和中基協最新披露的規模信息並不一致。

但可以看出,集元資產的實際規模曾接近13億元,其中10億元資金來源於直銷客戶,也就是直接與集元資產“聯絡“購買產品的高淨值客戶。

此外,集元資產在社交平臺的發文雖然更新至今年10月1日,但此前定期發佈的市場回顧與展望系列文章,在2023年12月最後一次上傳後再未進行更新。

股東變動

雖然部分關鍵信息有所時滯,但是集元資產有一個重大變動不應被忽略。

2024年6月20日,這傢俬募向基金業協會提交了出資人變更事項的申請,之後經過審批通過。

變更後,集元資產出現兩位自然人股東,其一是掌門人任澤鬆,其二是基金經理朱彥頔,二者持股比例分別爲98%和2%。

翻閱資料發現:一位名叫武曉香的人士此前持有3%的股份。市場消息稱這位股東曾擔任基金經理,其從股東名單消失後,任澤鬆受讓了這位人士所持股權。

限於信息有限,我們無法得知這場出資人變化的具體動因。

據悉,“小股東”朱彥頔曾任天風證券研究所研究員,2018年一同與任澤鬆參與私募創業,重點研究戰略新興產業有深入研究。

淨值在水位之下

據私募排排網,集元資產運自2018年起運作的第一隻私募產品,截至2024年11月29日,淨值已經低於1元面值。

限於數據有限,我們無法得知目前淨值是否屬於累計淨值。如果集元資產在產品運作期進行了分紅,上述淨值數據則不真正代表跌破面值。

此前上述產品是其在第三方平臺的“打榜產品”,基金經理正是任澤鬆。

實際上,任澤鬆當年運作的時點屬於A股的低點,也就是建倉時點較佳。

資事堂從另一個數據平臺找到了任澤鬆管理的另一隻產品信息,成立時點爲2019年2月,當時正值A股展開大反彈行情。

截至今年11月29日,此產品規模1041萬元,自今年第三季度末起出現了淨值的翻倍。

何以至此?

集元資產的規模縮減,以及任澤鬆的日漸低調,可能另有隱情。

但亦不免使人擔心,在幾度大起大落的淨值表現後,任澤鬆開始面臨持有人的“信任挑戰”。而後者纔是一個私募基金經理不得不慎重對待的。

自2018年任澤鬆接手集元資產以來,這傢俬募的業績雖然一度衝到同業前列,但多數時候未能超過50億元的“門檻”,也就是未能晉升到中型私募陣營。

按照現在業內的說法,只有規模在50億元-100億區間的私募,纔可能被稱爲中型私募,低於50億元則始終處於小型私募“等級”,多數時候需要大股東“自掏”一部分腰包養團隊。

任澤鬆在市場機會前抄底進入,但最終未能做大的原因,值得業內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