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彩、水墨混搭 反映多重殖民史

20世紀的臺灣美術史不可避免地身受外在政治環境影響,從東洋膠彩花鳥大陸文人水墨到臺灣本土鄉情,反映了臺灣在各個年代被不同文化意識宰制、最終回到自主意識的過程。

東洋膠彩階段(約1895-1945)

日本統治50年之後,臺灣逐漸擺脫閩南、江浙一代文人水墨畫的走向,而經由日本近現代歐化的美術運動,接觸了西洋畫,包括陳澄波洪瑞麟等年輕畫家,都逐漸展露頭角。另一方面,郭雪湖、李梅樹等也以日本傳統膠彩素材的「東洋畫」而知名。

大陸水墨階段(1950年代)

1949年之後,國民黨政權遷臺,「渡海三家」黃君璧、張大千傅心畬等大陸水墨畫家,逐漸成爲全省美展(簡稱省展)的評審黃更成爲臺師大美術系系主任。因此,50年代圍繞着「省展」、「國畫」走向的辯論,以及「東洋畫」和「水墨畫」哪個才代表美術正統衝突,其實正是當時政治氛圍的延續。

歐美前衛階段(1960年代)

50年代中後期,不滿傳統水墨畫宰制畫壇的青年畫家,紛紛出走到歐美國家「世界畫壇」如紐約巴黎取經,學習西方現代主義與抽象繪畫,以示對抗,且這批畫家不只是短期進修,而是以定居國外目的人才大量流失,也讓臺灣美術界走過空白10年。

本土認同階段(1970年代)

60年代西化狂潮後,臺灣藝術界紛紛感受到與自鄉土、自我精神以及情感的疏離,70年代適逢文學界引爆現代主義批判浪潮、鄉土文學興起,重新迴歸「本土」的反思已經萌芽。

美術評論家蔣勳曾指出,1966年畫家席德進選擇歸國,有雙重代表性:第一,他是外省四川移民臺灣;第二,他經歷了西方現代主義洗禮。席德進的選擇同時也是當時許多美術青年的選擇,影響了整個70年的的本土化運動,臺灣民俗廟宇、崩潰中的鄉村風貌,逐漸成爲畫家筆下題材

傳統水墨畫也跟着蛻變。1977年臺灣東北海域發生油輪污染事件,畫家黃銘昌等人選擇以水墨畫表現,突破了長久以來中國水墨畫「不食人間煙火窠臼。自此後,「自由」成爲臺灣從事藝術創作的最大優勢,畫家們不再介意混搭膠彩、水墨素材,重點是反映主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