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孩子要成爲一個心理健康的人究竟有多難?

全文長 5200 字,閱讀大約需要 7分鐘

演講|徐凱文

轉載自外灘教育(ID:TBEducation)

在教育內卷越來越嚴重的當下,青少年成爲了功利教育思想首當其衝的受害者。焦慮、抑鬱等精神障礙的發病率逐漸走高,心理諮詢量也越來越高。無處排解的心理問題正不斷引發悲劇。

要解決孩子們的問題,就要先了解他們的想法。大儒心理創始人,臨牀心理學博士、精神科醫師徐凱文曾在哈佛AUSCR中美學生領袖峰會上談過他對時下青少年心理問題的研究與看法。

徐凱文教授在演講中剖析了異化的價值觀下,孩子們經受的心理鬥爭,並從心理健康、價值觀等方面爲教育的參與者們提供了一些方向。

以下爲演講實錄(有刪改)

01當下凸顯的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

心理健康問題正在向中小學蔓延。我想,疫情之後,我們正在經歷一個偉大的時代的變遷,無論是國際關係,還是各種制度的變化,比如近期各種教育政策的改革。

自去年疫情後復學,中小學的心理健康問題就突然爆發,變得非常嚴重,極端事件也發生了很多。

對此,教育部、國家衛健委等也都非常重視,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工作。

北京安定醫院鄭毅教授的團隊還發表了一份“中國兒童青少年精神障礙流行病學調查”的研究,數據顯示,有17.5%的青少年在一年之內就患有某一種精神障礙。

那麼,這些問題爲什麼會凸顯出來?

到2005年,中國的焦慮障礙患病率是13%,美國是18.1%;

中國抑鬱障礙患病率是6%,美國是9.5%;

如果看終身患病率美國會佔到50%。

所以,這個時代我們的物質越來越豐富,但是精神障礙患病率卻在增加。

一年多前,我在網上做了一份社交網絡上“喪文化”的調查,共收到2371位大學生的反饋。可以看到,感覺自己非常迷茫的、困惑的、沮喪消沉的比例非常之高,孤獨、無力、挫敗、焦慮不安,這些都跟“喪”的感受非常密切,然後“非常喪”和“比較喪”的比例超過了20%。所以從“喪文化”,到“躺平”、“佛系”這些詞都非常流行。

而這種“喪”的來源有學業和工作壓力,同輩的競爭,人際關係等等,所以壓力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

在對中小學生的調查也發現了類似的情況,中科院心理所做的國民心理健康的研究發現,26.4%的中小學生有抑鬱的狀況。這和我自己在公立學校、國際學校調查的結果也是相似的。

02空心病:價值觀缺失所致的精神障礙

在6年前,我做了一個“時代空心病和焦慮經濟學”的演講。焦慮經濟學說的是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比焦慮和恐懼更好賣的。

今年鋪天蓋地的在線教育廣告中,有一句我印象很深刻的廣告詞——“您來,我們培養您的孩子,您不來,我們培養您孩子的競爭對手!”這是赤裸裸的恐嚇。這些逐利的資本瘋狂追求利潤,壟斷正是導致教育的內卷和劇場效應原因之一。

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就觀察到,無論是中小學生,還是大學生都可能出現出現了空心病的狀況,我也把它叫做“價值觀缺失所致精神障礙”。它有這麼幾種主要表現:

抑鬱

有空心病表現者,大都有抑鬱症狀表現。所以常常被精神科醫師診斷抑鬱症。而現在的抑鬱發生率高達26.4%,是特別可怕的事情。想想看,假設一個班級40個人,其中有超過10個人會到病理性抑鬱的程度。

實際上,無論是國際學校,還是公立學校,越是所謂的好學校,這種比例就越高,而且服藥效果並不是很好。原因是什麼呢?因爲孩子的問題不在生物層面。

孤獨

然後現在的青少年有強烈的孤獨感和無意義感,感覺人生沒有價值和意義。來到我這兒諮詢的一半以上都是兒童青少年,尤其是中學生,他們坐在沙發上,說人生沒有什麼價值和意義,對任何事情都無感,沒有什麼事情能讓他們感到開心快樂。

世界上這麼多好吃的、好玩的、美好的和幸福的東西,都不能打動他們。他們感覺自己和這個世界沒有聯繫,覺得世界可有可無,自己也可有可無,也因此很容易去輕易地放棄自己。

與其說是因爲抑鬱引發了這種感受,還不如說是這樣的感受引發了抑鬱。

自我缺失

在這種孤獨感的背後,是長期沒有解決的自我認同問題,缺少支撐他們生活下去的積極的價值觀。

我是誰?我要成爲什麼樣的人?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人的價值和意義是什麼?

在青少年期,有這種困惑還是很常見的,因爲自我發展本身就包含自我同一性、自我認同的問題,這個我不覺得是病態。但問題在於這種狀況在這些孩子身上可能持續很長時間,甚至可能持續一生,對人造成很大的困擾。

外部認同

那麼,在自我缺失的情況下,孩子只能從別人的肯定當中看到自己的價值,所以就拼命追求別人對自己的肯定。那怎麼能被肯定,就是成爲別人希望你成爲的人。

別人是誰?是父母,是老師。老師希望他做乖學生,他就做乖學生,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讓所有人都喜歡自己。但是這樣活着特別累,因爲活在別人給的人設裡,不是自己想要的樣子,也爲取悅所有人而活。

被評價的恐懼

尋求外部認同久了,每天都在被評價(考試成績,排名)以後,又會產生對被評價的恐懼。

大概在16年的春季學期,我和一些我認爲有空心病特徵的同學做團體諮詢。這些各方面都很優秀的同學說:請不要誇讚我,肯定我,“你現在可以肯定我,下次就可能會否定我,我們討厭被評判。”

對孩子來說,從小到大被評價,到處參加考試,一路一直考第一就很爽嗎?不是的。你知道比考第一更難的是什麼嗎?是每次都考第一。

所以每次考出好成績以後,孩子的恐懼感反而更強了,因爲好名次太容易失去。到最後學習就和焦慮,恐懼聯繫在一起,以至於對學習產生厭惡。

自殺傾向

我曾經認識一個國際學校的學生,他的目標就考到美國的藤校,在國際學校念高三的時候,他也一直是班裡的第一名。然後有一天,他媽媽聯繫我,說他走了,用在學校學到的知識,給自己注射了毒藥,結束了生命。在這之前他每天學到4:30,學習到崩潰,他終於不想再繼續這樣的生活了。

所以,我們現在的這種教育,直接導致了學生越來越大的壓力,我們也越來越背離教育的本質,導致孩子們產生了嚴重的心理問題。

自我否定和厭惡

美國的特朗普是一個特別極端的例子,大家戲稱他爲懂王。他每天都在全世界面前誇自己,非常自戀,美國的精神病學家都診斷他是自戀型人格。但是從某種意義上說,一個人喜歡自己,肯定自己是更符合人性的。

所以當我最初接觸一些個案的時候,覺得很奇怪,因爲那些孩子在我眼裡都是金光閃閃的,有太有優點,太多美好的東西,但是他們卻厭惡自己,甚至到要自殺的程度。

可以看到,成績好、人緣好,這些現實的成功並不能夠帶來自我的肯定,這是爲什麼呢?在跟他們進一步交流以後,我才知道,其實是因爲他們覺得自己一直在做沒有價值和意義的事。

我們會覺得,考第一了,拿國際奧賽金牌了,還沒有意義嗎?但他們不這麼想,他們想的是,我考90分還不夠,要考95分,最好100分。但爲了這10分,他們可能要花10倍的時間去做應試的練習。可是他們心裡又知道,提高分數這件事本身沒有意義,只是爲了提高分數,考上所謂的名校,不得不學,都是功利思想。

在這些邏輯之下,現在青少年的抑鬱病史都較長,有的從小學就開始了。而且不僅對生物治療不敏感或者無效,傳統的心理治療療效也不佳。

03理解當代青少年的障礙和誤區

所以,孩子們越是自省,反而會覺得越痛苦。因爲很多問題它不是在生物層面的,也不是心理層面的,而是社會層面、教育層面的。

那麼,把教育或者社會問題醫療化就能解決嗎?孩子有了空心病,就去看醫生,吃藥,就能治好嗎?看病吃藥只能解決一點點問題,比如短期內改善睡眠和情緒。

就像霧霾嚴重的時候,不治理霧霾,只靠呼吸內科是解決不了根本問題的。如果教育和社會的根本問題不解決,都是隔靴搔癢,所以國家出臺整治過度資本化的校外輔導,是解決當下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的德政,我非常支持。

那爲什麼青少年會心理危機頻發?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現代化的進程本身就在不斷改變社會的規範,而中國僅用40年就走完了西方國家100多年的現代化進程,其中變化之劇烈可想而知。

1.價值觀多元化

我有個朋友是大學的教授、博導,孩子上初三了,拒絕上學,父母很着急就來找我。他說,現在的孩子真是無法理解,竟然說他們這些教授、博導頭腦簡單。

我就跟他說,其實我覺得你兒子說得有道理。我們都是70後。我們上學時候的價值觀很簡單,就是紅旗下生,紅旗下長,五講四美三熱愛,學習雷鋒好榜樣。我自己的偶像就是周總理,我認同的人生價值和意義就是爲中華崛起而讀書。

但現在的青少年生活在一個價值觀多元化的世界,尤其有了互聯網以後,他們可以接觸各種各樣的知識,變得很早熟。不是說生理上早熟,而是心理上。

他們可能初中就開始讀叔本華等著名哲學家的著作。所以他們的價值觀是多元化的,多元化就意味着選擇和比較,我們的孩子比我們這一代人辛苦,也更難更需要價值觀引導。

2.父母和孩子的代際差異

我還遇到過一個想要自殺的高中生,她的父母特別着急帶她過來。我就問他們,什麼是幸福。

這對60後父母就是通過小鎮做題家的方式,一路做到大學教授,他們覺得幸福就是吃飽穿暖。女兒一聽就急了,因爲她從來沒有吃不飽、穿不暖的經歷,對她來說,幸福就是父母能夠和她平等尊重地對話,她自己對生活有一定的決定權。

不要說兩代人的差異,就算是一代人也會有隔閡。比如我是某個遊戲的粉絲,一類書的粉絲,這種亞文化圈之間也有價值觀的差異。

3.評價體系極其單一

雖然我們的文化環境是多元的,但是對學生的評價體系卻只有成績,這就是荒謬的。我覺得如果教育有一個評價標準的話,那最應該評價的就是立德樹人。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一個人的態度是第一位的,其次纔是技能和知識。但現在的評價體系,連技能都不一定要有,只有知識。做實驗你都不需要會做,只要考試考得好就行。

所以,當成績成爲評價孩子的唯一標準,那麼爲了爭這個好成績,孩子的壓力就越來越大,抗擊風險的能力越來越薄弱,孩子成爲了整個社會壓力的最終承載者,難免不出問題。

4.功利化的教育

在西方,空心病的起源和經濟發展有密切的關係。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歐美社會經濟發展了,物質生活豐富了,但是靈魂卻丟了。在物質主義、消費主義的思想下,什麼都可以買賣,但是人們卻丟掉了自己的精神信仰。

那麼在中國,空心病還有個重要因素就是資本化和功利化的教育。分數、升學率都成爲教育GDP的指標,都會被轉化爲經濟收入。學校、機構出名了,就可以收很高的擇校費、代班費,然後就成爲一門產業。這樣一來,就忽視了對人的培養和價值觀的教育,導致空心病癒演愈烈。

爲什麼我們現在說有很多孩子成了精緻利己主義者,就是因爲有精緻利己主義的家長和老師。從一些標語中就能看到這種思想,比如“提高一分,幹掉千人”,把其他同學都當成敵人,學習變成了危機之源,這是多麼荒謬的價值觀。

04預防勝於治療

我們需要怎樣的教育觀

最後,我想談一點解決方法。

第一,我覺得人類始終需要一種智慧,知道財富的意義是什麼。

我認識一位瑞士朋友,她對我的教育觀影響很大。當時她來中國訪問,我們都恰好在讀博士,我問她研究的內容是什麼。她說是中世紀失傳的一種古拉丁語的分支。

我問她,學這麼生僻的一個領域,瑞士國家也不大,畢業以後可以幹什麼呢?畢竟這個專業聽起來不是很有用。

她告訴我,整個瑞士和她這個專業相關的工作職位只有一個,那就是她導師的工作。但是隻要她的導師不退休,她就只能做導師的助教,做一個臨時工。

我繼續問,那你怎麼會願意去做一個掙不到錢的工作呢?至少要保證自己的基本生活吧?她說因爲她喜歡這個專業。

然後我也意識到,瑞士很富裕,公民基本都不缺錢。而錢也讓我們多了一些選擇的自由,這就是財富的意義。

比如說我們這代70後,我現在積累了一點財富,我對我女兒表達愛的方式是什麼?不是讓她去買什麼車子房子,而是讓她可以想學什麼就學什麼。哪怕這個專業掙錢不多,但是隻要她喜歡就好。

所以物質基礎就是讓我們有更多選擇的自由,讓我們能夠以不功利的態度去學習,從自己的興趣、價值、意義的角度去選擇。上大學不是爲了找高薪的工作,上名牌大學也不是爲了一定要進四大行。

所以人除了生物和心理以外,還要有精神層面的追求,越是優秀的人可能越不是物質或者金錢能夠滿足的。

第二,是要回歸本心和良知。

我的博士論文是在監獄做的研究,有些尋釁滋事的罪犯會被關進單人牢房,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但就是沒有人和他說話。一個禮拜還行,但兩個禮拜人就崩潰了,保證書、檢討書就寫出來了。

可是歷史上有很多革命鬥士,能夠經受這種精神折磨,比如江姐,方誌敏,也包括納爾遜·曼德拉等。爲什麼他們沒有崩潰,我覺得很簡單,就是因爲他們有理想和信仰,知道自己在做一件有意義的事。

所以,理想、信仰、價值觀對一個人的支撐作用是非常重要和強大的。

中國人怎麼看本心和良知?中國人說,良知是人與生俱來的觀念。比如孔子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孟子說:“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王陽明作了總結闡述,就是不慮而知,不學而能,所謂良知。

所以我覺得,當你物質沒有滿足的時候,就先吃飽穿暖;當物質滿足之後,我們就要升級心靈,去讓自己做有價值和意義的事情。中國文化講究天人合一,能不能幫助別人,對社羣,對國家,對民族有貢獻,這就是我們的意義。

比如我是一個科學家,那麼我就用自己的科學技術來解決困擾人類的問題,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度。所以在這樣一個焦慮的時代,找到自己的良知,可以讓自己的內心更加強大,也能尋找到自己的幸福。

校長派投稿郵箱:xzpxzzk@163.com

來源丨外灘教育(ID:TBEducation)

編輯丨智庫君

版權說明丨校長派尊重原創,版權爲原作者所有,若侵權,我們會及時聲明或刪除。

我們在一起,可以成爲改變的力量!